. 很多人修習禪坐是為了逃離痛苦,但這並不是禪坐的真正目的。
. 我應以自己的智慧與定力以獲得洞察力,轉化內在的痛苦,然後成為佛陀 - 一位覺悟的人,一位自由的人。
. 很多人修習禪坐是為了逃離痛苦,但這並不是禪坐的真正目的。
. 我應以自己的智慧與定力以獲得洞察力,轉化內在的痛苦,然後成為佛陀 - 一位覺悟的人,一位自由的人。
. 我有將問題歸咎別人的傾向,把別人當作是與我們分離的。
. 我需要深觀並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 我每天都在成長嗎?我每天是否更快樂一點?我是否與自己以及周遭的人 (包括喜歡與不喜歡的人) 處得更好了?
. 當還是孩子時,我們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傷。有很多感受但難以表達,我們不斷地試,有時,即使我們找到了可以表達的用語,大人也聽不到,他們不聽,或者是不讓我們講。
. 「我,五歲小孩。慈愛地微笑。」
. 轉化痛苦種子 :
1. 集中播送及灌溉幸福快樂的種子
. 正念呼吸可以帶我們回到此時此地,失去正念呼吸,就是失去了當下時刻。
. 我也可以在行走、清洗東西以及進食的過程中保持正念。
. 我出生的時候,恐懼和我同時出生。
. 恐懼和欲望來自同一個源頭。害怕死亡,欲望由此而來,我期盼有人能夠幫助我生存,保護我。
. 我是母親的延續,我錯誤地相信我與母親是不同的人,我其實是父母,以及先人的延續。
. 先人,指的並非只是人類,當人類出現之前,我是其他的物種。我曾經是樹、植物、草、礦物、松鼠、鹿、猴子以及單細胞動物。我是這個生命河流的延續。
. 修習是基於非二元的了悟 - 憤怒不是敵人。正念和憤怒都是我自己。正念不會壓抑或者對抗憤怒,而是覺察憤怒和看顧憤怒。溫柔地擁抱它。
. 正念是一股強大的能量,能夠覺察、擁抱以及看顧那些負面的能量
.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位年幼的受傷小孩。所有人在童年都經歷過困難,甚至是創傷。
. 我們將小孩遣送到內心深處,並盡量遠離,希望藉此停止我們的痛苦。但逃離並不能停止我們的痛苦,只是延續了痛苦。
. 五項正念修習 :
1. 尊重生命 :
. 跟另一個人定下來,就走上了探險的旅程。世上沒有所謂「對的人」會讓這旅程比較容易走,我必須非常明智而且非常有耐心維持活生生的愛,愛才能持久。
. 如果我不夠善巧,如果我沒有修行正念、專注和智慧,痛苦很快就在我和對方身上生起。
. 從外表來看,有些東西看來非常愉悅,但是我必須深入觀察,一旦了解它,便可克服貪愛。
. 在愛欲裡,想望可看似一種病,叫做「相思病」。我沉迷於某種形象的影子,我對它魂牽夢縈。
. 真愛令我快樂。不能讓我快樂的,就不是真愛,而是別的東西。
. 人們已經濫用了愛字,現在得去療癒。
. 如果我不快樂,並不是因為外在情況,而是因為我自己。
. 假設我很想要一個東西,認為得不到就不可能快樂,我墮入了那個想法。其實有些人有了那個東西,卻非常不快樂;反之亦然。
. 能了解自己的痛苦,就比較容易了解別人的痛苦。了解是禮物。了解的另一個名字叫愛。不了解,就沒有愛。
. 如果父母彼此了解並相愛,我就有機會學到什麼是真愛。如果父母彼此不了解,也不相愛,我就沒有這種機會。
. 我有一種很深刻的欲望,想認識並了解世界,同時又被世界認識和了解。
. 往往,我還來不及了解自己以前,便已經找到愛的目標,要不然,就繼續等待令我感覺踏實的東西。
. 正念修行並不會把欲望一掃而盡...修行是為了能夠處理愛欲,笑看愛欲,於是從愛欲中解脫出來。
. 其實出家人修行正念在許多方面要比在家人容易。完全沒有性行為要比經營一份健康的性關係容易。
. 常常當我們使用電腦工作時,會完全沉迷其中,而忘了接觸我們自己。又心者我們會忘了注意自己的對話,不知不覺陷入閒聊、批評、抱怨與其他缺乏正念的談話中。
. 吸氣與呼氣三次,便足以讓我們抒解身體的緊張並微笑。
集體的正念能量能幫助我們,擁抱和釋放單靠我們自己的力量無法觸及的痛苦
. 成功的工作溝通,早在我們到達工作崗位之前便已經開始了。
. 在職場上,當使用正念與慈悲的話語時,便是在貢獻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