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當還是孩子時,我們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傷。有很多感受但難以表達,我們不斷地試,有時,即使我們找到了可以表達的用語,大人也聽不到,他們不聽,或者是不讓我們講。

. 「我,五歲小孩。慈愛地微笑。」

. 我的父母同樣如小子一般受傷害。即使已經是成人了,他們時常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痛苦,因此他們令自己的孩子受苦。

. 當我微笑,我知道,我是為了母親與父親微笑,幫助他們釋放痛苦。如果我能夠如此修習,那麼那些令人煩惱的問題都沒有意義了。

  . 我是誰?我的父母是真的想要我嗎?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 「父母,五歲大。慈悲地微笑。」

. 為了照顧好自己,我需要返回內心,照顧在我心中的受傷小孩。每天修習回到我內在的受傷小孩身邊。

  . 「我親愛的受傷小孩,我為你在此,準備好了傾聽你。請告訴我你所有的痛苦、你所有的傷害。我在這裡,真正地傾聽。」

. 我應該做的是與內在小孩對話,邀請他走出來,安住在當下,不會為過去造成的傷痛受苦。

  . 由於我們有追憶過去的自然傾向,有時我需要有人支援,有信任的人幫助我,修習會更容易。

  . 如果我與內在小孩說話,以覺知的光接觸來自兒時的原始恐懼,療癒將由此開始。

  . 與內在小孩對話

  . 寫信給我的內在小孩

  . 與內在小孩分享喜悅

  . 與僧團朋友共坐

    . 第一次回到內心接觸自己的受傷小孩的時候,需要一兩名朋友 - 特別是修習得很好的朋友,坐在我的身旁,給予支持、正念與能量。當坐在一旁的朋友握著我的手,我們的能量融合了,得以回到內心擁抱我內在的受傷小孩。

    . 獨自修習,沒有走在修行道上的弟兄姐妹支持,修習會很困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