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念修行並不會把欲望一掃而盡...修行是為了能夠處理愛欲,笑看愛欲,於是從愛欲中解脫出來。
. 其實出家人修行正念在許多方面要比在家人容易。完全沒有性行為要比經營一份健康的性關係容易。
. 出家人都處於修行和大自然的環境當中,不看電視,不讀愛情小說,不看電影或雜裡會讓人生起愛欲的形象...相形之下,在家人在這麼多外界的刺激中,還要保有一份相互理解又相愛的健康性關係,不可不持續修行。
. 我想要愛和理解,卻常常把愛和欲望混在一起。
. 親密關係有三種 : 身體的、情緒的和心靈的
. 真愛不見得跟性有關係,我們完全可以愛,卻不必要性,也可以有性,卻沒有愛。
. 只要我在親密關係中有著正念、專注力和智慧,感情關係就有一種神聖的元素,性關係不應該先於情緒和心靈層次的交流、理解和分享。
. 陷入愛欲,我就會擔心那個人離開或背叛我。性行為驅散不了寂寞,性關係療癒不了自己。
. 心靈修行會幫助我處理強烈的情緒,幫助我傾聽或擁抱自己的痛苦。一旦與伴侶有了心靈的親密關係,便有助於創造情緒的親密關係,進而使身體的親密關係更為美滿。
. 如果我繼續發展愛欲,就不免會出現性的貪愛和欲望。
. 愛、欲望、需要和恐懼往往都被包裹在一起。
. 「親愛的,沒有妳,我就活不下去,我需要妳。」我以為自己說的是愛語,甚至覺得在讚美對方,但是這種需要其實是延續從小就跟著我們的、與生俱來的恐懼和欲望。
. 我以為在尋找伴侶,其實那是我心中的孩子在找尋父母或照護者所帶來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 當我在感情關係中放鬆,想著 : 「現在好了,因為有人愛我、支持我。」其實內在嬰兒是說 : 「我現在終於可以放鬆了,有人照顧我了。」這種喜悅感不只是因為真心感激這個人的存在,而是因為這個人使我感到安全和自在。
. 嬰兒會覺得 : 「我很無助,無法照顧自己,我很脆弱,我需要有個人,要不然就死定了。」
. 有恐懼就不會快樂,如果我仍在追尋欲望的目標,就還有恐懼。恐懼伴隨貪愛而來,如果不再貪愛,恐懼自然離開。
. 佛陀說害怕的原因是我還有貪愛,如果我不再追求貪愛的目標,就不會有恐懼;如果沒有恐懼,就會感到平靜;身心如果平靜,就不會遭到憂慮圍攻,就自在了。
. 我能給別人最美妙的禮物就是不恐懼、不執著。
. 當我愛上一個人,我應該深刻檢視那份愛的本質。真愛不會令我受苦,也沒有執著,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幸福;真愛發自內心;有了真愛,我會覺得自己是完整的,不需要憑藉任何外在事物。
. 正念和專注力能幫助我檢視並且找到行動的根源。只要我能笑看煽惑,或把性欲導引到正面的事物,就可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珍視它,而且堅持下去。
. 我要是跟伴侶或配偶之間有了磨擦或痛苦,往往以為只要擺脫對方,就自由了。我以為那個人就是自己受苦的原因,但自由一段時間之後,又和另一個人糾纏在一起,也許會跟對方密切交往,可是我的行為跟前任相處沒有兩樣。我是自己習性的受害者。如果在意行、語行、身行上都沒有改變,以前引起上一個人的痛苦,現在又引起這個新人的痛苦,於是打造了第二個地獄。
. 如果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覺知,我便可以分辨這些行為是善,還是不善,如果不善,就立意不再重蹈覆轍。
. 我總在比較,念頭又被四周不斷看到的景象和對別人膚淺的觀點所增強,勝過別人、不如別人、和別人不分高下,和性欲緊密相關。
. 深入檢視之後,我會看到,壓根兒沒有一個自我可供比較。二元對立的思惟正是執著和貪愛的基礎。
. 我為了證明自己很重要、很有價值,於是尋求別人的贊同,這樣,就把別人也拉入執著所造成的痛苦中。
. 只要我看待伴侶是不分彼此,不分高下,甚至不必覺得對方與自己相等無差,那麼我就有了足夠的無分別智慧。我視對方的幸福為我的幸福,對方的痛苦為我的痛苦。
. 幾乎沒有人知道如何從無常和無我來看待愛和感情。無我是一種智慧,可以解決性欲問題。愛的真義,是沒有分別,懷有平等心 - 沒有三種情緒 : 強些、差些和相等。愛中如果沒有分別,也就沒有痛苦。
. 佛陀 : 「如果要情況改變,需要許多因緣條件配合,並非只看誰當國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