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修習禪坐是為了逃離痛苦,但這並不是禪坐的真正目的。
. 我應以自己的智慧與定力以獲得洞察力,轉化內在的痛苦,然後成為佛陀 - 一位覺悟的人,一位自由的人。
. 修習的目的
. 放下欲望的世界以獲得喜悅與幸福,這是修習的第一步。
. 當我接受痛苦並做好準備承受痛苦,它就無法困擾我了,我將感到自己有能力與痛苦共處。
. 沒有痛苦、沒有對痛苦的理解,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 痛苦由誤解、憤怒、憎恨及無明造成。如果依賴別人去消除痛苦的成因,可能需要等很久。我需要採取行動,轉化痛苦,孕育智慧與慈悲來幫助他們。
. 這就是我們的修習。有一天,通過我的生活方式、通過我的修習方式,誤會將會消除。有一群人很嫉妒,嘗試製造狀況污蔑我們的聲譽。這些人一定是因妒嫉承受了很多痛苦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我應該以慈悲對待他們。通過我的修習,有一天我將能幫助他們醒悟,知道他們所做的並未能困擾走在靈修道上的人。
. 溫柔地擁抱自己的痛苦,以我的整個心去體驗苦,再以我的定見與洞見深入觀察,我由此得到慈悲與理解,我就不會憎恨那些嘗試令我受苦的人,我同時發願修習,希望能在將來幫助那些人。
. 受苦並不是負面的東西,我受苦是為了尋找出路。容許自己受一點苦,不要企圖逃離痛苦,這是美妙的修習。
. 禪坐並非是為了在未來獲得一些開悟的境界。當我坐下,我有機會全然與自己同在。
. 當我進食時,應該讓悠閒、自在以及幸福同在
. 菩提心是覺悟的心,是初心。為了幫助在我周圍受苦的人,我發願修習與轉化自己的痛苦,獲得解脫並立願幫助眾生的心。有時稱之為愛心,因為我為愛修習。
. 滋養我的初心,在我的一生堅持做一位菩薩,我將成為幸福的人,能夠為很多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