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教導的禪修方法有兩個部分 : 止和觀
1. 止 : 讓自己停下來
目前分類:修行 (124)
- Nov 13 Sun 2022 09:14
[正念擁抱恐懼] 一行禪師 - Chap 8: 學習止
- Nov 12 Sat 2022 20:54
[正念擁抱恐懼] 一行禪師 - Chap 7: 正念的力量
. 每個人都有正念、正定、理解和慈悲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內在的特質,可以稱之為佛性。
. 皈依佛的意思是,我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具有愛和理解的能力。
- Nov 12 Sat 2022 20:30
[正念擁抱恐懼] 一行禪師 - Chap 6: 送給你的禮物 -- 無畏
. 痛苦來自無明,對自己以及周圍世界的無明。因為不理解,所以害怕和恐懼,而恐懼又造成痛苦。因此,無畏是施予自己和別人最好的禮物。
. 真正的幸福是無畏為基礎的。
- Nov 12 Sat 2022 16:55
[正念擁抱恐懼] 一行禪師 - Chap 5: 無來無去
. 生死只是個概念,並非實相。佛陀教導我們,沒有生也沒有滅。我們卻以為,那些生死的概念都是真實的。這種想法製造了強大的幻象,讓我們吃了許多苦頭。
. 失去摯愛令人痛苦,但是如果我懂得深入觀察,就有機會去體證他或她那不生不滅的本性。萬物顯現,然後消失,如此才能有下一次的顯現。
- Nov 12 Sat 2022 13:18
[正念擁抱恐懼] 一行禪師 - Chap 4: 釋放對未來的恐懼 -- 五憶念
. 五憶念 :
我會衰老,我無法避免衰老。
- Nov 12 Sat 2022 07:59
[正念擁抱恐懼] 一行禪師 - Chap 3: 與過去和好
. 我們的出生和童年不是原始恐懼的唯一來源;我們心中還有祖先遺留下來的原始恐懼。
. 我視自己為成年人,不過實際上我就是那個受了傷、一直在害怕的小男孩或小女孩。吸氣時,我看到自己是個脆弱的孩子,悲憫在心中油然而生。呼氣時,我對他微笑,這是個理解與慈悲的微笑。
- Nov 12 Sat 2022 07:40
[正念擁抱恐懼] 一行禪師 - Chap 2: 原始恐懼
. 如果我不斷地回到過去,重溫那些痛苦的影像,那就是沒有正念。如果我們能扎根於當下,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過往,就有可能轉化苦痛。
. 當我還是孩子時,我學會了用眼淚去影響自己的處境,或者以微笑去取悅照顧我的人。還是個小孩子,我就已經學會了外交式的微笑。為求生存,遇到問題時只能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學會了這些處理問題的方法。
- Nov 11 Fri 2022 23:00
[正念擁抱恐懼] 一行禪師 - Chap 1: 許久以前
. 許多人儘管生活幸福美滿,喜樂的背後卻隱藏著恐懼。害怕有一天幸福會消逝、想要的得不到、所愛的會失去,又或者害怕會不安全。因此,即使生命中有很多讓我幸福的條件,卻沒有全然的喜樂。
. 要止息心中的恐懼,達到真正的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覺察恐懼並深觀恐懼的根源。
- Nov 08 Tue 2022 22:54
[正念的奇蹟] 一行禪師 - Chap 5
. 心的所有對象就是心本身。心的對象為「法」。「法」通常被歸類於五個範疇 - 五蘊:
1. 色
- Nov 08 Tue 2022 22:11
[正念的奇蹟] 一行禪師 - Chap 1~4
. 不分割時間,便有無限時間
. 洗碗就是洗碗;為洗碗而洗碗
- Nov 02 Wed 2022 22:42
[正念擁抱地球] 一行禪師 - 後記
. 即使我知道水來之不易,仍習慣把來到我面前的水視作理所當然。水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菩薩,滋養了地球成千上萬的物種。
. 我們美麗的地球正處於危難之中。我們耗用她的資源,污染她的河流、海洋,破壞很多物種的棲身地。我們不斷破壞森林、泥土、空氣和臭氧層。因為我們的無知和恐懼,破壞了這個人類所棲身的星球。
- Oct 31 Mon 2022 20:02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5-2: 隨處即開悟
. 如果我總是執著於大地的助力這一想法,將失去跌落地面的真實意義。換句話說,雖然我犯錯,我不應該犯許多同樣的錯誤而認為沒有問題,只因為我知道如何站起身來。
. 談到實相時,並不是這個意思。事情不會再次以相同的方式發生。大地不一定都是一樣的,有時是一根棍子,或是一顆石頭,它甚至可能是一片水。基礎是「它」,「它」的意思是指一切事物,並不是只意謂著「大地」而已。修行,不去重複同樣的經驗。
- Oct 29 Sat 2022 20:02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5-1: 隨處即開悟
. 在我們的修行裡,最重要的,是了解我們都具有佛性。智性上,我們也許明白這一點,但卻相當難以接受。我們每天的生活是在好與壞的二元對立世界,而佛性則是在無有好壞區分的絕對境界中被發現。
. 道元禪師要我們燃燒殆盡地活在每一刻,如同一盞油燈,或一根蠟燭。活在每一刻,與萬事為一。
- Oct 28 Fri 2022 20:25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4-2: 並非總如是
. 我們的文化,奠基於「自我改善」的觀點上。「改善」或「改良」的概念,其實相當科學性。「改良」的基礎是比較性的價值,也是我們社會和經濟體系的基礎。
. 當我修習坐禪,試著要改善自己,我也許比較想要以心理學的方式來了解自己。心理學將能告訴我有關於自我的某些面向,但是它不能夠告訴我,我是誰。
- Oct 27 Thu 2022 21:16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4-1: 並非總如是
. 大多數人以為「水是水」是正確的理解。道元禪師 : 「即使我說『水是水』,卻不是全然正確的。」
. 在我修禪時,「只管打坐」,我其實正涵容了一切。除我以外,別無其他;那是「只管打坐」。我成為完整全然的自己。我擁有所有的事物,完完全全地心滿意足。沒有什麼需要去成就、獲取,因此我有一種感恩或喜悅的心境。
- Oct 26 Wed 2022 06:46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3-2: 修禪
. 請好好照顧我的修行,對自己要非常慈悲。
. 我不說沒有情緒的活動,但我能「離於」情緒活動;我也不說沒有念頭思想,但我的生命活動不會被一己的妄想心給限制。
- Oct 25 Tue 2022 22:01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3-1: 修禪
. 我不向外尋求幫助,因為我被自己的內有堅定地護佑著。我總是從內在守護自己,無有間斷。所以我並不期待外在的任何助力。
. 假如我涉入了對立性、自私心態的修行,像是怎樣去支助我的營建或組織,或去支撐個人的生活,那樣,對我的打坐或誦經便沒有太多真實感受。
- Oct 24 Mon 2022 06:31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2-2: 從「空」捎來的一封信
. 在研習某事之前,讓自心清淨是必須的。就像是在白紙上繪圖,如果我不用乾淨的白紙,我不能畫自己想畫的。所以,很有必要回到我本來的狀態 -- 我無所見、我無想之處,然後我將明瞭我在做什麼。
. 我修坐禪越勤,對每天的生活就會越感興趣,我會發現哪些事物是必要的,而哪些不是;什麼地方應該矯正,以及什麼地方應該加強。因此,經由修行,我將知道如何組織自己的生活,這是說,去準確地觀察我的情況,清淨我的心,從我的本然起始點開始。
- Oct 21 Fri 2022 21:28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2-1: 從「空」捎來的一封信
. 對實相的所有描述,都是對「空」之世界的有限表達。然而我執著於這些敘述而認它們為實相;那是一個謬誤。
. 所敘述出來的,並不是真正的實相;而當我認為它是實相時,已經包含我個人的觀念和想法,那是一個自我的概念。
- Oct 21 Fri 2022 19:37
[事情並非總是如此 - 禪的真義] 鈴木禪師 - Chap 1: 只管打坐 - 完全地活在每一刻之中
. 「只管打坐」 -- 我的坐禪,只是做我自己。當我不期待任何事,便可以成為自己。
. 如果我對吸氣,而非呼氣,感到興趣,我會一下子就被激怒。我一直嘗試著要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