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書店
  女書店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要想解開父權體制的結,就必須先解開那個讓我們遇到時就會軟弱無力的結。先來討論與改變如何發生,以及我們如何促成改變有關的兩個超強迷思
  1. 「事情總是這樣,以後也會這樣」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父權體制由一股控制和恐懼之間的互動力所驅動,就像其他社會體系一樣,父權阻力最小的路讓置身其中的人感到自然平常。這些路徑鼓勵男人繼續維持壓迫體系,靠著犧牲女人來成就男人;同時也鼓勵女人繼續接受壓迫事實,甚至到某個程度抗拒改變。結果我們往往不去看清父權體制的真面目,反而拘泥在兩性差異、陽剛與陰柔,以及「性別角色」這類想法之中。把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偏見、壓制和暴力,當作是正當合理的事。把個人與體制搞混,將父權個人化,在自責、內疚與怪罪他人之間循環。
對父權採取行動就是對它負起責任,就是用所有的方法 - 閱讀、觀察、傾聽、學習懷疑自己原來的假設 - 來得到我們的分析和領悟。很多男人常會抱怨陷入養家活口角色的泥沼,這說法忽略了許多其他事情 : 例如,像是收入與在家裡的決策權的關連關係;男人對女人養家角色的排斥,尤其是女人賺得比男人多時;文化對「沒工作」的人的貶低,以及對有工作的人給予的尊重和較高的地位。然後,要勇於行動,不能安於現狀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母職使得女人成為最有力且有價值的性別的論點 - 「因為女人是母親,所以她們所做的事情才真的算數。」 - 有時候這種論調會以一種怨恨、憤怒、或是發怒的方式表達出來,認為女人才是真正有權力的人,而男人卻被視為是宰制的一方。人們很容易就接受一種文化意象,亦即,母性的權力透過給予男人的所需與否,控制著他們。
- 如果她可以做而他不能,父權體制提供了他三條阻力最小的路 : 他可以貶低她所能做的,或是他可以想辦法來控制她做的,或是他可以感到自己很無能。如果男人的存在感有賴於他們對事物的控制,那麼他們的認同與價值很容易就會受到威脅。男人通常似乎對於生活中那些會使人無法控制情緒的面向沒有興趣,而他們會對那些可以增進控制感的事物,從運動、到機器、到事業、到木工、到性高潮、到爭論政治議題、到因為有辦法作某件事情比任何人都更快、更久或更多次。這也是為什麼男人常常很注意要將自己展現成獨立與自足的樣子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只敢在不痛不癢的領域批判,訕笑無非也是展現優越的一個手段,展現優越是人們慣用的一種支配跟控制的手段,透過貶低對方的能力,來讓自己的意見凌駕在別人的行動上。個人認為,這是一種最不負責任的方式,畢竟嘴巴說說不用負責紙上談兵式的意見,沒有經歷實際的挑戰跟困境,任誰都可以說的很完美。馬來西亞從6/3突破五千例開始封城,到昨天7/6全國仍然高達七千多的病例,馬來西亞人口數三千萬出頭,但日子變成這麼苦的時候,沒有人笑的出來,還能一派輕鬆的嘲諷,只是代表事情並不嚴重。

訕笑、謾罵、嘲諷基本上都是一種暴力行為,看似認真實則擦邊球式而自以為是的政治參與,不過就是為了抒發自己也能主宰這些狀況。有誰有勇氣跳出來說,父權體制下最可笑的三句金句?男女平等?多走一步就會發現,為什麼"姦","奸","奴","婊"…相信還有很多,這些字眼全都是"女"部?批判別人獨裁的人,可能不自知地也落入專制的圈套中;批判別人暴力的人,順其自然地就用許多充滿暴力跟歧視的字眼。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或許讓父權體制持續運行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倡導「父權體制根本就不存在」這種想法;或說,父權體制目前已不存在,因為有很多女人的處境要比很多男人還要好;女人與男人都受到並行類似的壓迫,只是各自影響不同;社會生活的每個層面都是由男人與女人共同創造的,包括父權體制與性別不平等也是。這些說法讓我們胡思亂想,就是不會讓我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 讓女人隱形,並讓女人所作所為不被看見,以此貶抑女人,正是維持男性特權的一大方式。只有同樣的想法由男性提出,才會被注意和採用。弔詭的是 : 男性在重要的方面也會遭到隱形,反倒是常常對他們有利。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如果要成為解決父權體制的一部分,就要以新的方式來思考它;但為了要這麼做,我們必須先搞清楚我們原本是如何來思考它的。我們很容易迷失在父權表面的枝節問題,像是將焦點放在討論男性的罪過、「性別角色」或是「來自火星的男人」與「來自金星的女人」的溝通風格
  - 那些與改變世界最有利害關係的人 - 包括下層階級、女人及有色人種 - 擁有最少的資源,他/她們的經驗最難被接受為「真實的」,更不用說用來當作社會批判與改變的基礎。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任何行為都必須是建立在贏過誰而獲得優越感的前提之下,這完全是父權體制所希望深植於每個人心裡的觀點,無論是行動的人或是觀察的人,因此每個都用這樣的目標去行動,無論自己是否有意識到這樣的動機;同時每個人也都用同樣的價值觀去批判每個人的行動。所以幾乎沒有人可以接受,一個行動將會迎來不會成功的結果,斷然的二分法,把不是成功全都歸為失敗,然而,沒有成功也可以是一種過程、一種練習、一種增加自己經驗的嘗試,讓自己為未來做某件事準備。或者覺得行動的人,就是為了比過誰或贏得什麼在努力,排除掉了人是有可能當活在這樣的經驗中,就獲得滿足了。

父權體制僵化了人們對於價值判斷的標準,邏輯的二分法拒絕了許多人的無限可能。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每個企圖改變這個世界的奮鬥,都需要一個讓人們可以理解目前的處境以及將來何去何從的角度,也都會面臨各種或明或暗或消極或暴力的抗拒。女性主義是如此經常地被貶低,以致於大部分的女人即使支持女性主義的目標與理念,也不會公開地認同女性主義。對於女性主義的反挫是如此地成功,以致於對於一般人而言,「女性主義」這個名詞的意義不但模糊且嚴重扭曲,而「女性主義者」也越來越成為指控或甚至侮辱人的用語。
  - 無論異端是有關宗教的、政治的或是家庭的,都會受到攻擊,因為它令人們疑懼而且會削弱有權勢者的利益。它挑戰並且暴露出那些支撐社會系統、使日常生活看似天衣無縫而可以接受的根本結構想法。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我們常常陷在「始於個人、終於個人」的社會生活思考模式。若用這種方式來看待事物,我們往往就會認為,如果世界上有邪惡的存在,只因為有一些邪惡的人,參與了邪惡的陰謀而造成。
  - 這種內疚與責怪的個人主義式思考模式的另一面是 : 種族、性別和階級壓迫基本上都不是壓迫,而僅僅只是黑人、女性或窮人的個人失敗之總和而已。他/她們缺少適當的條件去跟較會成就自己的人競爭。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