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我們需要用一件又一件事物來填滿自己,這是當代人類的集體疾病。市場上也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東西要賣給我們,好讓我們填滿自己。各式廣告不斷恐嚇我們,少了什麼東西就會讓自己陷入悲慘的生活處境。
  . 無論是食物或感官印象,都含有毒素。在網路上或電玩上耗了許多個鐘頭之後,常常也會覺得很糟糕。
  . 當我為了逃避或掩蓋苦悶的感覺而像這樣不斷攝食,到頭來我只會感到更寂寞、憤怒與絕望。
. 正念修行並不表示端坐不動、專注思考。當思考接管心靈時,我便失去與身體及更大覺知的聯繫。
. 人類非常執著於自己的思想、觀念與情緒,我認為它們是真實的,放下它們無異於是放棄自我的真實身分。
. 大多數人以為一定是自己沒有實現什麼事情,所以才會不快樂。但這個想法可能正是讓自己不快樂的原因。我得先體悟一個事實,懷抱我現在的觀念正是令我受苦的原因。我可能已經懷抱這樣的觀念一、二十年了,卻從不了解它正在破壞我快樂的本能。
. 「放下」 : 是指「放開某樣東西」。我緊抓不放的某樣東西,可能只是心的創造物,是我對某件事物的虛假感知,而非事物本身的真實
  . 有時候我必須多花點時間去深觀一個想法或情緒,找到它的根源。
. 第一步就是停止思考。我必須回到呼吸,平靜自己的身體與心靈。讓我可以指認出那個正在困擾我的思想、欲望或情緒,向它打招呼,並准許自己放開它。
. 只有「正思維」(right thinking) 是真正有用的思考。我們百分之九十或更多的念頭都不是正思維,它只會帶著我們繞圈子,找不到出路。
  . 正思維需要「正念」與「正定」。我得讓自己的意識休息,讓藏識去找答案。藏識才是能夠幫助種子發芽的沃土

靜的本質
. 當我拋開各種念頭、思想與概念時,便給了真心空間。
. 靜默終究是來自內心的東西,而非外在的任何因緣條件。依靜默的心而生活,並不意味著不說話或不做事;它只是表示我的內在沒有擾動,心裡沒有喋喋不休的念頭。
. 如同內在的靜默不需要依靠外在的安靜一般,獨處並不必然意味著我身邊沒有任何人。
  . 以正念覺察自己所擁有的每一個感受與感知。我覺知周遭正在發生的事,但我也能完全安住此刻;我不會迷失於外在環境。那便是真正的獨處。
. 有時0候當我想到靜默時,我會聯想到強迫和限制。如獨裁政府箝制人民的言論自由,或長輩告誡我「囝仔有耳無嘴」,或家中有人強迫別人不能談論某個敏感話題。這種靜默是壓抑的,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 「如雷貫耳的寂靜」 : 我可以只聽著一個聲音,專心地諦聽,享受那個聲音。在我的聆聽當中有平靜與喜悅,此時我的靜默是充滿力量的。

聖默然
. 「聖默然」 : 是指覺知且有意的保持安靜。在聖默然中卻是輕鬆愉快的。聖默然是一種洋溢著喜悅的靜默,那種喜悅的程度絲毫不亞於歡笑。
. 修習聖默然時,不只是禁語,還要停止與平息我的思想。我要關掉內在那個「不停思考電台」。
. 有些人的外表一直保持著靜默,但那並非真正的靜默,因為他們的心依舊四處游移,沒有真正活在當下,沒有真正面對生命、自己或別人。
  . 也許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和某個人在一起,他或她雖然什麼話也沒說,但我還是明顯感受到對方正在批評我。這不是聖默然。
. 聖默然會帶來了解與慈悲。
. 正念呼吸,覺知自己對周遭人事物的反應,是一種深刻的練習。在正念中,我既不反應,也不思考,而是讓自己完全活在當下。
  . 如此練習下來,當我聽到汽車的喇叭聲或人們的吼叫聲,或者看見令人不悅的景象時,我便能以慈悲心回應。

靜默的行動
. 有些人可能會以為靜默是一種軟弱或遁世的形式,但其實靜默具有很強大的力量。
. 如果我的心尚未解脫,或者我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或者我以為當身體瓦解時我便不復存在,那麼我便無法以自己的身體為火炬,希望讓世界看清楚苦難的真相。
  . 自殺的人是處於絕望中,再也不想活在世上
  . 以己為火炬的人,想活,希望自己的朋友與其他眾生也能活。他熱愛生命,但他心解脫的程度已經足以讓他獻出自己的身體以傳遞這個訊息 : 「我們在受苦,我們需要你們的協助。」
. 如果我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上有一些想要改變的小事,而我嘗試說了卻無結果,那麼請考慮靜默的行動所可能產生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