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我們往往誤以為只要擁有力量,事業有成,別人就會聽得進我們的話。
. 維持快樂的祕訣就是每天灌溉我們的愛。
. 要是沒有愛,或沒有強烈的動機去支撐那份愛,就算擁有再多的金錢和權勢,仍然無法感到快樂。
  . 跟別人和其他眾生建立聯繫,才會快樂;沒有聯繫,就會感到孤單,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人了解我,我也不了解別人。有了愛,才有快樂。
. 多數人稱之為力量的,佛家稱之為欲。欲有五種,分別是財欲、名欲、色欲、食欲、睡欲。
. 佛家認為真正的力量有五種 : 
  1. 信仰 (正信)
    . 意義上偏向於「信心」及「信任」,因為這是發自於人的內在,並非外求它物。
    . 如果運用了某種修行方法,結果發現很有效,可以帶來正念、專注、喜悅,那麼信仰和信心就是由此而生,而非源於別人所說的話。
  2. 精進 (正勤)
    . 每日規律的修行,就是精進。
    . 四個面向 : 
      1. 別讓負面情緒有機會在心裡萌芽,別去喚醒負面的種子,也不要讓環境喚醒它們
        . 閱讀充滿暴力的文章,或者觀賞暴力的電視節目或電影,就會喚醒暴力的種子。
        . 在社區裡、在家庭裡,試著讓自己接觸到能觸碰心中有益元素的聲音和景象;至於刺激欲望種子或憤恨種子的聲音和景象,則應盡量避開。
      2. 讓意識裡萌芽的負面種子鎮定下來並加以取代
        . 如果有個見解是負面的,充滿了渴望或憤怒,請以正念呼吸,觸碰有益的種子,請有益的種子出現。
      3. 持續引發好種子的發芽
        . 人的心中都有愛的種子、寬恕的種子、喜悅的種子、和平的種子、快樂的種子,請學著觸碰它們,幫助它們發芽。
        . 讀好文、說好話、看好物,灌溉慈悲和慈愛的種子,讓它們在心中發芽。安排生活好讓自己每天都能多次觸碰心中的好種子,讓好種子在意識的層次發芽。
      4. 努力讓好的心行盡量待在客廳裡久一點,滋養它,把它留在心裡。
  3. 正念
    . 覺察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都過得深刻。
  4. 專注 (正定)
    . 喝茶時專心喝茶,享受茶的滋味。請別把痛苦、絕望、工作一起喝下,否則就無法滋養自己。
    . 培養專注 :
      1. 專注於無常。
        . 我可能明天或隨時就突然出了意外離開人世,所以今天就應該盡己所能,讓所愛的人快樂,否則等到明天可能就太遲了。
      2. 專注於無我
        . 受苦的不只是我,也存在於別人身上
      3. 專注於一切相互依存且相互關聯
        . 當我讓別人受苦時,別人也會讓我受苦。
  5. 觀照 (內觀)
    . 觀照可以幫助我把正在專注投入的事物看得一清二楚。專注於無常與無我,就能觀照無常與無我。
    . 無常不是一種概念、觀點,而是一種觀照。
      . 有時我會把無常拋在腦後,因而沒有洞察到必須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美好,真正珍視所愛的人。
      . 有了對無常的觀照,我心裡就會明白,所愛的人有一天會離開人世,所以我必須盡己所能,讓對方今天就獲得快樂,別等到明天再做,也許明天就太遲了。
    . 有了無常的觀照,就不會被絕望、憤怒或消極的情緒牽著走。
    . 沒有觀照,就會認為獲取力量只是為了自己好而已。
    . 無我 : 我不是完全獨立的個體
      . 人們所受的痛苦中,有很多都是源自於對自己和對別人有分別心,以及獨立自我的觀念使然。
        . 我與別人相關連,因此,對方的憤怒就是我的憤怒,對方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對方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 無分別 : 真愛的其中一個元素
      . 有了無分別的觀照,就能夠脫離自身的恐懼、痛苦、分離、孤單,也可以幫助別人脫離
. 我之所以會痛苦,正是因為無明 (無知) 。當我開始觸及觀照後,就能深深觸及實相,不再有所恐懼,反而能慈悲、接納、寬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