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大多數的時間裡,我的腦袋都充斥著各種念頭,沒有空間去聆聽自己或別人。
. 我必須記住許多事,必須記住許多文字、主張與概念,我認為這樣的心智積累對生活是有用的。可是當我想要和別人進行真正的交談時,才發現自己很難傾聽並理解對方。
. 靜默會帶來諦聽與正念回應,這是完整與誠實溝通的關鍵。
. 我們很多人只是超載了。我們似乎根本沒有聆聽與了解別人的空間。
. 為了修習正語,我們必須先下工夫深觀自己及我們眼前的人,如此一來,我們的話語才能創造相互的了解,消除彼此的痛苦。
  . 我必須自問 : 我是為了說而說,還是我認為這些話語能幫助別人療癒?當我們帶著慈悲心而說,基於愛與對彼此連結的覺知而說,那麼我們的話語就可稱為正語 (right speech)。
  . 當我們聽到別人的問題或評論時,我們並沒有花時間聆聽與觀察對方想要分享的內容,而是快速搶答。當我做出一個快速的回答時,通常只是滔滔不絕地講出自己知道的,或只是出於情緒的反應。那麼做並無任何助益。
. 如果我沒有深入聆聽自己,我就無法諦聽別人。
. 唯有當我打開內在的空間,才能夠真正幫助別人。
. 無行 (nonaction) 的美德。停止思考,把心帶回身體,真正存在著。只需要坐在那裡,保持覺醒,保持自在。
. 以慈悲心聆聽是成為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同事、真正的父母與真正的伴侶的要件。
. 一個人的內心必須平靜了,才能夠幫助別人。藉由每一個腳步、每一個呼吸,我可以創造出這樣的平靜,然後對別人才會有所助益,否則我只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
. 騰出一個房間或一個地方供禪修之用。不需要很大的空間,即使是一個小角落也沒問題。
  . 我不需要許多現代的東西才能變得文明。只需要一個小鐘,一個安靜的空間,以及我的一呼一吸。

不要掉入話語的陷阱
. 要修習說話的正念,必須先修習靜默
. 人們都想要與自己所愛的人溝通,而有許多不需要言語的溝通方式。一旦使用話語,便很容易把它們變成標籤。會給大腦帶來某些畫面或假設,反而讓人看不清心智建構背後完整且不斷演進的實況。如果我真的想要與自己所愛的人溝通,我需要清楚覺知非言語的溝通方式。

心識的斷食
. 一天沒有電子郵件、影片、書籍與談話之類的感官食物,是清空頭腦,放下恐懼、焦慮與痛苦的好機會,否則這些想法與感受會持續湧入心識,並且不斷累積。
. 保持靜默,真正地聆聽自己。這將是我給自己最有意義的禮物,同時也是給別人的禮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