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現在的家庭關係如何,改善是可能的,而且最好從自己開始。
- 家庭系統論是諮商理論,也是指引個人自我成長的理論。
- 一旦自己以不委屈自己的方式與家人和諧相處,自然也可以應用相同的道理,改善職場和朋友等其它場域的人際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 修復關係的行動步驟 :
1. 修正心態,確立目標
- 個人有機會改變的對象只有自己,目標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2. 覺察情緒,認識自己
- 在互動中練習精確地覺察自己的感受,更深刻地認識自己
- 與家人互動產生負面情緒時,先想辦法暫停任何慣性回應。深呼吸,然後像電影中的慢動作,查看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
- 如果對方不讓自己有喘息機會,可以平和告知「我需要冷靜一下」,然後從容不迫的暫時離開現場
- 請思考對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因而觸動這樣的感覺?類似的場景以前經歷過嗎?這種情況經常重複發生嗎?自己的情緒反應是否出現一種固定模式?
3. 情緒中立,思考選項
- 覺察、接納自己的感覺,不代表後續的行為反應可以被情緒主宰。有意識的處理自己的感覺,才能以深思熟慮的方式回應。
- 視家人的冒犯為無心之舉,反映的是對方內心的焦慮,就可以平心靜氣的認定對方在焦慮狀態的言語、行為,只是情緒垃圾,自己不需要隨之起舞,沒必要成為別人宣洩情緒的受害者。
- 不自我批判,不責備別人
- 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想法,但不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4. 實作練習,堅持不懈
- 與別人互動,永遠可以掌握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
- 「學習」是人生不間斷的功課,敞開心胸尋找新的做法、閱讀書籍、聆聽建議,警惕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 不再把「負面行為」視為對方的「特質」、「天性」,正視「負面行為」是對方面對焦慮的反應。
愛的極致表現
- 自我分化低落 : 當一個人受困於家庭關係當中,為關係所苦。追根究柢,是他還不夠認識自己,無法覺察、管理自己的情緒,無法與家人相處時設立適當的界限,因而不是為了家人的負擔,就是讓家人成為自己的束縛。
- 為關係所苦的人,不是把生命用來了解自己的特質,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努力經營自己,把自己的特點用對地方,以發揮最大潛能,而是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
- 由情緒主導的愛終將帶來傷害,成為難以承受的關係
- 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就是愛的極致表現
- 即使目前所處的關係並不理想,只要關係中有一人願意主動開始成為更好的自己,修復關係必然指日可待。
- Sep 29 Thu 2022 08:08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邱淑惠 - Chap 20 : 修復家庭關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