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冒險 : 
  - 我們之中,無論是在童年、青少年、成年時期,許多人曾因為冒險而受到深深的傷害,所以我們通常不願或不能冒險和別人分享真我。
    - 如果克制自己的感覺、想法、擔憂和創造力,內在小孩就會逐漸遭到扼操,使我們覺得難、受傷,一旦克制的能量累積過多,唯一能夠處理這些能量的方法,就是向某個人發洩。
- 講述自己的故事 : 
  - 每個完整的故事,都包含三個基本要素 : 分離、啟蒙及恢復
  - 在分享與講述自身故事時,我們會發現,閒談、沉溺在痛苦之中,通常達不到療癒的目標。一部分的原因是,閒談傾向於攻擊,而非自我揭露,所以一般並不是完整的,只不過是採取受害者的立場或重複惡性循環罷了。沉溺在痛苦之中,就是不斷陳述痛苦的經歷,長度超過了合理、健康的哀悼時間。
  - 「哀悼過程必須與人分享。然而,在聽別人分享時,絕對不可以急躁、指責或是對反覆重述感到厭煩,因為想要宣洩、內化、在潛意識中接納失落的事實,就需要反覆重述。承受失落事件的人對別人的感覺很敏感,不僅會避免向她/他們認為無力承擔負荷的人吐露感覺,還可能會想要反過來安慰那些人。」
- 發怒
  - 在問題家庭中長大的人,常常沒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生氣,也不知道確認並表達憤怒的益處。
  - 當我們反覆地封閉、抑制這些感覺,內在小孩會感到困惑、悲哀、羞愧、空虛,一旦這些痛苦的感覺增加、累積,就會逐漸變得難以忍受。...封閉所有的感覺,變得麻木無感。
  - 四種其它的選擇 :
    1. 一直壓抑,直到承受不住為止
    2. 由於無法吐露出來,我們最終得到身體或情緒上的疾病,或是終於「爆發」
    3. 用某種成癮來忘卻痛苦
    4. 表達痛苦,並且和可靠、願意支持自己的人一起設法克服痛苦
- 壓抑痛苦,直到承受不住,終於爆發,經常是問題家庭中典型的發洩途徑。
- 保護自己的父母 : 令我們無法哀悼的障礙
image

- 有些人出於某種原因,忍受不了我們的憤怒,也無法聽我們講述憤怒的情緒...對方很可能不了解我們想要表達什麼、想做什麼,也說不定會拒絕聽我們陳述,抗拒我們主動冒險吐露的事情。於是,我們會再度感到困惑、受傷、無力。...對我們無士,甚至可能導致自我毀滅。她/他們沒有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因此通常無法成為療癒別人、可靠、願意支持別人的對象。
- 假如能與父母和解,在哀悼和寬恕的過程中原諒父母 ( 或其他虐待我們的人 ),通常會對我們很有助益,但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倉促行事,急著完成這一切過程。
  - 面對會傷害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人,如果能夠和施虐者分開幾個月或一年以上,對我們可能會有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