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結婚是兩人各自帶著原生家庭慣性的結合,面對彼此的分歧,需要耐心溝通,一起找出雙贏的路。不成熟的婚姻經常是兩個各自被自己原生家庭洗腦的人,複製在父母身上學到的方法,主觀認定兩人理當如何共處,不是委屈自己配合對方,就是強迫對方配合自己。
  - 一般人的慣性反應常是由情緒主導,專注於回應對方的想法、感覺和行為,而不是經過審慎思考專注於提升自己,尋求合作方式。
  - 伴侶間面對壓力經常採用的情緒性互動方式可以是保持距離、互不相讓、單方忍讓、相互退讓或牽扯第三人。
  - 常見的四種情緒關係模式 : 
    1. 情緒疏離、情緒衝突、支配順從,以及三角關係
- 情緒疏離 :
  - 保持距離是所有關係面對壓力時都可能採用的方法,是藉著拉開雙方距離,降低衝突帶來的焦慮。拉開的距離可以是時間、空間或心理上的距離。
- 情緒衝突 :
  - 兩人面對相處的摩擦,雙方堅決不讓步。雙方都想控制對方的想法和行為,同時也竭力反抗對方的控制。
  - 互不相讓的兩人堅持的獨立自主並不理性。爭的是贏過對方,而不是考量現實狀況的相互合作。
  - 雙方都想要掌控。這樣的關係也是一場權力鬥爭,透過衝突,彼此感覺到對方需要自己,藉由拒絕妥協,維持雙方距離。
- 支配順從 :
  - 有一方為了維持關係和諧做了較多的讓步調整,以符合對方的期望,避免對立。
  - 面對家庭暴力,不得不讓
  - 不忍心不讓
  - 以為應該要讓 : 認為自己要聽對方的
  - 長期下來形塑的關係也稱為自我借貸關係,亦即順從忍讓的一方不斷出借自我,放棄為自己作主的機會,導致自功能逐漸低落,強勢支配的一方則是不斷替對方作主,日益膨脹自我功能。
- 三角關係 : 更常見的狀況是把別人牽扯進來
- 不是所有的退讓都會損及自我功能。如果是獨立自主、經過審慎思考的選擇退讓,退讓的出發點不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望,而是為了自己的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