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關係中,一生都受兩種力量拉扯 :
1. 讓人想成為獨立的「自我」,做自己的主人
2. 讓人想要與別人連結成為「我們」,尋求歸屬和認同
- 理想上,這兩股力量可以不必有衝突,或者這兩股力量的拉扯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現實中,這兩股力量經常是劍拔弩張。
- 理想上,家庭如果能支持個人的「自我」發展,個人的自我就能由嬰兒時期的完全受情緒主宰,到幼兒時期的辨認感覺,再到兒童時期的萌發理智,至青年期逐漸成長為不受情緒、感覺主宰的自我。這個理想過程能否順利進行,取決於原生家庭互動能否適時放手,在適當時期給予該時期所需的支持。
- 家庭中常見的問題是,父母與孩子的情緒連結,無法隨著孩子的成長放手,阻礙孩子發展成獨立自主的個體。
- 一個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能在追尋「自我」和「我們」的兩股力量當中取得平衡,不僅有獨立自主的「自我」,也有能力與別人形成相互尊重的「我們」關係。
- 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會投入過多的生命比重在「我們」關係中。這樣的人沒有太多自主能力,行為容易受情緒、感覺和個人主觀主宰。他們極度需要被愛、被接受、被引導或被拯救...他們的注意力都用來觀察另一半...「我們」關係對這種人而言是情緒牢籠,左右他們的生命
- 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能獨立自主,他們對伴侶的渴望不在尋求肯定,而是找尋志趣相投的同伴。沒有伴侶時,他們擁有完整的自己,而不覺得空虛。有了伴侶之後,他們的情緒、感覺和理智不會依附在關係上。即使伴侶對他們有不同的期許,他們也可以跳脫本能本應,客觀分析自己的情緒、感覺和理智後回應對方,維持個人的自主。
- Sep 26 Mon 2022 07:16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邱淑惠 - Chap 4: 「自我」與「我們」的拉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