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社會研究中最艱鉅的任務之一,就是以大家都自以為了解的情況為主題,然後用前所未有的角度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

<<性別遊戲>> (Barrie Thorne)
- 提到兒童,總是預設他/她們都是經由成人世界由上而下的「社會化」過程,使他/她們認同性別角色,而且也總是假設只有兩種性別 : 一種是男性,另外一種是女性,同時接受符合他/她們所屬性別應該有的模型與期許。
- 在強調性別的情況下,孩子們如何建立性別差異?「劃清界線」的活動 :
  - 一旦性別界線被啟動,原本鬆散的「男女群聚」,就會凝聚成「男生群與女生群」,成為各滿集體認同的基礎。
  - 透過對孩子的觀察也許可以提醒我們對照成人的行為,因為我們也不斷地透過「劃清界限」的活動來標示性別藩籬,這些活動也許不是孩子氣的追逐遊戲,而是有關性別的笑話、服飾或講話形式等等。性別差異不只是存在而已,而是不斷發生的事情,而且是由人為因為所導致的。
  - 男生群體比較常出現侵略行為,爭取優勢。
  - 在象徵的層面,男孩也會爭取優勢。他們把女孩視為污染源,例如把群體中地位較低的男孩稱為「女生」,或是把他們排擠到女孩使用的空間旁邊;反之,女孩就不會用這種態度對待男孩子。
    - 將一個人視為傳染病的來源而對此人及其所有物敬而遠之,就是社會距離的有力表態,也宣示本身的優勢地位。

  - 因此在男女生之間有一種不對稱的情況,反映在男生群與女生群本身內部的差異。有些男生常常打斷女生的遊戲,有些則不會;有些男生的地位較高,有些較低;有些女生則比其他女孩早「談戀愛」。男孩之間也開始較少出現肢體接觸,因為他/她們開始學會害怕表達感情,或是被人懷疑流露情感。孩子在10歲左右會開始表現出性別模型的差異,以及性別與性的階層區別。
小孩對性別角色的認同不只是被動的「社會化」。當然,都向週遭成人世界學習各種不同的課程 : 可供認同的性別學習、性別展演的學習,以及有關仇恨的學習

男性氣概與礦場
- 南非勞動人口的種族結構 - 白人管理,黑人提供勞力 - 不只降低了勞工成本,而且形成了一道藩籬,讓礦工得以保存自己的文化,同時還可以非正式的控制他們的工作。
- 對孟朋多族(Mpondo)的流動勞工來說,「男性氣概」(manhood)的理想典範就是建立自給自足的自耕農場,成為有智慧又受尊敬的一家之主;而礦場工作只是達到這個目標的一種手段而已。在這種情況下,性別實踐的夫妻互動就很不同 : 
  1. 這些在礦場工作的人都住在純男性的工寮,因此必須自己處理家務事;若是有性需求,還得找新的性伴侶。因此資深礦工與資淺礦工之間,建立一種性與家務的夥伴關係,也就是所謂的「礦場婚姻」。資淺礦工負責做家務事,同時提供性服務,藉此換取資深礦工的禮物、指導、保護和金錢饋贈。
    - 這種夥伴關係只是暫時性的,限於礦工寮內,絕對不會帶回家鄉。
  2. 至於在農村的家鄉,農場家計仍需維持正常運作,於是主持家計的一家之主很可能是女性。
  3. 「男性氣概」(Ubudoda) 就不是指戰士具有的美德,因此產生了其他的意涵。Ubudoda就是助人。至於在戰鬥中表現力量?「那不是男人,這樣的人叫做兇手。」
    - 在這個文化背景下,男性氣概主要是指負擔及管理農場家計的能力,還有對社區的參與;既然女人也可以完成這些任務,孟朋多族裡也就自然而然地認為女性也可以有ubudoda。
- 然而現代化之後,年輕一輩的孟朋多人對「男子氣慨」的認定,不再是管理鄉村農場的能力,而是跟男性的生理特質劃上等號 - 這是女性無法分享的。(或許,全球化也是一種西方男性文化霸權的侵略!?讓世界上少數還存有母系社會的文化,消失殆盡)
  - 年輕一輩的礦工比父執輩的礦工有組織、比較逞勇好鬥、獲得的酬勞也比較高,於是所謂的陽剛特質逐漸與粗暴、肢體主宰和侵略性等特質掛勾,這種陽剛特質的形態不需要女性的互惠夥伴關係

扭曲性別 <<實踐慾望 (Practicing Desire, 1996)>> - 蓋瑞.多塞特 (Gary Dowsett)
- 新世代的口味有些轉變 : 年輕一代的同性戀者比較認同「同志」(gay)而不是「娘娘腔」(camp),因此他/她們比較喜歡陽剛的男性脫衣舞者,而不是舊式的男扮女扮裝秀。
- 其中,哈莉特的故事一再地讓我們質疑傳統的性別分類,不只是因為哈莉特跨越性別的界限而已(男扮女裝的表演藝術者、動隆乳手術、為人妻子、街頭賣淫、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然而,哈莉特卻是不折不扣的男人。此外,哈莉特的伴侶、顧客、社會環境也都同樣面臨性別錯亂的問題。
  - 性別分析的一般分類嚴重不足,無法理解這種情境中所發生的事情;性別理論充滿了「異性戀的性別歧視」,預設了異性戀關係的立場,無法深入了解非異性戀者。
- 因此,性慾與性實踐似乎成了瓦解性別分類的強酸溶劑 :
  - 哈莉特教導我們,這些性別分類在面臨性本身時被解構了 : 有些人喜歡被完全做女裝打扮的跨性人插入性交;有些客戶最後完全不需要依賴女裝打扮來助興。在哈莉特的性經濟中,性化的身體與性別化的身體,非但不能決定是否發生性行為,反而是渴望成為進一步瓦解性別的助力。

  - 性特質不能只簡化成性別分類,而必須從理解性特質下手。
不能把性別關係視為機械化的系統(性關係也是)。人類的行為有創造性,而我們則是不斷地走入沒有人曾經佔領過的歷史空間;在此同時,我們又不是在真空裡無中生有。我們絕對可以依據我們的原始材料即興演出複雜的性別表現(性愛表現)。

女人,戰爭與記憶 <<蘇聯與後蘇聯的陽剛特質 : 女性記憶中的男性戰爭之後>> - 諾維可娃(Irina Novikova)
- 全世界最大的一次性別平等實驗,就是由蘇聯所完成的。一九一七年俄羅斯爆發革命,接著是激烈的內戰,最後布爾什維克政府成立,正式宣佈賦予婦女平等的權利。
- 在約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主政之下,極權體系逐漸鞏固。表面上是「共產主義」這個冠冕堂皇的口號,骨子裡卻是極度不平等的體制 - 或許還比不上美國的資本主義那樣的不平等。
- <<鋅男童(Zinc Boys)>> - 絲薇拉娜.愛列希薇姬(Svetlana Alexievich)
  - 蘇聯政府在阿富汗打過一場「不為人知的戰爭」。以聖戰為名,儘管蘇聯擁有優勢的軍事科技,仍然在戰場上傷亡慘重,最終戰敗。他/她們所面對的,是另一種身體記憶 : 男性的、死亡的、撕裂的、被凌虐的、堆積如山的、等待鋅棺的身體。
  -  戰場上英勇男性士兵的傳統形象皆被粉碎;然而,婦女在這場戰爭中的象徵地位也同樣不堪一擊。強悍女性的代稱 - 亞馬遜女戰士 - 為了更大的政義而挺身作戰的女鬥士形象,都被婦女對戰爭的真實記憶破壞殆盡;她們在戰區受到的騷擾、羞辱和性剝削,而且還是來自她們這一方的男性。婦女的積極行動,最後只不過讓她們面對剝削軟弱無力,徹底瓦解了她們對婚姻愛情的浪漫夢想。
- 蘇珊.傑佛茲 (Susan Jeffords) : 敗仗是一種集體性無能的經驗。美國在越南吃了敗仗之後,美國電影和小說花了很大的心力重建男性的性能力與權威,而最唾手可得的目標就是越南堂地女性和性別平等的假象。「女性一再受到耳提面命 : 化妝舞會結束了,過去的平等只是禮物,現在女戰士已經不能跨越正常的、生理加諸在她們生理性別上的限制。」


由下而上的改變
- 在後殖民社會中,男性仍然持續掌控國家機器、地方政府、金融銀行業、貿易與工業製造企業,更別說是土地,資源要如何重新分配?
  - 「微型貸款」計畫;在這個計畫下,婦女 - 無論是以個人名義或是集體合作 - 可以取得小額貸款,擴展她們既有的生產活動,或是創立新的小生意,希望藉此讓她們儘早自給自足。
    - 在某些地方,男性主宰的勢力龐大,即使是指名要給婦女的資源,也會被男人挪用。
    - 微型貸款計畫有時還會出現引發家庭暴力。
- 蕾蒂卡.喬普拉 (Radhika Chopra), <企業的婦女與支持的男人 : 東北部的微型貸款脈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