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可 vs 自主性
- 現今兩性關係範疇內,民眾希望性別更平等,期待提高個體化及互惠認可的程度。自主性提高,才有可能提高認可的條件。這立場雖在政治範疇內站得住腳,可是到了情慾關係範疇,情況可就複雜許多。
正是因為個體性和自主性高度發展,才使得現代情色慾望充斥著難題
  - 茱蒂絲.巴原勒 (Judith Butler) : 「慾望建立在矛盾之上,於是成了分裂的激情。一個自主性存有,很怒力地跟世界共同延伸,卻察覺自己處處可見,反映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自我意識發現,人如果認同自己是個『有慾求的存有』,這不就表示人必須被另一個人主張是他/她的。」
  - 不管愛上對方也好、思慕對方也罷,現代人始終得面臨被忽視、得不到愛的風險。
  - 一個文化如何定義人格,將大大地限縮認可的授予,而在人格的現代定義裡,認可儀式表演者的自主性和認可對象的自主性必須同步被肯定。
- 我們必須嚴密監控自己的情感表達(授予認可給別人),以免削弱了兩性關係的地位。現代人必須嚴密監控認可,甚至克制住認可對方的衝動,才有辦法建立自主性 : 
  - 我們究竟該展示和接受多少自主性、多少認可?
- 認可和自主性的衝突與拉扯變得錯綜複雜,因為 : 
  - 在多數浪漫關係中,認可無法保持恆常不變。由於愛情不管在制度上、敘事上都跟婚姻難分難解,承諾便成了認可程序的終點,它把情感與制度牢牢地綁在一起。
「認可」在先、愛情在後,因「認可」而萌生愛情。這一模式在女性身上尤為常見,因為跟男性比起來,女性比較欠缺公開的管道來肯定自身的價值,結果導致她們的價值感牢牢地繫在浪漫認可上
  - 現代浪漫關係,卻被匪夷所思的矛盾邏輯困住了,讓男女雙方非得表現得好像承諾不是兩人交往的前提要件。承諾必須是這段關係成就出來的,而不是這段關係的先決條件。與此同時,現代人又希望浪漫關係可以提供當事人源源不絕的認可。到最後,明知道欠缺承諾恐將讓女性付出極高的代價,卻依然堅稱向人要承諾不是合理的要求,不同於十九世紀社會把守信當作是承諾道德制度的核心要素。
不管是施壓的一方或承受壓力的一方,都會把「施壓」視為某種威脅,認為施壓將削弱個人自主性。自主性才是真正定義和構成自我價值的文化母題,這也就足以解為什麼要求對方給承諾會被當作施加「壓力」
  - 怎麼樣的自我概念?即承諾當成某種限制,限縮個人自由,剝奪我今天這樣想、明天那樣想的自由。限制自由,在今天是不合法的,所以要求對方給承諾,很容易被解讀成是在強求別人放棄自由。
  - 如果說男女關係是一個人自由感受情感跟自由賦予情感所產生的結果,那麼,它就不可能是來自「承諾」道德結構。因為當今社會認為情感是幻化無常的,不受理性、不受個人意願所控制,不過更深層的理由是現代人相信情感應該是出於自由意志及獨一無二的主體性,所以要求別人承諾一份未來的情感,這對現代人來說,實在是有違常理。
  - 這樣的要求會被視為某種威脅,恐將危害純粹情感的本質 - 自由。要求別人給承諾,便有可能強迫對方做出一個並非出於純粹情感、貼近感情狀態的選擇。
  - 男人在某種程度上將獨立自主的論述內化成他們的一部分,且不遺餘力地去實踐,不過自主性堅持卻造成某種形式的象徵暴力,且暴力被自然化,令人難以察覺。於是乎,獨立自主便成為(且必須依然是)女人解放的重心
    - 認可、承諾的規矩現在完全由男性主導,可是,男性的支配與主宰卻被上了自主性這樣一件理念外衣,而女性在公領域爭取平等潮流下,居然也照單全收,衷心擁護起自主性。但自主性理念一旦轉移到私領域,很容易把女性對認可的需求給完全扼殺掉,因為象徵暴力的一大特色是,人不可以因為某個定義對自己不利就全盤否定它,反對它的存在。
    - 女性之所以落到這個矛盾的情況,是因為她們身上著關係和自主性這兩大理念,更關鍵的一點是,女人總認為她們得為自己的自主性跟男人的自主性操心煩憂
      - 女人的眼淚直接傳達出對認可的需求和依賴。儘管在情感上遭遇困難,但為了保有自己跟男友的自主性,實在無法提出正式的要求。自主性原則戰勝了認可原則,甚至令認可原則變得難以理喻。自主性原則扼殺女性情感的例子不勝枚舉。
  - 跟女性比起來,男人較能長期地、始終如一地遵守自主性原則,這也使得他們輕易取得情感主導權,掌控女人渴望依附的慾望,逼得她們不得不消音噤聲,壓抑心中對依附的渴望,仿效男人疏離的姿態及對自主性的追求。那些對異性戀家庭生活、孩子、男人的承諾不感興趣的女子,到最後會發現原來她們才是最能在情感上跟男人平起平坐的人
- 戀人為了維持雙方的自主性及感情自由,只好卯足全力,想從對方取得認可,不讓自己落入跟別人索討認可的位置上。自我價值並非事先確立的,它是主體之間交涉的對象。取得認可跟維持自主性,不斷地衝突、拉扯,因而創造出某種自我經濟觀、心理經濟觀 :
  - 人必須在自主性和得到認可之間取得平衡,也不該供應過多的認可給對方。無論自我是在努力確立自身價值也好,或賦予別人價值也好,這一切基本上是循著交換模式在運作;在此交換模式下,「無法取得」儼然成為某種經濟指標,作用是要彰顯有價值。同理,「愛」恐怕也會變成「愛太多」。此一經濟邏輯席捲了兩性關係,成為女性心理建言的基礎 :
    - 以羅賓.諾梧(Robin Norwood, 心理學家)<<愛過頭的女人>>為例 : 她認為一個心理健全的人,應該有能力在自主性與認可之間找到平衡(兩個互衝突的心理原則),所作所為應該符合經濟原則 : 供需平衡。
    - 到最後,自我成了經濟算計的場域,給對方「過多」的「認可」(「愛過頭」),只會讓自我淪落到貶值的下場。
    - 正宗心理學傳統肯定會指控這些女人「太沒安全感」,並打算從她們挫折童年裡尋找焦慮的源頭。心理學理論把焦慮的成因分成兩類 : 
      1. 創傷性事件留下的記憶痕跡
      2. 把焦慮當作是自我根基坍塌瓦解的微兆
      - 自我陷在超我與本我這兩個矛盾要求裡,動彈不得。
      - 佛洛伊德及後繼心理學派理論皆認為,由於人的焦慮感模糊不清、自我而浮動、沒有明確的客體對象,所以應把焦慮感劃歸成精神官能疾病。
    - 然而,女性需要認可,卻又必須跟認可完全對立的原則(伴侶跟自己的自主性)苦苦纏鬥,因為她們如果無法獨立自主,達不到自主性要求,將嚴重傷害她在兩人關係中的地位。
焦慮,其實是認同需求,同時認同需求會對自主性造成莫大的威脅,這兩股力量衝突、拉扯、角力的結果。自主性與認可彼此衝突才是,現代愛情關係裡的自我懷疑結構,真正的元兇
  - 一方面要用經濟的角度經營自我
  - 另一方面又渴望像神一般無私奉獻

從自愛到自責
- 十八、十九世紀的小說主角,無論男女,她/他們被人拋棄以後或許感到痛苦萬分,但這種痛始終是被放在一個是非很清楚明確的道德框架裡來組織和安排的。每一位因為單戀、因為被辜負、因為一段不可能的愛情而傷痛欲絕的主角,她/他們忍受痛苦的能力,恰恰最能展現出她/錈們生命的堅韌與深刻,因為她/他們無法改變她/他們的社會命運、處境和地位。
- 當代戀情整個顛倒過來,被拋棄的故事完全欠缺「道德明確性」。自我懷疑是結構性的,是自我在現代兩性關係中所在位置造成的。自我無法置身事外,總是跟對方的失敗牽扯在一起
- 在現代故事裡,居然是被拋棄的人覺得自己有缺陷、有問題、甚至深感內疚。被離棄的人的基本自我感受遭受嚴重威脅。那些女性別說給對方提出任何道德譴責,她們根本是把男友離去,跟她們的自我、跟她們的價值感劃上等號的。
- 現代人標榜的親密關係奠定在「契約式自由」,但這種自由卻把人退出關係時必須承擔的道德責任給通通排除掉了。「虛假意識」在此詮釋得淋漓盡致。
  - 「虛假意識」 : 每當主體無法了解、釐清她/他(社會)不幸的本質和原因,可是又必須跟自己的不幸妥協時,她/他就會用別人的觀點來傷害自己。到底是什麼機制,使得我們既採納別人的觀點,又捍衛別人的利益?
    1. 道德體系若干特質究竟用什麼方式與男性權力纏繞在一起,例如,浪漫關係的認可結構。
    2. 「自主性」理念對認可機制造成何等干擾?
    3. 心理學解釋模型到底為自我、為責任等概念設下什麼框架。
  - 問題的癥結不在浪漫關係欠缺道德,而在現代愛情的道德屬性被自主性與認可之間的衝突強勢左右著,這樣才能充分解釋道德咎責結構如何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其原因又是什麼?

自責的道德結構
- 咎責道德結構之所以改變,是因為 : 認可與自主性之間的衝突已獲得解決;解決途徑大抵是透過自我控制這類心理治療模式,愈來愈強調個人自主性
  - 心理治療文化認為,人過去種種決定了她/他當前的境況,所以唯有主體認識到這點,否則不算真正獨立自主。
  - 我們必須將一個人的失敗視作她/他過去創傷或未解決事件的表現或干擾,因此,主體應該對那些事件有所覺察,繼而予以克服。
  - 心理治療原本並無意讓主體承擔失敗的責任,但實際操作時,卻要求當事人從私密過往去挖掘、探查人生失敗的理由,或認清她/他們的人生會失敗都要怪她/他們拒絕透過內省和自我理解,解決自身問題。
  - 心理治療認為我們永遠是命運的幫凶,是心甘情願又盲目的共,這種看法使得自我多少該為失敗的人生負責,拒絕任何形式的依賴。
- 對社會學家來說,依賴性在所難免,畢竟我們是社會性動物,依賴性不算什麼病態表現;可是對心理學家而言,依賴性應當剷除。
  - 許多女性在整個文化氛圍驅使下,被迫承擔所有過錯,誰叫她們要跟不願付出情感的男人交往,最教人嘖嘖稱奇的是,她們居然責備自己「愛過頭」。在此起作用的心理學觀點 : 人應當為自己的錯誤抉擇、為她/他們需要認可、需要自我價值等社會固有基礎承擔責任。
- 大眾治療觀點卻把自主性放在自我與人際關係的核心位置上,建議「愛過頭的女人」少愛一點,更向世人保證「自我尊重」和「自我決斷力」具有強大威力。呼籲行動者,特別是女性,務必培養扎實而穩固的自我價值感,以產生自愛之心,最糟糕的是,必須意識到女人過去所學的愛人方式是不恰當 : 即以公開、鮮明的方式展現關愛。
  - 價值感基本上被當作自我本身的問題,而不是認可的問題。「自愛」基本上是把「自主性」加以渲染,使得自我又進一步落入圈套,由它承擔愛情失敗的包袱。
  - 用「自愛」取代愛情,可說是從根本上、本質上,徹底否認自我價值有其社會性內涵。不斷要求行動者去創造她/他們根本無法自行創造的東西。現代社會對「愛自己」偏執到近乎強制命令的地步,這現象歸根究底,是想透過自主性來解決現代人對認可的需求,但偏偏認可的授予是建立在「我是依賴別人」的認識上,否則認可從何而來?
  - 我們如果把「需要別人」這件事通通歸結是「欠缺自尊」惹的福,那麼,恐怕就模糊掉認可的必要性,只要有人無法把自主性與認可的衝突管理好,就把責任通通推到自我頭上去。從譴責別人到譴責自己,現今情況甚至演變到,就連沒有兩性關係也會被反向解讀,說是心理不成熟或心理存在根本性缺陷的表現
  - 由於女性把她們的自我價值跟愛情綁得最緊密,而女人也是這些心理忠告鎖定的客群與目標,再加上女人常把心理建言當作是她們監控自我和兩性關係的延伸,所以,她們最可能被整個建言體系給吸收,相信被拋棄或單身一人,問題終究出在自己身上,是自我有缺陷,一手造成她們自己的失敗。
  - 反觀男人,他們自責的程度輕微許多,在監控認可過程中,男人始終占上風 - 由他們啟動程序,控制流向 - 這點,從他認為自己毋須對關係成敗負多少責任。
  - 認可程序不僅男女有別,實際上這還顯現出男女之間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社會分裂。男性對女性認可的需求,遠低於女性對男性認可的需求。這是因為即便在父權制度備受挑戰的今日,男女雙方都需要其他男性的認可。

小結
-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 「『現代』所失去的,當然不是能力、不是真實、不是信仰,更不是對感知見證和理性證據的必然接受,『現代』真正失去的,是從前那份確定性。」
- 現代情傷經驗讓人真正失去的其實是本體安全感 : 
  1. 過去每個人都是在一個涵蓋選擇、承諾、儀式的道德生態裡,安排和組織追求事宜。
  2. 自我價值是鑲嵌在其所屬社群的社會結構裡。
- 正因為自主性原則戰勝了認可原則,導致女性活在超現代性世界,內心卻充滿非笛卡兒式自我懷疑,幾乎沒有、甚至完全欠缺道德框架來安頓確定性。也就是說,男性笛卡兒式自我懷疑雖然可以引領人走向肯定,肯定她/他在世上的位置、知識的情感,但這種由治療文化(自主與自愛)所形塑的自我懷疑終究會把自我的本體基礎一點一滴侵蝕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