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起步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決定什麼是改造文化的適當途徑。儘管從一開始就走對了路很重要,但是願意在必要的時候,不斷修正方向也同樣重要。要把挫折看成掌握正確方向所必需的修正,就好像船長為了因應變動的風向和潮流,而調整帆船的帆和方向。
- 通常,人們感到缺了什麼東西時,出現的第一個症狀就是抱怨。
- 所有觸礁的品質計畫幾乎都有七個特性
- 對於組織品質,抱持著不同心態 : 關於品質的心智模式至少有五種
- 維持現狀
- 品質管制
- 顧客服務
- 流程改善
- 全面品質 : 扭轉我們的思考和合作方試,以及改變我們價值觀、獎勵制度和對成功的衡量方式。
- 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和願景 : 徒勞無功的做法如下
- 外界要我們推動品質計畫
- 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問題開始失控了
- 每個人都必須懂得談品質
- 提升品質的動力是遵從,而不是奉獻
- 假如組織成員全心奉獻於品質運動,那麼就應該由他們來扮演評估、學習、重新設計、標準化等各種領導角色。員工會持續的學習和改善自己和別人的表現,主管的工作只是處理構想、協調資源運用,並且創造出有品質的工作環境,而不是忙著激勵人心。
- 受阻於組織中的「銅牆鐵壁」
- 重新設計組織系統。必須修正鼓勵大家各自為政的制度,設計內部顧客回饋系統,以充分利用員工的專業知識,發展新的系統、誘因和機制來鼓勵員工組成跨部門團隊,共同討論流程。
- 採擷樹上最容易採到的果子
- 高階主管領導轉型的技巧不足 : 為下列改變做好心理準備
- 改變個人風格 : 持久的品質運動往往會完全改變了人們對工作和生活的看法。會開始注意到浪費多少自己的時間、別人的時間和組織的資源。
- 重新設定訓練和團隊運作的方向 : 讓員工明白,品質和日常工作密不可分,員工就會比較容易接受提升品質的做法。華而不實的訓練計畫或精心設計的演說,都不見得管用。
- 持續的親身參與
- 要有耐性,了解必須經過時間滯延,才會看到成果 : 一面治標,一面進行長期的系統改造。
- 沒有辦法集體學習
- 認知 : 為什麼我們常常忽略,或甚至拒絕去看不符合我們心智模式或期望的原始資料?
- 詮釋 : 如何發展思考能力?
- 把詮釋轉換成有效的行動 : 如何發展實際的策略?
- 品質的新方法應該是讓每件事變得更簡單,試圖過度的量化,會浪費時間在粉飾統計數字,並且變向鼓勵員工玩花樣,報喜不報憂。只要傳統的資訊園報和控制結構維持不變,企業領導人不可能從品質運動中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 數據顯示不了的問題 : 統計數據根本無法顯現組織塑造未來的能力。
- 大眾對新設計的接受度
- 能夠影響最後成果的內在動機、合作意願和其他人性相關因素
- 企業發現或創新重要新產品的能力
- 擴展市場的潛力
- 教育和訓練的好處
- 以訓練改造文化
- 正式訓練的意義
- 我們利用訓練來溝通公司推動變革的原因及改變的方式,賦與非正式的行動具體的意義。
- 大多數人仍然認為文化改造是由外力所造成的。訓練能讓所有的員工都學會積極的改變自我。
- 第一階段 : 實驗一敗塗地
- 一點點衝突反而能促使我們達成目標。衝突往往被視為失敗的徵兆。
- 第二階段 : 流程改善,有得有失
- 由於我們在中階主管還沒有完全參與之前,就成立了許多日常流程改善小組,因此,中階主管陷入了尷尬的處境。
- 第三階段 : 以身作則,層層傳授
- 四門課程
- 關於團隊管理實務和基本工作流程
- 概述我們對員工的期望以及他們可以對我們抱持哪些期望,同時也包括一些基本的演說和聆聽技巧。
- 藉著案例演練來說明團隊運作和持續改善的原則
- 教導員工及團隊如何發展出客戶和供應商的關係
- 依照個別需要,提供與核心課程相輔相成的特殊訓練
- 員工不只是學習概念而已,而且要實際在工作上實踐學到的管理流程。
- 層層傳授,領導人教導他的團隊
- 每個團隊都有一位公司指派的外部顧問,和團隊一起負責貫徹核心訓練的原則。
- 每一季召開一天的檢討會議。
- 剛起步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決定什麼是改造文化的適當途徑。儘管從一開始就走對了路很重要,但是願意在必要的時候,不斷修正方向也同樣重要。要把挫折看成掌握正確方向所必需的修正,就好像船長為了因應變動的風向和潮流,而調整帆船的帆和方向。
- 文化改造需要莫大的耐心和毅力,沒有特效藥。
- 設計適合學習的工作環境
- 寬敞而開放的討論空間
- 書單
- architecture for people
- redefining designin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