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有三種 : 愉快的感受、不愉快的感受、以及無所謂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
. 正念的觀察以「非二元對立」的原則為基礎 : 我的感受並未跟我分開;我的感受就是我本身,而且在感受存在的那一刻,我等同於那份感受。
. 我的態度是不執著感受,也不排斥感受,這種態度就是放下,這是禪修重要的一部分。
. 用關注、慈愛、非暴力來面對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就能將這些感受轉化為一種能量,這種健康的能量可以滋養我。
. 心理治療師想幫助人們去除不想要的東西,只保留想要的東西。但最後留下來的可能所剩無幾了。如果我試圖丟棄我不想要的,可能會丟棄大部分的自我。
. 學習轉化的藝術。例如,將自己的憤怒轉化成較為有益的型態,像是理解。
. 如果我對自己的憤怒發火,就同時擁有兩股怒氣;只要用愛和專注來觀察自己的怒氣。不要試圖逃離它,它自然會轉變。這就是和解。如果我的內在和平,就能跟自己的憤怒和平共處,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憂鬱、焦慮、恐懼、或任何不愉快的感受。
. 處理感受的步驟 :
1. 感受初起的辨識 - 正念
2. 與感受合而為一 :
. 例如 : 對恐懼說 : 「嗨!恐懼,你好嗎?」
. 讓正念照顧恐懼。
3. 平息感受 : 與它同在
. 當正念正在照顧我的恐懼時,我就開始平復恐懼。
4. 釋放感受,放下它
. 因為我平靜,所感到自在。對它報以微笑,放下它
5. 深入觀察
. 深入觀察自己的嬰兒,也就是恐懼的感受
. 這個過程類似心理治療。治療療師必須讓患者心中產生一個治療師,然後患者的「內在治療師」才能有效地提供全天候的療癒。
. 憤怒是一種讓人不愉快的感覺,它就好比一把熾烈的火,會焚毀我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讓我說出事後會後悔的話或做出後悔的事。
. 憤怒與仇恨是構成地獄的要件。沒有憤怒是真正快樂的基礎,也是愛與慈悲的基礎。
. 把憤怒攤在正念的燈光下時,憤怒的一部分破壞性本質立即開始消失。「吸氣,我知道我心中有怒氣;呼氣,我知道我就是自己心中的怒氣。」
. 覺知有必要成為憤怒的伙伴;我覺知自己的憤怒,不是去壓制或是驅逐憤怒,而只是看顧憤怒。像個姐姐,用關懷又親切的方式看顧著妹妹。
. 當我憤怒的時候,通常不容易回歸自我,反而會去想那個激怒我的人,想他可恨的一面 -- 粗魯、不誠實、殘酷無情、存心不良等等。
. 對這個人想的越多、聽的越多、看的越多,心中的怒火就越大。
. 不要去想別人,只要怒氣不消,我克制自己不去說或去做任何事。如果我集中心力觀察自己的憤怒,就可以避免造成事後遺憾的傷害。
. 當我生氣時,我的憤怒正是我的自我;壓抑或驅逐憤怒就是壓抑或驅逐自我。當我高興時,我就那份喜悅;當我生氣時,我就是那股怒氣。
. 我擁有一個堆肥桶,而我知道這些廢棄物可以轉換成美麗的花朵。
. 一位優秀的有機園丁看著肥料時,就看得出來鮮花存在於堆肥中,而肥料也內存於鮮花中。
. 對於自己的憤怒,我需要這個園丁的洞察力與跳脫二元對立的眼光;不必害怕憤怒,也不用排斥它,因為我知道憤怒可以是一種肥料,它可以讓美好的事物誕生。漸漸地,可以將憤怒完全轉化成安祥、愛與善解人意。
. 發洩怒氣未必總是處理憤怒的最佳方式,在發洩的同時,我可能也在反覆演練發怒,而使得意識深處的怒火更熾盛,而對令我發火的對象表達憤怒之意也可能造成極大的傷害。
. 「吸氣,我知道這兒有股怒氣;
呼氣我知道那股怒氣就是我。
吸氣,我知道憤怒令人不快;
呼氣,我知道這種感受會消逝。
吸氣,我是平靜的;
呼氣,我夠堅強,可以照顧這股怒氣。」
. 洞察自己的憤怒,就能看到它的根源 : 誤解、笨拙、不公平、不滿、或制約。
. 看清和了解是解脫自在的兩大要素,它們會帶來愛與慈悲。
. 憤怒的根源是缺乏對自我的了解,也不了解造成不愉快情況的遠因、近因,憤怒也根植於慾望、驕傲、躁動不安、還有猜疑。
. 憤怒的主要根源在於我自己,環境和別人都是次要的。
. 每個心結的產生,都是建立在缺乏清楚理解的基礎上。
. 練習保持充分的覺察力,當心結形成時,我馬上可以辨識,並且設法加以轉化。
. 我的內心意識與理智的那一面知道生氣、恐懼、悔恨等負面的感受不全然地為我自己或社會所接受,所以設法壓抑這些感受,把它們推入意識深處,只為了忘記它們的存在。為了避免痛苦,所以創造心理防禦機制,否定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並留下自以為內心平靜的假象。
. 靜坐,純粹觀察自己的恐懼。當我繼續呼吸,保持微笑時,可以說 : 「嗨!恐懼,你又出現了。」
. 如果我不是對照自己真正的問題來思考這些議題的話,我的禪修就不是真的很有價值或幫助的。
. 如果我知道如何時時刻刻清醒地生活,就可以在每一個當下清楚地察覺自己感覺與認知的變化,也就不會讓心結在意識層氣形成,或者纏縛得更牢固。另外,如果我知道如何去觀察自己的感受,就可以找到長期盤踞的心結根源是什麼並且加以轉化。
. 當我與另一個人共同生活時,為了維護彼此的快樂,應該彼此幫助,轉化雙方共同造成的心結。藉由練習相互了解以及運用慈言愛語,可以幫彼此很大的忙。
. 任何心結都根源於缺乏了解。
. 「注視著自己的手」 : 每一顆小圓石、每一片葉子、每一隻蝴蝶,都存在我手中。
. 大多數人都因為忘失正念的生活而深受其害,而正念生活的鍛鍊,也就是禪修的鍛鍊,可以結束這種痛苦,讓這樣的悲傷不再傳遞給我的子子孫孫。我可以打破這種惡性循環,不讓這種痛苦的種子傳點我的孩子、朋友或其他任何人。
. 當我用慈悲心來看待父母時,常會看到自己的雙親不過是受害者,從來沒有機會練習正念,無法轉化自己的痛苦。如果我以悲憫的眼光看待他們,就可以帶給他們喜悅、平靜與寬容。
. 意識存在於兩種層次中 : 一種是潛藏的種子,一種是這些種子的外顯。
. 一顆種子一有機會出現,就會複製若干同類的新種子。
. 當我微笑,微笑與喜悅的種子就萌芽,然後植入新種子。
. 每當我練習正念生活時,就種下了健康的種子,同時強化內在已經具有的健康種子。
. 我需要有一塊種子的保護區,儲備美麗、健康、有力而足以幫助我度過難關的種子。有時候,因為內在痛苦的障礙實在太大,縱使眼前就有一朵花,我也碰觸不到它。
. 如果我有一個知己對我非常了解,如果我知道,當我們並肩而坐,即使不發一語,也能讓我覺得比較舒服,那麼我就可以邀請他的影像進入我的意識。
. 但是,如果我很久沒有見過這個朋友,他的影像可能會非常微弱以致我無法在意識層中看見。如果他是唯一可以幫我重建平衡的人,而他在我心中的印象又已經太模糊,那麼我只有一個辦法 : 馬上啟程去找他。
. 善用時間,跟他在一起的時間有限。好好把握機會,在每一個寶貴的時刻練習全然的覺知。與他同坐或同行時必須練習正念,如果我不這麼做,我只是利用他的存在減輕自己的痛苦。
. 我常問 : 「出了什麼問題?」當我這麼問時,就已經邀請讓人痛苦的悲傷種子出場。
. 我應該學會問 : 「哪裡沒問題?」並且接觸「沒問題」的事物。
. 覺察珍貴的快樂元素本身就是正念的練習。如果這麼做,我的內心就會種子安祥、喜悅與快樂的種子,並且日漸茁壯。
. 快樂的祕訣就是快樂本身。無論我身在何處,在何時,都可以享受陽光,享受彼此的存在,享受我能自在呼吸這項奇蹟。
. 栽種萵苣時,如果長得不好,不要責怪萵苣,應該找出它為什麼長不好的原因,永遠不要責備萵苣。
. 但是,如果跟朋友或家人間出現問題,我會責備對方;要是我知道如何照顧親友,他們會長得像萵苣一樣好。
. 責備不會帶來任何正面效果,試圖用論理、辨解來說服別人也一樣效果不彰。
. 不要責備,不要論理,也不要辨論,只要了解。如果我了解,也讓對方知道我了解,我就能愛人。
. 八歲小女孩 : 「媽咪,記得要幫我澆水喔!因為我是妳的萵苣。」
媽媽 : 「我會的,乖女兒。我也是妳的萵苣喔!所以請妳也不要忘了要幫我澆澆水。」
. 了解與愛不是兩回事,而是同一件事。當我了解時,心中自然有愛,無法動怒。為了要增進了解,我必須練習用慈悲的眼光看待一切眾生。能了解,心中自然有愛;有了愛,行為舉止自然能減輕人們的痛苦。
. 如果我的愛只是一種佔有慾,那就不是真愛;如果我心裡只想著自己,如果我只知道自己的需求,不管對方的需求,我就沒有愛的能力。我必須深入觀察,才能看清與了解我所愛之人的需求、願望以及苦難;這才是真愛的基礎。當我真正了解一個人,我很難不愛對方。
. 坐在所愛的人身旁,握著對方的手問 : 「親愛的,我了解妳夠深嗎?還是我讓妳受苦呢?請妳告訴我,我才能夠學會用適切的方式來愛妳。我不想讓妳受苦,要是我因為無知讓妳痛苦,請告訴我。這樣我才能用更好的方式愛妳,妳也才會快樂。」
. 慈愛,是一種帶給別人平靜、喜悅、與快樂的心;悲憫,則是拔除別人所受苦難的心。所有人心中都有慈愛與悲憫的種子。我可以培養無條件的愛,這種愛不求回報,也因此不會導致焦慮或憂傷。
. 慈悲心的精髓是了解。「融入」別人的身體、感受、心結,親身體會別人的痛苦。
. 以這種方式深入觀察時,我禪修的結果自然而然轉化為某種行動。我不會光說 : 「我很愛他。」而是說「我會想辦法讓他減少痛苦。」
. 與別人接觸時,我的思想和行為應該流露悲心,即使對方說出或做出令人難以接受的事。
. 我用這種方法練習,直到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愛不是建立在對方是否可愛這個條件上,那時我就會知道自己的悲心是穩固而真切的。
. 把造成我痛苦的人當作禪修的對象,因為任何讓我受苦的人本身時也受苦。
. 深入觀察就是了解;只要了解對方行為惡劣的原因,我的怨恨會消失,同時希望對方的痛苦能減輕。
. 慈愛的心為我自己和別人帶來平靜、喜悅與快樂。
. 慈愛觀不只是靜坐。如果我的愛僅止於一種想像,就不可能有任何實際的效果。唯有在日常生活中,在實際與別人接觸中,我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愛心。
. 一句話、一個舉動、或一個念頭,都可以減輕別人的痛苦,帶給別人喜悅。
. 如果我心中有愛,每個念頭、言語、行為都能造成奇蹟。發自愛心的言語和行動永遠都能有助於人。
. 擁抱禪 :
. 在擁抱中加上注意呼吸。
. 如果心不在焉,想著其它的事,那麼我的擁抱也會不專注、不深刻,那麼我就可能無法充分享受擁抱。
. 張開雙臂擁抱對方,同時覺知地呼吸,將會體悟到自己摯愛的人有多麼珍貴。這就是生命。
. 正念必須入世;一旦有見地,就會有行動,否則看見又有何用?和平,就在我跨出的每一步。讓我們繼續這趟旅程,好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