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不僅是能運用的,同時也是能吸收同化與重新建構的。虛構是經由邏輯功能的虛構化活動歷程所形成的產物。心智的虛構化活動歷程,是最根本的心靈力量之展現。虛構可說是心理的結構,藉由虛構的輔助,心靈得以從其自身織告出各種思想,因為心智是能創造的。
- 思想的根本功能大部分是在潛意識當中運作的。思想的產物就算最後浮現在意識中,往往也只照見非常表淺的部分,真正根本的歷程仍發生在潛意識的幽靈。
- 所有的概念和虛構都是由心靈創造的權宜概念。由此歷程而形成的這個「彷彿」的世界,或說是「不真實」的世界,和所謂的真實或實然的世界一樣重要;在倫理學和美學的領域中更顯其重要。這個美學和倫理學的「彷彿」之世界,這個現實中不存在的世界,對我們而言最後會變成一個價值的世界。「高尚的心靈在生命中創造偉大,而非在生命中尋找偉大」。
- 虛構的類型
  - 抽象的 (略去的) : 均值人此一虛構 - 代表一個常態分配下位於平均值的人,在這個均值人身上所有偏離常態者均被略去不計。「明與暗、黑與白、生與死,都只是理性的抽象作用所創造的概念;為了達到彼此參照的目的,這些概念儘管並不精確卻是必要的,只是當應用在真實生活情境時,我們必須隨時謹慎小心。」
  - 象徵的 (類比的) : 所有的認知都是藉由此物以認識彼物的一種統合知覺歷程。我們總是藉由類比來達成理解。
  - 啟發的 : 為了解釋一個複雜的真實事件,先虛擬一個不一定為真的原因,而在有系統的釐清過程中,建立了現象本身的秩序,也預備好了找到正確解答的基礎。
  - 實用的 (倫理的) : 自由的觀點。人的行動均被視為是自由的,也因此是「有責任的」;相對地自然事物只能遵循「必然」的軌跡發展。
  - 美學的 : 科學性虛構稱為「虛構」,神話的與美學的等其他虛構則稱為「幻想」。美學的虛構不但含括所有的明喻,隱喻和比較,同時也包含那些能更自由地處理現實生活的觀念形式。所有的擬人法,還包括寓言和所有的思想觀念形式都歸納為美學的虛構。虛構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獲致更高目的的手段。
- 虛構的面向
  - 虛構與假設。假設是用來導向現實生活的,當中所包含的主張或希望等觀念建構,必須符應未來所能感知的。假設必須接受現實的檢驗跟驗證其真實性。
    - 假設方法的律則,在於其可能性;虛構方法的律則,在於其效用性。
  - 「彷彿」的語言學分析。虛構只是一種更有意識、更具實用價值並且更且豐富效用的錯誤。
  - 虛構、錯誤與真實 : 我們一般所稱的「真相」,指的是內在概念與外在世界相符,不過是一種權宜的錯誤概念。內在概念的世界,不論是假設它真實存在或只是正好符合外在世界,形式上都是主觀的,只有被觀察到的和不會改變的我們才會說它是真的。我們的感知所存在的整體架構都只能是主觀的;主觀的就是虛構的;虛構的就是假的;假的就是錯誤。源於這種使命所創發的觀念世界(我們一般稱之為真實),其實只是最便捷有用的錯誤,亦即此一觀念系統將所存在的不理性因素降到最低,而讓我們得以快速、俐落與安全地激發行動與處理事物。也因此,真實與錯誤之間的差別,就像冷與暖一樣,都是可隨意調整的。真實只是錯誤觀念中最權宜好用的,而錯誤則是觀念或虛構中最不好用的。
- 觀念轉換法則 : 某些觀念會歷經幾個不同階段的發展,分別是從虛構到假設,再到信條;以及反過來的演變,亦即從信條到假設,再到虛構。
  - 假設涉及一種心智極度不喜好的緊張狀態。它只是處於暫時被心靈所接受態,因此阻礙了心智渴望趨於平衡的自然傾向。
  - 要讓心智從不穩定變得穩定平衡,唯一的方法是讓假設得到支持。心靈理論上會透過反覆證實的運作方式讓假設漸趨穩定,但耗時且費力,於是心靈繞過此一歷程,不以合於規則的方法,而是直接將假設轉換為信條。
  - 虛構在心靈運作中所引發的緊張狀態,遠比來自假設的更加重要。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將整個觀念都視為信條。虛構轉變成只是一個信條,這時「彷彿」(as if)也就轉變成「因為...所以...」。另一個經常被使用的方法,是先經過假設這個階段再往信念轉變,這時「彷彿」(as if)會轉變成「如果」(if)。
  - 當經驗和反思促使我們逐漸對信條產生質疑。心靈只剩下兩條可能的路線可走。
    - 視之為錯誤觀念而加以揚棄 - 科學便採取此一摒棄錯誤觀念的毀滅性減法。
    - 由假設轉變為虛構。
- 康德學說中的虛構
  - 宗教是一種相信「上帝國度」的實用性信念,並且彷彿這一上帝國度終將藉由我們的行動而獲致實現那般地生活著。儘管理論上不相信存在著一道德秩序的世界,良善的人仍然會去做良善之事;他是用一種彷彿道德秩序世界確實存在的態度來過生活。
- 尼采學說中的虛構
  - 尼采認為沒有想像的事物或錯誤的認知,日常生活和科學的可能性也不復存在。一個能在虛假中見真實的心智成熟者,才懂得如何將這類錯誤觀念在日常生活與科學上應用自如。「對我來說,一個概念的錯誤並不必然構成要反對它的條件,問題在於 : 這個概念對日常生活能發揮益處到什麼程度?我堅信 : 錯誤最多的假設,往往也正是我們最不可或缺的。如果我們不賦予邏輯性虛構一定的效力,也無法透過一個不受限制且自我認同的虛構概念系統來衡量現實,那麼人們是無法生存的。」
- 內在因果關係法則
  - 生活,特別是不帶科學偏見的日常生活,對「往哪去?」這個現象都十分著迷。當我們知道某人的目標,幾乎便可猜到接下來會發生些什麼。
  - 因果關係對個體心理學來說是一種障礙,必須將其從所有的哲學中移除。我們只採用一種論點來看待人,亦即彷彿在他的生命中沒有什麼是命定的,彷彿每個心理現象都能因不同解讀而顯現不同意義。
  - 所謂的因果關係,實際上是由置身該情境之中的人自行賦予的。人們說一件事是原因,又說另一件事情是結果,然後又將兩者聯繫起來,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許多貌似有因果關係的事物,其實只是被人們理解或歸因為如此罷了。
  - 心理世界中各種看似因果關係的說法,都源於許多心理學家想展現個人信條的渴望,這些信條往往會以一種機械的或物理的譬喻語言加以掩飾。
  - 個體心理學始終堅持要理解所有的心理現象,終極目的論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權力、本能、衝動等等,都不足以做為解釋心理現象的原則,但終極目標可以解釋。經驗、心理創傷、性發展機制都無法提供完整的解釋。然而,人們看待這些概念時所持的觀點,以及使得所有生活得以從屬於終極目標的獨特知覺模式,則可提供所有心理現象一個完整的解釋。
  - 重要的是了解一個人的生活脈絡及其生活目標,這個目標為其所有的舉動和行動標明方向。目標讓我們能了解各種不同行為背後潛藏的意義,將其視為整體的一部分。
- 潛意識的創造
  - 不論是否意識到,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都終將浮現,只是其重要性未曾被了解。恆存的自卑情緒來自個人(不斷地自我)評價歷程,也就在這樣的歷程中,虛構目標逐漸發展成形。
  - 每個人的作為與受苦都和他所持的特定目的性相吻合,只要此人仍不了解自己的目的性(也就是只要它仍藏在潛意識裡),他就免不了如此作為與這般受苦。
- 人格的一體性
  - 我們的心理生活不是處於一種單純的存在狀態,而是會受某種特定力量推動。這股力量驅動我們邁向所選擇之目標的歷程,也不斷推著我們的整個心理生活繼續前進。
  - 一個人的心理生活目標會成為其生活的主導性原則,也就是目的性因果。其能量從何而來並不重要,也無須深究其起源,終極目標才是構成人格獨特性最重要的因素。
- 存在定向
  - 假如一個人沒有目標可供定向,就不知道該如何自處又應何去何從。知覺不到目標,我們的思考、感受、意志與行為便無法運作。我們往開受困於渾沌不明的未來以及無法未雨綢繆的處境,而世上所有的因果關係,卻都無法讓任何生命有機體得以擺脫上述困境。
- 補償
  - 用以獲得補償的工具
    - 主導性虛構原本是孩童讓自己不再感到自卑所使用的手段或工具。像在童年無法享有基本身物這類真正的匱乏,會讓孩痛感受到一種抽象的「一無所有」,感受到渴求,以至於他什麼都想要,想「富而有餘」,也慢慢形成一種概念性的目標。對需求的企盼愈殷切,虛構目標理想的設定就顯得愈強烈而高不可攀。
    - 一個孩童「彷彿」能藉由邁構其生命主導圖像,影響其意欲的方向,進而帶給他更大的存在安全感與井然有序的定向感。
    - 一個孩童如何從絕對的不利條件,透過其自我評價而漸漸發展出自卑感。站在這個自我貶低的立足點,孩童的心靈持續朝他所嚮往的目標織造其思想。人的抽象心智理解力會將這些目標視為是固定不變的,會具體轉化為父親、母親、教師、駕駛及火車工程師等象徵性的角色。孩童所有的言行止、獨特的姿態,所從事的遊戲和心中的願望,所做的白目夢和喜愛的童話故事,對未來職業選擇的憧憬,都在在顯示補償作用的存在與發生。
  - 目標本身做為一種補償。
    - 透過設定一個對於未來的具體目標,每個心智都會建構一個(虛構的)目標或理想,藉以超越當下的狀態,或克服眼前的匱乏與困難。在他心裡已存在著未來的成功,而得以認為或感受到自己已超越了當下的困境。
    - 在生命早期剛開始的四或五年,為因應心理發展的需求與驅力,一個目標被設定了下來,所有的心流便湧向這個目標。此一目標不但確定了一個能帶來安全、力量與完全的的方向,也喚起這個目標所對應的感覺與情緒,個體也因此得以在心理預期的救贖中減輕了他的虛弱無力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筆記 心理學 阿德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