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追求優越感與生理成長並行,而且是生命體本身一種本質上的需要。我們人生所有的運作都在尊循它正確或偏誤的方向上,爭取成功、安全和增長。從不足到超越的原動力,以及從下層到上層的渴望,都是永不停息的。
- 我們都想要克服困難,也都奮力達成目標並因而獲得力量感、優越感和完整感。人類這種奮力提升的活動傾向總是顯而易見的 - 從劣勢到優勢位置、從失敗到勝利、從下層到上層。這傾向起始於童年最初階段,一直持續到生命結束。
- 力求完美是天生的。「我們可以說,生物是受一種"實現"的傾向所掌控,要在環境中盡可能實現個體潛力,也就是天生。」「在孩童無數次的重複行為中,我們處理的不是為重複而重複、毫無意義的驅力和行為表現,而是尋求完成與完美的傾向。我們愈接近完美,執行的需求就愈強烈。這一點適用於兒童,更適用於成年人。孩童完全學會走路以後,就會運用這項能力,藉以觸及某個吸引他注意力的特殊標的,也就是去完成另一項表現,接著完成一項又一項。」
- 界定人類基本天性的,是人類獨有的某些素質,這正是嶄新進化形式在人類身上開啟的部分原因。在此之前,進化尚未出現所謂的計畫、目的、目標;這些都隨著人類出現而帶入進化,是新型進化中固有的、單屬於人類的。有了這些才開始需要選擇標準。善惡、對錯,這些在本質上只有從人類觀點來看才有意義的概念,則成為人類眼中全宇宙最真實和重要的特徵。
- 如果想理解人生的方向和動向,就必須具備「人會不斷積極適應外在世界要求」的概念。人一直都有克服困難以及個人與人類整體存亡的問題,與他人、與外在環境之間建立友善關係的議題也向來存在,迫使適應力提升的壓力永遠不會消失。人,既身為一種不斷力求向上的存有,就不可能像上帝一樣恆久完美。
- 自我保護傾向的源頭是不安全感。自我保護傾向逼迫我們每個人放棄顯而易見的歸納和演繹方式,改而採用自我保護之類的抽象、虛構方法。個體企圖透過自我保護傾向擺脫自卑感,將自己提升到自尊的完整高度。生活問題的解答,也就是如何過日子的方式,跟我想要終結人生的不確定性及知覺和感受的混就,並採取必要步驟克服困難的企圖是不謀而合的。即便是反思、觀察、思考和預先構思、敬重仰慕、記憶、注意力、判斷和評價,都是因著自我保護傾向而產生的。
- 將提升自尊做為主導性虛構,許多觀點都包含在尼采所謂「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和「表象意志」(will to seem)之中。追求權力的虛構終極目標在此處發展出極大影響力,並將所有心理力量牽引至這個方向。虛構的終極目標原本就源於自我保護傾向,會為了保護的目的安排好各種心理準備。
- 畫地自限的人往往忘記,在他為人類福祉做好自我準備時,他的自我自然會獲得更好的保障,而且他在這方面會有無限大的發揮空間。如果人唯一的流望是為自己排除困難,就會繼續退步。保持勇氣的唯一前提是擁有努力的目標,並看重目標達成、不在意進程中的障礙,而其中關鍵就在於人的興趣和注意力所對準的方向。如果他追求的是自身以外的目標,他就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自然而然進行自我訓練和裝備,在他眼中,任何困難不過是通往成功道路上有待攻占的灘頭堡。相對而言,如果他把注意力重心放在自身的缺點上,或只為擺脫缺點而用力對付這些缺點,就無法獲得實質進步。
- 難道人就不該優先學習保障自身利益或鍛鍊品格嗎?這個觀點本身不正確,所以提出的問題也不成立。如果一個人認定人生的意義是樂在付出,且所有的熱忱也都指向這個目標,那麼他勢必會讓自己到達最佳狀態,並著手自我裝備、為解決生活三大問題 (亦即面對他人、職業、愛情三方面的行為舉止) 而培養能力。如果我們所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夥伴過著更舒適和豐富的生活,就會為此盡力、成為最好的自己。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的人格養成可以完全脫離現實而沒有付出的目標,就只會讓自己成為霸道而令人討厭的人。
- 精神官能症特質的人格追求個人優越,並在追求的同時期待所生活的團體對他有所付出;相對地,正常人追求的完美境界卻是造福大眾。
- 只要是人,就會有不如人的感覺。暴露在成年人的環境中,很難不讓孩童自認渺小、脆弱,也很難不自評為力不能力、位罟劣勢。而這就是動力的原點。
- 力求完美的過程中,人們面對完美目標內心總是焦慮和躁動難安的。唯有在這個奮力向上的過程中到達某個令自己感到滿意的階段,才會擁有安適感、價值感和幸福感,而就在下一刻,他的目標又拉著他繼續往前。生活難題、危險、急難、失望、擔憂、失落以及各種社會壓力,都可視為自卑感理論的一部分,多半以一般人可辨識出來的緒和心理狀態呈現,例如 : 焦慮、悲傷、絕望、羞愧、害羞、尷尬和厭惡。
- 自卑感本身並非異常,而是促使人類一切進步的源頭。
- 在天生器官缺陷或是環境不利的孩童經驗裡,他們的身體、肉體上的疼痛和軟弱都是一種負責。他們會比一般孩童產生更多的自卑感,也會更加努力補償這些缺乏、更奮力達成心目中所預定的優越目標。他們感覺身邊處處是敵人,活得戰戰兢兢。他們抗爭、猶豫不決、裹足不前、逃避,將大部分精神都放在自己身上而比較不顧他人,因此自私、不體諒人,也缺乏社會情懷、勇氣和自信;因為他們對於失敗的恐懼大過成功的渴望。
- 被溺愛的孩子身上也可見這種強烈的自卑感。他們總是以一種共生、寄生的方式跟媽媽黏在一起,他們的優越目標就是永遠保有這種關係。任何改變都能使他驚惶。被嫌棄的孩子也呈現相同特徵。他們的優越目標是去壓制他人。
- 變成罪犯、問題兒童、精神官能症患者以及出現自殺行為者,就是這種孩子。他們缺乏社會情懷,因此也缺乏勇氣和自信。治療師需要擔負起母親的雙重功能
  - 與孩子建立關係,並且讓他有機會體驗到信任別人的經驗
  - 增加和擴展社會情懷,並因此增強獨立性和勇氣
- 力有未逮的感覺是一種正向的痛苦,最起碼在任務尚未完成、需求未得緩解或壓力未得釋放之前,這種感覺都還會持續。透過不快樂和不滿足所感受到的自卑與落差,和無力勝任、軟弱、微小、不安全,都成為追求目標的最佳基礎。
- 自卑感是人類恆存的心理狀態,會持續激勵人們獲取更多安全保障。伴隨追求安全而來的快樂和不快樂,只不過是追尋路程中所獲得的鼓勵和報償而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筆記 心理學 阿德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