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諦 (兩種真理)
  . 世俗諦 (相對的或世間的真理)
  . 勝義諦 (絕對的真理)
. 終有一天將能體會苦、樂「不二」的真相。
. 我們所有的概念與想法都必須訴諸實際的經驗,因為言語和觀念唯有在付諸實踐時才有用處。當我們停止討論,開始在生活中證悟佛法時,最後我們終將體會自己的生活即是道,便不再僅僅依賴修行的外在形式,我們的行動變成「非行動」 (non-action),修行成為「非修行」 (non-practice),我們已跨越了界線,修行不會再退轉,我們無需超越娑婆世界以到達所謂「涅槃」的清淨無垢之地。
  . 當觀音菩薩說「無苦」時,他的意思是苦完全由「非苦」所構成。
  . 以相互依存的觀點,我們永遠都能調和勝義與世俗二諦;當我們觀察、理解並體會相互依存的本質,我們就看見佛陀。
. 每日持誦「五念」
  . 我有衰老的本質,無法逃避衰老
  . 我有生病的本質,無法逃避生病
  . 我有死亡的本質,無法逃避死亡
  . 一切為我所鍾愛的人與事都有變化的本質
  . 我的行為 (業) 是我真正擁有的,我無法逃避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業果)
. 若要讓它自在、快樂,我們必須協助它去除自我、個人、眾生與壽命的概念。
  . 我們可藉由高低、美醜、生滅等外相來辨識一道波浪,然而在水的世界中,卻無任何相。
  . 當波浪觸及自己真正的水的本質時,所有的情結都會消失,而它也將超越生死。
. 當事事順遂時,我們會變得傲慢,同時害怕跌倒或變得卑微或能力不足,但這些想法都是相對的,當它們停止時,成就感與滿足感將油然而生。
  . 解脫,就是從有相世界走到真實本質世界的能力。
. 深入透視世俗諦,則可洞悉勝義諦,這兩種真理相容含容,無論世俗諦或勝義諦,都有其價值。
  . 當我們坐在北半球時,我們自以為知道哪個方向在上、哪個方向在下,但坐在澳洲的人可不會同意我們的觀點。上、下是相對的,在什麼之上?在什麼之下?上下、老幼等都不是絕對的。
. 生死是否是苦,這取決於我們的洞見,有了洞見,就能眼見這一切而報以微笑,不再如以往般受到同樣的影響。

去除我、人、眾生、壽命的概念
. 深入地觀察「我」,就會發現構成「我」的不外乎「非我」的成分,構成人類的不外乎非人類的成分,因此為了要保護人類,就得保護非人類的要素。
. 我們的內在具足無生無死的世界,但我們從未觸及,因為我們只憑著自己的概念而活。修行就是為了去除這些概念,並碰觸究竟的向度。

超越概念,體會真實的存在
. <<華嚴經>> :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玫瑰非瑰,是否真玫瑰。」若想碰觸真正的玫瑰,我們就得揚棄自己對玫瑰的概念。
  . 我們對事物的概念,讓自己不能真正地觸及事物,因此若想碰觸真正的玫瑰,我們就必須摧毀自己的概念。
  . 你對自己也有個概念,但你曾接觸過真實的自己嗎?

三法印
. 無常 : 從時間的觀點
  . 我們看見任何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其他一切事物的存在。我們會明瞭,其他一切事物構成了這一事物存在的因緣。
  . 讓人受苦的不是無常,而是我們對並非恆常的事物,卻想要它們能恆常不變的渴望。
  . 「有」、「無」都不過是觀念罷了,我們從未失去或得到什麼。
. 無我 : 從空間的觀點
  . 事物無法在相續的兩個剎那中維持不變,因此無任何事物可稱為恆常不變的我「我」。當你進到這個房間前,你的身心狀態就與進入房間後不同了。
  . 沒有任何事物具有獨立的存在或自我,任何事物都必須與其他一切相互依存。
  . 無我不是教條也非哲理,它是一種洞見,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生活,減輕苦惱以及更能享受生命。
  . 當觀世音菩薩宣說眼、耳、鼻、舌、身、意皆空時,他的意思是說這六根無法獨立存在,都必須與其他一切相互依存。
  . 無我意味著你是由除了你之外的因素所構成的。
. 涅槃
  . 無常、無我屬於現象界,猶如一陣陣波浪,而涅槃則是一切存在的基礎,猶如水。
  . 涅槃是一切概念的止息。「生」是一種概念,「滅」也是一種概念;「存在」是一種概念,「不存在」也是一種概念。
  . 「無生亦無滅,非有亦非無」
  . 涅槃意味著寂滅,尤其是概念的寂滅,包括生與死、存在與不存在、來與去、我與人、一與異等概念。
  . 以「八不中道」破除概念
    . 生、滅 (死) 、常、斷 (分解消失) 、來、去、一、異,破除對此八種概念之執著的修行就稱為「八不中道」 (中道的八種否定)。
  . 涅槃不是要去未來尋求的某種事物,作為三法印之一的它,出現在佛陀的每一項教法中,這些教法揭露蠟燭、桌子或花朵具有涅槃的本質,也具有無常、無我的本質。
  . 涅槃代表的是撫平、止息或熄滅苦火。根據捏槃的教理,我們與理想中的自己本無不同,無需再做任何追求,只要回歸自我,觸及自己的真實本性即可。

三解脫門
. 空、無相、無願,當我們進入空、無相、無願三門時,即安住於三昧 (定) 中,也解脫了恐懼、迷惑、悲傷等束縛。
. 空性不代表「無」或「不存在」,而是表示相依緣起、無常及無我。
  . 真正的空性稱為「妙有」,因為它超越了存在與不存在。
. 「相」是方便我們使用的工具,卻不是勝義諦,且有可能會誤導我們。
  . <<金剛經>>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當我們超越諸相,就進入無有恐懼及無責難的世界中。
. 無願 : 無法可修、無法可證、無需計畫,也無待辦事項。
  . 生命原本就是珍貴的,讓你快樂幸福的要素當下就已具足,無需追求、奮鬥、搜尋或掙扎。
  .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奮鬥與競爭是正常具必要的,而無法相信這看似無目標的純粹步行,其實就已足夠。
  . 在無願三昧中,我們看見自己一無所缺,已達到自己希冀的境界,於是能就此停止奮鬥掙扎、平靜、安詳地活在當下,單純地看見陽光透窗而入或聽聞雨聲,無需追求任何一物,而能享受每一刻。
  . 最重要的修行是「無願」,不汲汲、不執取任何事物。
  . 「要讓自己快樂,我正在等待什麼?我為什麼不現在就快樂起來呢?」
    . 製造暴力的人何其多,而懂得如何正念呼吸與創造快樂的人卻很少。
  . 只要我們能在當下快樂,就能幫助自己所愛的人與整個社會。「無願」就是停下腳步,並體會早已在身邊的快樂。

佛的三身
. 法身 -- 覺悟與快樂的源頭
  . 學習如何藉由安住於正念及平靜,來體會自己的法身,觸及法身即是觸及佛陀。
. 報身 -- 法樂身或受用身
  . 報身是修行的果。
  . 每當我們在和諧、安詳的情況下接觸美麗的事物時,就觸及報身佛,這稱為「自受用」 (自己得享喜樂) ;當我們覺得幸福、安詳,這份感受會向四面八方擴散,使別人也能享受同樣的安全,這稱為「他受用」 (他人享受我們的喜樂之身) 。
. 應身 -- 佛陀在歷史中的化身,法身的具體呈現

三寶
. 三寶院非一種概念,而是我們的生命。
. 皈依佛,我們自己就是佛。
. 佛陀 : 「皈你自己,而非其他任何事物;你的內在就是佛、法、僧。切勿追尋遙不可及的事物,一切都在你自心中,要作自己的島嶼。」
. 「佛」就是我們的正念,「法」就是我們有意識地呼吸,「僧」就是我們和諧運作的五蘊。
. 真正的佛法卻要透過生活與修行來展現。

四無量心 : 慈、悲、喜、捨
. 四無量心是真愛的四種層面 
. 修習「慈」能帶給人喜悅與安樂
  . 修習深入地觀察與傾聽,如此我們就會知道,行為止應如何取捨,他人才會快樂。
  . 缺乏智慧,你的慈愛就不是真愛。你必須深入觀察,以明白及了解你所愛的人有何需要、期望或痛苦。
  . 「愛」是個很美麗的字眼,我們必須回復它的根本意義。
. 修習「悲」能減輕及轉化苦
  . 倘若我們心中有慈悲,每個心念、每句話、每個行動都能創造奇蹟。
. 修習「喜」能讓彼此喜悅
  . 「現法樂住」意指「快樂地安住於當下」,我們不衝向未來,因為知道在當下一切都已具足。
  . 「喜」更深層的定義是滿懷平靜、滿足的喜悅。
. 修習「捨」能平等地愛人
  . 「捨」,意即平等心、不執著、不分別、冷靜或放下。
  . 若你的愛帶有執著、分別、偏見或依附,那就不是真愛。
  . 沒有捨,你的愛就可能帶有獨占欲。
    . 夏日微風可以極為清爽宜人,但若我們企圖把它裝進罐頭裡,讓它完全屬於自己,這陣微風將會死亡。
    . 許多人的行徑正是如此,他們剝奮自己摯愛的自由,直到對方完全失去自我,這些人活著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而利用摯愛來幫助他們達到這個目的。這不是愛,是毀滅。
  . 你說你愛一個人,但若不了解他的願望、需求、難處,他就被囚禁在一個名為「愛」的監獄裡。真正的愛讓你保有自由,也讓你的摯愛擁有自由;這就是「捨」。

五蘊
1. 色 : 我們的身體,包括眼、耳、鼻、舌、身 + 神經系統
  . 學習將自己的身體視為一條河流,而體內每個細胞都是一滴水,在每一個剎那中,都有細胞誕生與死亡;生與死相輔相成。
  . 要看清身體是組合物,缺乏任何可稱為「我」的實體。
2. 受 : 感受
  . 禪修就是要覺知每個感受,辨識出它,對它微笑,深入地觀察,然後全心地擁抱它。
  . 若能提供自己更健康的食,就可轉化感受及情緒。我們的感受是組合物,並非恆常不變,也不具實體;我們學習不去認同感受,不將它視為「我」,不在它之中尋求皈依,也不因它而死。
3. 想 : 感知
  . 當我們在「想」(感知) 時,經常會扭曲感知的對象,而造成許多苦受。
  . 我們的「想」經常是錯誤的,因而使自己常常受苦。深入地觀察「想」的本質,不對任何事過於自信,這非常有幫助。
  . 「我確定嗎?」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
  . 我們的「想」受到內心現有的許多苦惱所制約,例如無明、貪愛、仇恨、瞋怒、嫉妒、恐懼、習氣等
  . 一切苦都由錯誤的「想」而生,而禪修的結果 -- 智慧,能消融錯誤的「想」,讓我們獲得自在。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4. 行 : 任何由其化要素構成的事物都是一種「行」(心所)
  . 一切心所皆無常,具不具實體。
5. 識 : 藏識,存在的基礎,一切心所的基礎
  . 喜悅、安詳、智慧、慈悲、失念、嫉妒、恐懼、絕望...
. 困於二元對立觀念的凡夫,以為五蘊是苦因,其實受苦的根源,是在於不了解五蘊無常、無我、緣起等本質。
  . 我們受苦的根源並非五蘊,而是自己的執取。

五力 (五根)
. 只要記得如何為心中的天堂種子澆水,就能再度創造真正的快樂。
1. 信
2. 精進
3. 念
4. 定
5. 慧
. 「佛陀」 (Buddha) 這個名號源於動詞詞根budh,意即覺醒、了解、深入明瞭當下發生的事。
. 別在自身之外尋求快樂,別以為自己沒有快樂,快樂就在你的內心。
. 快樂的能力非常珍貴,面臨困境時依然能感到快樂的人,有為自己和別人帶來光明與喜悅的能力,親近這樣的人,我們也會感到快樂。
. 培養喜悅,修習慈愛。
  . 若缺乏正念,我們如何能看見美麗的稻田?如何能感受到可愛的雨滴呢?
. 享受安坐於當下就稱為「只管打坐」或「非行動」。
. 於一切處皆能平靜的能力,就是一種正面的種子,但想逃離的動力卻不是。

六波羅蜜
. 「波羅蜜」 (paramita) 英譯為perfection或perfect realization;漢譯為「度」,意指「到彼岸」,彼岸即安詳、無畏、解脫之岸。
  . 我們回歸自我,修習正念地呼吸,正念地觀察自己的痛苦、憤怒與沮喪,並報以微笑。
. 修習六波羅蜜 :
  1. 布施波羅蜜 - 布施、供養、慷慨大方。
    . 給予即獲得
    . 若愛一個人,就要為對方而真實地存在
    . 布施我們的安定
    . 布施我們的解脫自在 - 解脫貪愛、瞋怒、嫉妒、絕望、恐懼與錯誤
    . 布施我們的清新朝氣
      . 「吸氣時,我將自己視為一朵鮮花;呼氣時,我感到清新有朝氣。」
    . 布施「安詳」
      . 「吸氣時,我奴自己視為一池靜水;呼氣時,我如實映照萬物。」
    . 布施「空間」
    . 佛曰 : 「當你對某人生氣時,就修習布施波羅蜜,送對方一份禮物。」
      . 有人讓你受苦時,那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深受痛苦,且苦不堪言,此時他們所傳達的訊息是需要幫助,而非懲罰。
    . 布施「智慧」
      . 全神貫注於某個對象,深入地觀察,那麼你將會具備洞見與智慧。
  2. 戒波羅蜜 - 戒律或正念學處
    . 正念五學處
      a. 保護眾生
      b. 避免人類剝削生物或自然
      c. 保護孩童與成人不受性侵害
      d. 修習深入傾聽與愛語
      e. 正念地飲食與消費
  3. 忍辱波羅蜜 - 包容力,即能接受、忍耐及轉化一切敵人或愛你的人加諸於你身上的痛苦
    . 忍辱 - 是接受、擁抱與轉化的能力
    . 壓抑自己的痛苦並非佛法所謂的忍辱或包容,我們必須接受、擁抱痛苦,並轉化它。
    . 報復是一種有害的食
    . 若你誕生在美國紐澤西或加州岸的某個家庭,若你閱讀的報章、雜誌跟那些美國士兵一樣,你也會相信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共產黨,也會對著一個和尚的頭吐痰。」
    . 若你滋長自己的仇恨與瞋怒,就是在焚毀自己,而理解是脫困的唯一的出路。
  4. 精進波羅蜜 - 勤奮、熱力、堅忍不拔
    . 避免澆灌負面種子
    . 請辨識出你愛之人內心的正面種子,並澆灌這些種子,那麼對方就會變得更加快樂。
    . 盡可能地觸動自己藏識中的正面種子
    . 善種一現行時,就讓它盡可能地持續下去
image
  5. 禪定波羅蜜 - 禪定
    . 停止追逐快樂
    . 止、觀
  6. 般若波羅蜜 - 智慧、洞見、理解
    . 完全不受任何知識、概念、看法、見解的束縛

七覺支
1. 念 - 回到當下
2. 擇法 - 深入實相
3. 精進 - 培養生命的活力
4. 輕安 - 練習放下
5. 喜 - 接觸令人振奮的事物
6. 定 - 置心一處不動搖
7. 捨 - 平等地關愛每一個人
  . 聽到惡語,練習捨心
  . 別生起惱怒、苦悶或沮喪
  . 獲得讚美時別得意洋洋,任何稱讚都是對眾生,而無我

緣起支
. 因與果相互依存
. 一切佛法皆以緣起為基礎,任何教法若不符合緣起,就不是佛陀的教法。
. 一切皆是因,亦是果
. 若沒有無明,我們不會執著事物,也不會執取我們執著的對象,正在眼前的苦也不會存在。
. 真正的正見超越有無、生死、常斷、來去等等。
. 將萬物視為各自獨立的實體,只會加深我們的無明,因此,不僅諸行以無明為緣而生起,無明也以諸行為緣而生起。
  . 沒有獨立於心識之外的世界,也沒有獨立於世界之外的心識。
. 有感受是正常的,其實種種感受都讓菩薩安住於快樂中,那不是容易變為痛苦、焦慮的快樂,而是能具有滋養作用的快樂。

image

接觸心中的佛陀
. 修行是去理解別人,並付出愛
. 佛曰 : 「當智者受苦時會自問 : 『我該怎麼做,才能解脫此苦?誰能幫助我?到目前為止我做了什麼,好讓自己解脫此苦?』然而,愚人受苦時會自問 : 『是誰傷害了我?我要如何昭告世界我是受害者?我要如何懲罰讓我受苦的人?」
. 修行之初,我們隨身帶著自己的苦與習氣,那不只是此生二、三十年來的習氣,而是所有祖先傳下來的習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