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有機會向老師請教佛法時,要提出足以轉變自己生命的問題。
正見
. 正見是堅信人能轉化自身之苦,相信我們具有能轉化自身之苦的堅定信念與信心。
. 深刻了解苦、集、滅、道。
. 修習正念有助於我們辨識內在藏識中所有的種子,並澆灌其中最善的種子。
. 佛性的種子 (覺醒與如實知事物的能力),也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在。
. 「想」通常都有「相」,且在許多情況下,這些相都是虛幻不實的。佛陀勸我們別受自己的「想」所愚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我們大部分的「想」都是錯誤的,而我們所受的苦多半來自於此。
. 我們必須一再地問自己 : 「我確定嗎?」
. 我們的「想」帶著一切主觀性的錯誤,然後根據它而對所感知的對象加以讚賞、責備、譴責或抱怨。然而,我們的「想」,是由貪、瞋、痴、邪見與偏見等煩惱所構成,而「想」也決定了我們是快樂或痛苦。
. 我們對快樂有特定的看法,相信唯有某些情況才能使自己快樂,但往往就是這種對快樂的看法讓我們無法快樂。
. 道的體證不是「想」,也不是「非想」,而是清晰的洞察,如實地照見事物。
. 正見是不可描述的,我們只能指出正確的方向,它甚至無法由老師來傳授。
. 你對實相的概念或「想」並不等同於實相本身,當你陷於自己的「想」與概念時,就失去了實相。
. 修行,就是超越概念,以達到事物的本性。
. 只要有概念,就無實相、真理。「無念」意指無錯誤之念。
. 正見和邪見 (錯誤的見解) 之分是相對性的說法,如果更深入觀察,我們就會明瞭「一切見解都是邪見」。
. 未曾有一種見解就是真理本身,任何見解都基於某個立足點,因此見解才會被稱為「觀點」。若走到另外一點,我們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具了解自己先前的觀點並非完全正確。
. 揚棄一切見解,即是正見。
. 八聖道的八種修行彼此相輔相成。
正思惟
. 思惟往往會導致行動,因此我們需要正思惟引導我們走上正業之道。
. 「我思,故我不在。」身、心只要一分離,我們就會迷失,就無法真正說自己存在於當下。
. 我們的思想多半是不必要的,那些思緒是受限的,本身並未蘊含多少智慧。
. 思惟具有兩部分 -- 「尋」(最初的念頭) 與「伺」 (持續發展的念頭) 。
. 與正思惟相關的四個練習 :
1. 「你確定嗎?」
2. 「我正在做什麼?」
3. 「嗨!習氣。」
4. 菩提心
. 我們的一切言行都將能幫助別人解脫。
. 防止不善思生起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生活在善的環境中,也就是生活在一個修習正念生活的團體中。
. 「無思而思」
正念
.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 正念是一股將我們拉回到當下的力量。
. 正念能接受一切而不加以評斷或反應,它包念一切,充滿慈愛。
. 「念」,上半部是「今」,下半部是「心」。正念的第一項奇蹟就是活在當下,能深深感受到藍天、花朵和孩子的微笑。
. 正念的第二項奇蹟是讓藍天、花朵、孩子等其它的一切,也活在當下。
. 正念的第三項奇蹟是滋長你作意的對象。
. 正念的第四項奇蹟是減輕別人的苦。
. 所謂「愛」,就是以如理作意滋養對方,當你修習正念時,你就讓自己與對方同時活在當下。
. 停止、平靜、休息、療癒。(止)
. 正念的第五項奇蹟是深入觀察 (觀)
. 正念的第六項奇蹟是了解
. 了解正是愛的基礎,當你了解某個人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愛上對方
. 正念的第七項奇蹟是轉化
. 剛開始修習正念時,習氣仍會勝過正念,所以我們不期望自己能在一夜之間就戒菸功,只要在吸菸時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吸菸即可。
. 修習正念的四種對象
1. 於此身中念身
. <<念處經>>,<<入出息念經>>,<<一夜賢者經>>
. https://plumvillage.org/zh-hant/%E6%96%87%E7%AB%A0/%E5%85%A5%E5%87%BA%E6%81%AF%E5%BF%B5%E7%B6%93/
2. 於諸受中念受
3. 於心中念心
4. 於諸法中念諸法
. 每個心所都得有個對象,若你生氣,那必定是有人或事物使你生氣,它們就是你心的對象;當你回想起某人或某事時,那也是心的對象。
. 每個「想」都是一種相,即心中的一個意象。
. 五種禪修可幫助我們平靜內心 : 數息、緣起觀、不淨觀、慈悲觀、界差別觀
. 我們所有的焦慮與困境都來自無能力看見事物的真正面目或真相,那表示我們雖能看見事物的表象,卻無法辨識其無常與相互依存的本質。
. 捨離讓我們自在,而自在是快樂唯一的條件。若我們心中還有恐懼、焦慮或財物等任何執著,我們就無法自在。
. 我們的世界充滿仇恨、暴力,那是因為我們未花時間增長早已存在心中的愛與慈悲。
. 在坐禪時,要專注於某些對象相互依賴的本質。
. 佛即是整天保持正念的人
. 修習正念時,我們與生命相接觸,因而能付出愛與慈悲,減輕苦難,帶來喜悅與幸福。
. 別迷失在過去與未來,別陷入自己的瞋怒、憂慮或恐懼中,回到當下,深入體會生命,這就是正念。
. 手代表行動,眼睛則代表洞見與智慧。缺乏智慧,我們的行動可能會使人受苦。或許我們的動機是想讓人快樂,但若少了智慧,我們做得愈多,製造的麻煩可能就會愈多。
正語
. 我覺知到,由於未正念地言談以及缺乏傾聽的能力所造成的痛苦,因此為了給人帶來喜悅與快樂,並減輕別人所受的苦,我會致力於培養愛語與深入傾聽的能力。我知道言詞可能帶來快樂或痛苦,因此我決心說話誠實,說能激發自信、喜悅與希望的話。我不傳布自己不確定的消息,也不批評或譴責不確定的事。我會克制自己,絕不挑撥離間或搬弄是非,以免家庭失和或團體分九。我決心竭盡全力化解所有大大小小的衝突對立。
. 正語的傳統解釋 :
1. 不妄語
2. 不兩舌
3. 不惡口 - 不咆哮、不誹謗、不詛咒,不說造成痛苦或仇恨的話。
4. 不綺語
. 深入傾聽是正語的根基,倘若我們不能以正念傾聽,就無法修習正語,不論說什麼都不會是正念分明的,因為我們說的只是自己的想法,而非針對對方的回應。
. 好的心理治療師總是不停練習深入、慈悲地傾聽,我們也要學習這麼做。
. 深入傾聽會讓說話者和傾聽者雙方都得到滋養。
. 若你真的愛某個人,就訓練自己成為一個善於傾聽的人
. 運用愛語也是必要的,我們已喪失平靜敘述的能力,動不動就會發怒,每次一開口就是尖酸刻薄的話。
. 「觀音」代表的是能傾聽且了解世間音聲 (即眾生在苦中哀嚎) 的人。
. 不評斷、不批評、不譴責,也不作價值判斷,只是單純地為了幫助你減輕痛苦。
. 你有權對另一個人坦白心中所想的一切,條件是只能用愛語,如果你無法平靜地開口,就不要當天說,而是先說 : 「抱歉!親愛的,我明天或後天再告訴你吧,因為我今天狀態不太好,我怕會出口傷人。所以,請讓我改天再跟你談這件事。」
. 對方受苦是事實,光是這一點就值得你對他慈悲了;當你開始了解對方的苦,心中自然生起慈悲,所用的語言也會具有療傷止痛的效力。
. 慈悲,是能幫助我們與別人連結的唯一力量,無慈悲心的人永遠都不可能快樂。
. 我們無權只發抒自己的痛苦 -- 若那會為別人帶來痛苦的話。
. 修習靜默,到處有奇蹟。
. 要修習正念地說話,有時需要修習靜默,然後才能深入觀察,看清自己的見解,看清什麼樣的心結造成我們的思惟。靜默,是一段讓人深入觀察的時刻,有時靜默即是實相。
. 言語和思想可能殺生,我們不能以思惟或言語支持殺生的行動。為了實踐社會正義和非剝削的理想,我們必須使用正語。
正業
. 「正業」意指身體的正確行動,這種修行是體會愛及防止傷害,也就是修習對我們自己及別人的非暴力。
. 正業是尊重生命,停止殺害
. 因清楚覺知毀滅生命所造成的痛苦,所以我誓願培養慈悲心,並學習各種方法來保護人、動物、植物與礦物的生命。我決心不殺生、不教別人殺生,也不支持在世界上或我自己思想和生活方式中的任何殺生行為。
. 我們自以為沒殺生,其實未必如此。
. 正業是促進社會公義
. 「布施」 : 因清楚覺知剝削、社會不公、偷竊、壓迫等所造成的痛苦,所以我誓願培養慈心,並學習各種方法,為人、動物、植物與礦物的福祉而努力。我會將自己的時間、精力與物資跟真正需要的人分享,藉此修習布施。我決心不偷盜,也不將任何屬於別人之物據為己有。我會尊重別人的財產,但也會阻止人們利用人類或地球其他生物的痛苦以獲取利益的行為。
. 要學習如何簡單度日,才不會過分取用物資。
. 正業是「性行為的責任」 :
. 因清楚覺知不正當性行為所造成的痛苦,我誓願培養責任感,並學習各種方法,保護個人、夫婦、家庭與社會的安全與完整。我決心不涉入沒有愛和長期承諾的性關係。為了維護我自己和別人的幸福,我決心尊重自己的承諾和別人的承諾。我會盡一切努力保護孩童不受性侵害,防止夫婦、家庭因不正當的性行為而破裂。
. 寂寞不可能只靠兩個肉體在一起而有所減輕,除非同時還有良好的溝通、智慧與慈悲。
. 正業是正念地飲食和消費
. 因清楚覺知未正念地消費所造成的苦,我誓願修習正念地飲食與消費,藉此為自己、家人與社會培養健康的身心。我只攝取能保護自己身心,以及讓家庭、社會的集合體與意識獲得平靜、安樂及喜悅之物,其他我一概不予攝取。我決心不飲酒,不服用其他任何迷亂神志之物,也不攝取含有毒素的食物或事物,例如某些電視節目、雜誌、書籍、影片和談話,我很清楚以這些毒素來殘害身心,就是背叛自己的祖先、父母、社會與未來的子孫。我會為自己與社會採用適當的飲食,藉此努力轉化自己內在與社會中的暴力、恐懼、憤怒、迷惑,我知道飲食適當對自我與社會的轉化都極為重要。
正精進
. 倘若我們汲汲於財物、性或食物,那是邪精進 (錯誤的精進) ;若整天不停地為名利奮鬥,或努力逃離自身的苦,也是錯誤的精進。禪修也是如此,表面看來我們似乎精進於修行,但若這種修行讓人更加遠離現實或所愛的人,那就是邪精進。如果我們因為坐禪或行禪方式不當,而讓自己的身心受苦,此時的精進就不會是正精進。
. 修習四正勤,斷惡修善 :
1. 防止藏識中潛藏的不善種子生起
2. 讓已生起的不善種子重回藏識
3. 設法灌渴藏識中潛藏的善種
4. 助長已生起的善種,好讓它們停留在意識層。
. 快樂、慈愛、忠誠與和諧的種子需要每天澆水,倘若我們澆灌這些善種,就會感到快樂。
. 「修道,保持身體健康,心懷喜悅,別過分勉強自己。」
. 正精進位於中道上,是介於苦行和縱情欲樂兩個極端之間。
. 正精進並不代表我們需要強迫自己,若有喜悅、輕安和興趣,我們自然會努力精進。
. 轉化苦為慈悲,即正精進
. 苦能驅策我們去修行,當我們處於焦慮或悲傷中,明白這些修行能紓解苦時,我們就會想要繼續修行。
. 當我們擁抱自身的苦時,便可看見苦的根源,以及了知因為有滅苦之道才有可能滅苦,而這一切的核心就是我們的苦。
. 修習正念的生活應該是愉快而喜悅的。儅若你每個呼吸都感到喜悅、平靜,那就是正精進。
正定
. 修習正定便是培養專一的心。
. 定有兩種 :
1. 歷境隨緣修定
. 無論出現什,我們一律歡迎,不考慮也不渴求其他任何事物,只是以全部的生命安住於當下
2. 繫心一境修定
. 我們選擇某個對象並持守不放
. 禪修是為了讓自己深刻地活在當下
. 「一旦我們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就讓自己置身於苦之中。」
. 無常觀、無我觀與幼槃觀就夠讓我們修習一輩子。
. 深入地觀察自己的動機: 你想飛越半個地球到印度去,是否是為了日後好炫耀自己曾見佛陀一面?很多人想做的不過是如此而已,他們到達聖地,卻無法活在當下,在那裡參觀片刻後,就急忙趕往下一個地點。他們以拍照證明自己曾到此一遊,然後便急著返家,把照片拿給朋友看。
. 「在場」只是一種概念,而你看見的佛陀也不過是表象,即使用非常昂貴的相機也無法拍攝真正的佛陀。
. 當你接觸到究竟向度時,你就是與佛同行。
正命
. 符合慈悲的謀生之道
. 必須找出一種不違背自己愛與慈悲理想的謀生方式,我們的謀生之道可能是最深層自我的表達,也可能是造成自己跟別人痛苦的根源。
. 正命,不僅僅是賺取薪資的方式而已。我們無法成功地完全擁有正命,卻可以下決心朝慈悲與減輕苦的方向前進,也可下決心幫助創造出一個正命多於邪命的社會。
. 若你的工作能幫助你實現慈悲的理想,要感恩;同時,請努力正念地簡單、明智的生活。
- Jan 29 Sun 2023 21:00
[佛陀之心] 一行禪師 - Chap 2: 八聖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