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自己?
- 什麼是「放棄自己」呢?顯然我們在男女關係中,不能一直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也不能凡事為所欲為。當一個人 (通常是做妻子的人) 做了太多的讓步,又對自己的決定與作主選擇的能力,懵懵懂懂時,就會產生問題。
- 放棄自己,就是有太多的自我 (包括思想、慾望、信仰與野心) 在男女關係的壓力下,變得可以割捨。
- 老是犧牲的那一位,積壓在心裡隱忍不發的怨氣就越多,對沮喪會特別敏感,也會產生其他的情緒問題。
- 男女結合共同生活時,雙方的獨立性與情感的成熟度,並無軒屋;而是像翹翹板,由於一方揮太少了才讓另一方發揮太多。
- 先生越是不去把自己的弱點、難處以及傷害說出來,妻子越是言過其實地發揮情緒。妻子越是不展現自己的能力,先生就越自我膨脹。
- 重要的是,文化規定女人得在翹翹板的關係中居下風。雖有女性反抗這規定,甚至想扭轉情勢,不過事實上這規定卻構成了女性特質與男性優越感的基礎。
- 女性必須掩藏自己的力量,保障男性,這樣男性才不會因女性的力量,感覺居弱勢。我們學會示弱來幫助男人堅強,放棄自己的實力,讓男人更有力。
- 澄清自己最重視的事情,為自己的利益採取行動,就可以跨出一大步,脫離放棄自己的處境。
- 許多做無益爭吵的人,和那些一點都不去吵的人一樣,不自知地相信如果我們態度清楚強硬的話,就會惹火其他的人。
- 只是把自己想做的事說出來 : 「對或不對,好或不好,我得替自己做決定。」
- 當有一個人採取行動重新平衡這個翹翹板時,另一方一定會採取反對行動。
- 許多人做依照對方意願行動的選擇時,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我們避免產生新想法與思考方式,才不會在重要的人際關係中發生公開衝突及歧見;我們不讓自己看穿身受其苦的不公平安排;我們可能也會放棄嘗試新奇事物的機會,但是我們可能不明白為了讓一切平安無事所做的犧牲有多大。
- 一個女人就把她的另一半對她的期望與選擇當做自己的期望與選擇,以此避開了衝突。她放棄了了解自己的權力,努力迎合他的要求與期待。她默許整個放棄自我的過程繼續下去,好讓自己與先生安然相處。如果她發生心理或生理的問題,為了保護另一個人或維持兩人平靜的關係,她不會把不能發揮自我與自我犧牲兩者聯想在一起。
- 「這不值得去吵」是讓我們不去面對改變自己行為的一句老話。
- 建立長期的婚姻關係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因為這需要維持個人(我)與群體(我們)間平衡的能力。一方面,我們希望成為獨立、分離的個體 - 本來每個人就應是獨立自主的;而另一方面,我們又想和另外一個人建立關係、產生親密感,也想能對家庭或團體產生歸屬感。
- 如果我們的的關係中「我們」的成分不夠,結果可能造成情感的離異。
- 如果婚姻關係中「我」的成分不夠,我們就會犧牲明顯、獨立的自我認同,失去對自己生活的責任感與控制力。
- 如果我們長期以來對某個男女關係感到憤怒或痛苦,這可能就是一個要我們澄清加強「自我」的訊號。我們得著手找出自己想法、感情與需求的脈絡,找出自己在生活中應做的改變,以此來重新反省自己。
- 為什麼我們最後總是一直在爭吵、一直在抱怨,而不能說出自己的問題與選擇,以及表明自己的立場呢?
- 不,女人不會因處於被犧牲、被貶抑的地位,而心裡暗暗地湧起一股被虐待的快感。相反地,在婚姻翹翹板上居劣勢的女人所累積的憤怒,和她的屈服以及犧牲成正比。
- 這個困境使我們不自覺地相信,唯有繼續擺低姿態,我們最重要的關係才能維持下去。
- 當家中有一分子強調一個較獨立的自我時,所有的家庭都會強烈反對 :
1. 用無數理由說明「妳/你是錯的」
2. 「變回老樣子,我們會重新接受妳/你」
3. 「如果妳/你不變回來,就會有這些後果」
- 一些常見的反制行動有哪些?我們可能被指責為冷漠、不忠、自私或不顧別人。有人可能以言語或無言的舉動,威脅退出或中止彼此的關係。
- 反制行動發生在個體分隔與改變的焦慮太高時,另一個人不自覺地想把彼此關係恢復到從前的平衡或均衡。目的是要使人服從、要控制人。
- 我們的職責是在面對反制行為時,能保持自己的清楚立場,而不是防止反制行為的發生,或告訴另外一個人,她/他不應如此反應。我們許多人希望做到不可能的事;我們不僅希望控制自己的決定與選擇,也希望能控制別人對自己的反應,我們不僅要改變,我們也要別人喜歡我們所做的改變。
- 我們對改變的抗拒也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把事情看得複雜點,我們過去未解決的問題一定會在現在的婚姻關係中顯現出來。(好幾代以來的問題)
- 我們大多數的人,把自己的「憤怒力量」消耗在改變另一個人。然而表示感情成熟的一項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承認萬物萬象存在的效力,了解人們的思想、感情與反應各有不同。通常我們的所作所為都在在表示「親近」等於「一致」。
- 我們很難完全學會,我們對於萬事萬物都有權擁有的想法與感情,而別人也是一樣。把自己的思想與感情表達清楚,負責作出與自己價值觀與信念一致的決定,這是我們的職責。但是要別人的思想、感情和我們一致或依照我們的期望進行,這就不是我們的職責了。
- 教訓 :
1. 「把情緒全部發洩出來」是於事無補的,因為發脾氣只會延續彼此關係中的老規則與模式,而無法對此提出質疑。
2. 唯一能改變且控制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3. 改變自己,讓人覺得如此的危險、困難,因此很輕易地會因循默然屈服或無益爭吵與責罵的老方法。
4. 放棄自我是我們憤怒問題中最嚴重的癥結。
- Apr 30 Sat 2022 00:07
[生氣的藝術 (The Dance of Anger) ] Harriet Lerner - Chap2: 舊行動、新行動與反制行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