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輸贏而已,比賽還有很多面向要學習。妳要學著用對方的立場去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
如果可以,我想要學習女性怎麼使用身體,去感受女性跟男性的不同。
這是我在觀看電影一直在想的事情,我們如果看見一個男人在學習女人的動作、神態跟表情時,通常都會是一種開玩笑的方式。當然也不需要教條式地去批評這樣的玩笑,不過看過幾部電影是談男人變性成為女人的,像是"阿莉芙"、"丹麥女孩"還有"翠絲"等,我很好奇他們是怎麼樣去揣摩女性身體的經驗,不論是演員或是本人,因為我無法想像自己的身體去做這些動作。如果男人可以去嘗試女人如何使用身體,或許就不會落入男人強壯、女人柔弱這種刻板印象裡頭。
另一點我好奇的是,為什麼是丹麥?丹麥這個國家還滿喜歡探討男性變性為女性的議題,丹麥女孩談的是夫妻間如何面對以及接受丈夫變性成為女性的課題。而在這部電影中,談的是兩個女兒如何面對父親變成女性的課題。
這其實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我在想如果我爸突然跟我說要變性,我會有什麼反應?因為社會觀感不是只有本人要承受而已,我嘗試以個體心理學的角度去思考,人不需要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也因為更需要勇氣去面對異樣的眼光,這是自由的代價。如果某本談阿德勒的書提到的,LGBT等少數族群要面對的社會壓力會更大,會比我們想像中的更為辛苦,所以我想要知道女性在社會文化上面臨的壓力,而變性人又會有更多的阻礙。
同時,更深入討論的家人中所面臨的問題,如果小孩成員有以父親為男性榜樣的,他/她該如何自處?該如何面對同儕、社會呢?我們該思考的問題不應該是,男生想當女生或是女生想當男生錯了嗎?性別沒有對錯,所以不該有錯置的說法,落入對錯之間的爭辯,那少數族群永遠都會承受莫大的壓力。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跟自己不喜歡的,而不是把自己的好惡交給別人來選擇。我們思考的問題應該要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符合別人期待?
我想到一個學長說過,為什麼男生就一定要會打籃球?或者是像哆啦A夢裡,為什麼大雄喜歡玩花繩就要被嘲笑?一個女生舉止像個男生為什麼要被投以異樣的眼光?或是不符合世俗標準下女性的身材,為什麼就要被說話?沒有人應該要為老天爺決定的樣子,自己不喜歡或是不符合某些標準而承受壓力,而遭受批判。正常與不正常都是人定義的。
話題至此,不免要談到一點父權。我盡可能地不要讓文章那麼地嚴肅,輕鬆一點。微妙的是,電影裡的男性變女性不免俗地還是會變成父權社會底下眾人所期待的那種女人,這很有趣。這種心理,我真的很想了解。為什麼呢?
學習用平等、對等的心態去面對世上所有人,用心去理解每個人生命中的困境,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因為獨特而美好,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是要變成什麼樣子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