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這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你還會有煩惱嗎?

你不用語言,你也不需要情緒,
你無須去滿足誰誰誰的期望,更沒有競爭,
這就是一個人的天地,
所以當人在身處的世界裡受到傷害時,
總是會想要一個人靜一靜,躲在沒有人接觸到的世界裡,
因為沒有人際關係,就不存在煩惱。

不過人是社會性的存在,跨出個人的世界後,
我們會學習到多一點的快樂,「對他人的關心」,
純粹地去關心別人,很非常單純的一種快樂,
會是一個人的世界無法體會的,只不過現下的世界太複雜,
所以關心無法很單純,至少要先讓自己回歸初心吧。

「屬性化」常是我們進入人際關係的障礙,
就是以自己期待去解釋對方,
比方說,"你是XXX星座的人,所以就是OOO",
處於接觸過成千上萬的人的世界裡,
人常常以主觀的強烈認定去歸納所有的關係,
把別人當成是自己認定的樣貌,
簡單講,就是命令別人長成我想像的樣子。

沒有如實地,去看待眼前的這個人,真正的樣子。

想當然爾,個人主觀的意義,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才存在溝通,語言自然就有存在的意義了。
有些人會認為心裡想什麼但不說出口,別人也應該要知道,
這是不可能的,有溝通卻沒有聆聽都不會理解你了,
更何況是沒有溝通的狀態,怎麼可能會知道呢?

不過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或多或少都誤解了溝通的意義,
光憑力氣是成不了事的,
「憤怒」,只是為了讓對方如己所願地去行動,
在大人斥責下成長的孩子,將學會蔑視言語溝通、情緒化,
以及用力氣解決問題,這很適合給有小孩的人參考一下囉。

這一類的例子非常非常地多,
我昨天才在大賣場勸阻一個五十歲的阿伯對一個七十歲的老伯咆哮,
並且作勢要打他,哈哈。
就我最近的體會,我常說的,情緒往往是工具,
是為了省略和對方溝通的時間跟力氣,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期待。

為什麼會如此呢?真相只有一個,但你一定會很吃驚,
因為我們視世界上的所有人為敵人,包括你最親密的人,
這不是憤世嫉世(最近才被人家講這個  XD),
我們在所有關係裡,都在競爭,冷靜想想你一定會發現這個事實,
為什麼面對你的伴侶、你的小孩要生氣、要難過?
支配,因為自己想要支配,認輸是一個難堪的場面,
所以使用情緒來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期待,來支配整個場面。

人是社會性的存在,嘗試著用另一個方式來處理情緒,「關心他人」,
把他人視為夥伴,不只從對方獲得,先主動付出,
阿德勒說:「人生,意謂著對全體的貢獻……,生存的意義在於貢獻,
以及對他人的關心和協助。」
但不是無條件的犧牲跟奉獻,不是為了滿足對方的期待,一直讓步和委屈。

「在給予前,自己要先擁有。」
要先懂得愛自己,才有辦法給別人愛,
貢獻不是去滿足對方在縱向關係中獲得認同、支配的慾望,
而是主動、自由地在選擇如何給予協助,
讓對方如實地面對自己人生的課題,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沒有人是世界的中心,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份子,
確實要能劃清課題的界限,釐清所謂貢獻和犧牲需要時間去學習,
但至少,我們學著不要以情緒支配別人,也不受情緒的勒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