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情緒 (連結性) 而出生的,不論是傳宗接代的制約 (制約會帶來壓力,而壓力會帶來焦慮,孩子成了撫平父母焦慮的工具)、母職(母愛?)的滿足、甚至是愛的結晶 (孩子是父母完成愛的工具,讓這對父母的愛呈現完整的狀態),於是孩子出生從一開始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之間,就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而出生的 (我一開始想到的詞是"淪為",但太激進了)。

不過,一般父母很少會意識到這一點,普遍認為都是父母在滿足孩子的需求,因為生存需求是有形的,容易被看到。但情緒需求需要高度個體化,或說自我分化的父母才會意識的到。

很少孩子的出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個體性」而出生的,很少父母會說 : 「我們想要孩子,是為了想要養一個擁有完整個體性的人而去生育。」於是,大多數的孩子打從一出生,就陷入了父母情緒需求的陷阱裡,她/他們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意識到,即便自己還在襁褓之中,就已經在為滿足父母的需求而生存。換個專業術語說,就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連結性驅力」而活。

大部分的孩子打從一出生,就是為了父母而活。於是,孩子們的心理幾乎註定感到匱乏,因為自我的需求被淹沒了,在還無法辨別世事時,孩子們早已被情緒性的需求所制約。

延伸到世俗的愛情,強烈的「連結性驅力」淹沒了「個體性驅力」,大部分的人尋找伴侶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個體性需求」,這常見於愛情劇、歌詞中,「有妳/你,我才感受到生命的完整」,「沒有妳/你,我的生命就缺少了一角」,聽起來浪漫,事實上是一種情緒勒索。沒有意識到,並且先去滿足自己對於自身完整個體的需求,永遠都覺得無法滿足。

這呼應bell hooks所說的 : "Domination has no love. There is no love without justice."。透過宰制,人是壓抑別人的個體性需求,來滿足自身的匱乏,而每個人一旦個體性需求受到侵犯,就會受到傷害,無論被侵犯的人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件事。壓抑別人的個體性需求,本身就是一件不正義的事,以愛為名的不公不義。

我目前認為,所有人都應該要完全發展滿足「個體性需求」的能力之後,才去尋求關係跟生孩子,否則在連結性的關係中,非常容易傷己傷人。不過我的想法一直在更新,為此留下日記,以供日後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