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過度並不是一種壞習慣、一種誤導的態度、一種想幫助人的過於熱心的期望,或者與長期低功能者相處而形成的行為模式;功能過度和功能不足一樣,都是一種處理焦慮 (從原來家庭的經驗中產生的,以及深植在前幾個世代中) 的模式。這種反應的運作差不多是本能地、未經意識的體認或計畫。這會使我們的關係嚴重的阻礙。
- 那些會變成功能過度的人,通常是老大或是唯一的孩子。... 如果我們的父母中有一位是在生理或感情上不負責任的,這種情況就會特別明顯。身為一個過於負責的孩子,她/他就會取而代之,而成為一個修正者、仲裁者,或類似的人。因為一個過度功能者「看來很好」,她/他們的需要和問題往往被漠視,甚至對自己也是如此,一直要到她/他們恢復了、生病了,或找到別的方法崩潰了,才被發掘出來。對於一個長期功能運作過度者,要她/他們慢下來和注意她/他們自己的需要,所費的功夫,並不亞於治療一個嚴重精神或生疾病的人。而當一個功能過度者,在過度功能的緊張下真的崩潰的話,可能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界定條件
- 功能過度 : 一個人處理焦慮和在壓力下掌握關係的特有方式。
- 特質 :
- 不只是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也知道什麼對別人最好
- 很快能介入,提出勸告、修改和協助,而且在壓力來襲時能夠承擔
- 很難置身其外,而坐視別人為了她/他們自己的問題在掙扎
- 藉由專注於別人來避免擔心自己個人的目標和問題
- 很難將自己軟弱、低功能的方式與人分享,特別是與那些相信她/他們有自己問題的人。
- 可能被視為是「總是可靠的」或「總是同在的」
反自我和假自我
為什麼改變?
- 從何處使得過度功能者得到改變的意念?
- 對長期的過度功能者,不改變的意願通常別具威力。
1. 傾向於不去看自己的問題,只是努力地對別人有所幫助,除非是自認為已盡所有可能之後,才會疏遠或隔絕。
2. 不知道如何改變過度功能的立場。可能沒有清楚的指示或標誌清楚的地圖,甚至沒有指導教練引領我們度過難關。
3. 要修正一個長期過度功能的模式,在感情上是非常痛苦的事。這可能引起強烈的沮喪感、焦慮、和弱點及需求都浮現時的憤怒,誰喜歡呢?
- 修正一個長期性的過度功能模式,可能就會開始面臨對於老舊方式中的自我所要付出的真正代價 : 那就是挫折、筋疲力盡、憤怒和枯竭。
- 往往由於不同的行為,會激起我們強烈的情緒,而使我們很不喜歡。於是便會告訴自己,我們不想改變,這不值得或者這是不可能的。
- 關於任何一種專注別的事情的好處之一,是我們不會去經歷到那種因自己的問題所帶來的完全衝擊。
新的步驟
- 停止給予任何忠告建議。學習如何不要幫忙,對於那些奮不顧身拯救在壓力中的人,或者努力解決家中任何問題的人而言,這是一種很困難的挑戰。
- 當過度功能者覺得憤怒、挫折和精疲力竭時,她/他們會做什麼?她/他們典型地改變到疏遠的反應位置,不單只是有形的疏遠,而同時也是有關事件的感情上的疏遠。
- 認清楚在某一個重要事件中我們自己的立場,往往是界定自我的關鍵所在。
- 不只是在策略上改變成「我」的語言,而是從更深處而來的。因為,我們不能確知什麼對別人是最好的、什麼是她/他們能和不能承受的,及什麼是她/他們需要去做的。當然,即使對我們自己,要知道這些都是夠困難的。
- 在了解我們的關係如何變得膠著、對於改變會如何抗拒,以及能真正容忍多少改變上,焦慮一直是個重要的觀念。焦慮把我們封鎖在兩極位置的關係中,阻礙了建設性的溝通和問題的解進,而且使得親密不可能達到。
- May 10 Tue 2022 14:01
[親密關係 - 妳可以與別人更親近 (The Dance of Intimacy) ] Harriet Lerner - Chap8: 了解過度功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