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艾莉絲.白林特 (Alice Balint), <<對母親的愛以及母愛的愛>> : 理想的母親沒有自己的利益…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毋庸置疑,孩子的利益就是母親的利益,一般認為,要衡量一個母親的好或壞,端看她是否真心覺得孩子的利益就是她的利益。
- 要描述早期的關係,不僅要描述個人在心理與生理成長,更要描述一份社會與人際關係。探討嬰兒被母親撫育的經驗,就可以看出,從這個時期開始,就已經種下了認為女人應該當母親的基本期待。

幼年期母職的影響力
- 只要母嬰關係具有持續性,嬰兒就會根據其對母親特定面向的內化再現,及其所感知的母愛照顧品質,(在情感與結構上) 定義其自我的面向。
  - 比如,嬰兒若有滿足的餵養與擁抱經驗,就會在慈母的撫照下,形成一種被愛的自我感。反之,嬰兒若是未能在母愛關係中得到滿足,或是覺得被拒絕與不被關愛,就會把自我定義為沒有人要的,沒有人愛的。
- 嬰兒以其自利的原初愛去愛並產生依戀的人是母親,第一個迫使嬰兒認知現實要求的,也是母親。嬰兒對自我和世界的立場 - 其情緒,其自我愛 (自戀) 的性質,或自我恨 (憂鬱) 的性質 - 首先都是出自此一最初的關係。
  - 在後來的生命中,個人幼年的母親的關係如影隨形,會讓她/他執著於原初親密感與一體感的議題。此心理學的層次而言,所有經歷過原初愛與原初認同的人,都有某個面向的自我想要重新創造這些經驗。
    - 麥可.白林特 : 成年人的戀愛關係也是為了想重建這種原初親密感與一體交融,因此最終目標在於「沉靜的幸福感」。此一原初傾向,是所有愛慾追求的最終目標 - 我應該永遠被愛,在每一個地方,以每一種方式,我全部的身體,我一切的存在,都應該被愛,不應該有任何的批評,我不需要付出什麼。

- 艾莉絲.白林特主張 : 
  - 「對母親的愛」的本質在於,完全不受到現實原則的左右。孩童一開始並不知道,母親居然可以擁有任何與自己無關的利益。因此,當嬰兒發現母親還有其他的利益,就會覺得難以理解。
  - 對父親的愛不同於對母親的愛,孩童一開始就知道父親是一個分別的個體,除非這個父親也和母親一樣,提供了完全的原初關係與照顧。因此,對孩子來說,父親表達出自己利益,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 「對母親的愛最初是一種沒有現實感的愛,而對父親的愛與恨,必然受到現實的影響」
    - 父親是一個特殊的人物,經常不在家,但顯然對母親很重要,因此,他成為充滿魅力的客體,他的到來引人注目,令人雀躍歡欣。
  - 儘管孩子會慢慢發展出「利他的愛」,卻可能終其一生無法承認母親有自己的利益。此外,他們透過理想化母親的形象,創造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來維護自身的自我中心。
    - 社會評論家、立法者,以及大多數的臨床研究者,都希望女人的興趣可以提升她們的母職,並期待女人只想要這種興趣。

- 茱莉葉.蜜雪爾, <<心理分析與女性主義>> : 早期的母嬰關係儘管是社會所建構的,但對小孩來說卻是尚未社會的(presocial),或是非社會的(nonsocial)。對核子來說,代表文化與社會的,乃是介入這份母子關係的父親。到目前為止,對於孩子來說,只有一種社會化與教養,就是父權社會中的社會化與教養。
- 幼年由女人撫育的經驗,在孩子身上產生了特定的意識與無意識態度與期待。女孩和男孩都期待與假定女人具有獨特的能力,可以為孩子無悔地犧牲、全心照顧,做一個好母親,並將女人關連到自己對於退化與無助的恐懼。她/他們對男人有比較多的幻想,並將男人關連到理想化的美德與成長。

母愛的角色
- 好的母愛行為一方面要求母親時時審慎評估嬰兒的需要,一方面要求母親要極端地無私。分析學家並不認為他們所定義的好母親對於大部份的「正常」母親來說有多困難。這是因為他們對於母親、母職、以及母親與嬰兒之間的關係,都抱持了一種特定的看法。
  - 他們認為,從完成母愛角色期待的過程,女人可以得到一種深刻的滿足,全然不同於其他的人際關係。
  - 他們認為,女人從照顧嬰兒中得到滿足,是因為她們覺得嬰兒跟自己是一體的,或是自己的延伸。
- 對於孩子來說,和母親的關係就是全部的社會關係,這個關係確保其心理與生理的發展。在其現實與幻想中,嬰兒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是全面性的。
- 一個母親也必須參與她的家庭,以及更大的社區與社會。她知道自己是一個社會化的成年人、社會的成員,也知道家庭、養兒育女和母職在社會中的意義。她通常身處性別分工嚴明的婚姻,在經濟上依賴丈夫,並期待丈夫做一家之主。因此,她的母職會呈現什麼樣態,乃是基於她和丈夫之間的關係、她在財務上依賴的經驗、她對婚姻不平等的預期心態,以及她對性別角色的期待。
  - 這種婚姻狀態的失衡具有關鍵的意義。母親做為較大系統的代表者,在這個系統的鼓勵下,透過拒絕互惠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加以社會化,使其進入系統。(所以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脫離互惠原則)
  - 心理分析的說明往往偏重母愛角色的心理層次。即使在這層次上,母嬰的互惠關係有一種潛在的心理失衡,由於這種失衡,嬰兒必須慢慢走出天真的自利心態。
  - 毫不意外的是,男性理論家完全忽略了,女人除了照顧嬰兒之外,也參與了其他的活動,也還有其他的利益與興趣,因此可能降低了對育兒的興趣。反之,他們總是將嬰兒朝向分化與脫離母親的發展動向,對立於母親企圖保有母子共生的心態。
- 在理論的層次上,任何人 - 男人或男人 - 只要幼時曾經體驗過一種「夠好的」母親與嬰兒關係,都擁有具備良好親職能力的關係基礎。這種早期經驗並沒有性別之分。
  - 然而在經驗上,分析師普遍假定要擔任親職的只有女人,而兩性都從經驗中得到的親職能力,只在女人身上啟動。強調一個母親之所有可以對嬰兒感同身受,乃是透過心理退化,回返嬰兒期的感覺與一體感。(所以常嘲笑女人生孩子會變笨...無言)
    - 矛盾的是,男人潛在的親職能力到哪裡去了?
  - 生理結構並不足以解釋當前女人獨司母職角色與能力的景況。
    - 大部分的分析師都假定,生理結構解釋了女人生兒育女的責任 (「女人的生理命運就是要懊孕,要分娩,要照顧和養育子女」)。
    - 有些人則假定,想生一個孩子的願望具有生理的基礎,比如陰道感性,或是佛洛伊德所說的,小孩和陰莖之間在象徵上的等同,以擁有孩子替代擁有陰莖 (有什麼毛病?)。
  - 另外一個普遍的假說是,女孩長大以後很自然會認同她們的母親,因此也會成為母親。對於這樣的認同如何和為何發生,則沒有加以解釋分析。認同的過程是一種學習的現象,基於對性別差異的有意識學習。心理分析已經設定,父母親會教導孩子,生理上的性別代表什麼意義,以及她/他們長大以後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他們所描述的認同過程,乃是發生在社會建構的,充滿價值意涵的脈絡中。


結論
- 所有理論或臨床說明都沒有直接處理一個關鍵問題 : 為什麼擔負充兒大任的總是女人,而非男人?所以都無法提出充分的解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