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為什麼是母親?為什麼那個克盡親職,全面參與孩子生活的人不是男人呢?
- 女人的主要社會定位就是在這個領域。
- 家庭是壓迫女性的主要機制,以及主宰女性生活的制度。
母愛天生說
- 女人的母職被視為一個自然事實,這種預設是很有問題的,因為,人類行為並非本能所決定,而是透過文化養成。社會結構的任何特性,即使看似普遍,或許正因為看似普遍,更需要審慎加以省視。
- 生理上的兩性差別固然是存在的,卻很難找到明確的定義。此外,社會總是將這些生理差異一分為二,歸為兩個性別,而且只有兩個性別。以這樣的生理學為基礎,嬰兒一生下來就被定義為男生或女生,如此假定,性別只有兩個的社會事實單純反映了生理基礎,並在此一基礎上發展性別的社會組織。
- 在我們的社會,女人的生理經驗都被賦予了強烈的社會或心理意義。此外,這些生理經驗本身已經包涵了心理的投入。在女人照顧小孩的能力中,是否有著所謂的生理基礎,以及女人是否應該不計一切代價地克盡親職。
- 「女人天生是母親」,先區分一些經常被混為一談的議題 :
1. 照顧小孩和生育小孩 : 大部分的說法都預設,小孩的原初照顧者或母親,一定是這個小孩的親生母親。
2. 是否有任何生理基礎,讓親生母親一定會去照顧自己的新生兒?如果有,可以維持多久?
3. 女人是否具有一種本能的傾向,或生理裝備,可以無須經過懷孕、分娩和泌乳的觸發,而勝任母親?
4. 女人若不做母親自己將蒙受其害,或如果照顧者不是女人,嬰兒將蒙受其害。
- 大多數的演化功能論並不強調,女人除了泌乳之外還有其他比男人更高的母職能力。雖然他們強,男人的生理比較適合狩獵 (這個論點其實是很有問題的,並非所有的男人都比所有的女人適合打獵)。
- 母性反應是否具有普遍性?也沒有證據證明那些母性反應真的是未經學習的。
- 沒有證據證明,催產激素的刺激除了促進泌乳之外,還能促成什麼其他的特性有助於照顧嬰兒或母子連帶。
- 男女之間的分工是因為兩性之間的生理差異。男人的經濟活動比較需要離家,以及較高的技能 (像狩獵),女人的工作則離家近,「對她們來說,比較重要的是盡責地執行固定的程序,而不是追求更高的技能。」 :
- 上述說法,預設性別分工乃是基於生理的構造,出自女人照顧小孩的責任。否則,兩性之間的生理差異怎麼會牽涉到所謂的「合作」或「較高技能」之對立於「固定程序的責任」。
- 這些分析預設了,針對採集狩獵社會中性別分工的功能論說明,可以適用於其他型態的生計經濟。我們也沒有理由預設,照顧小孩的母親就不能夠從事各種不同的工作。
- 這些分析認為,有小孩的女人不管做什麼,都必須和育兒的要求配合。因此,女人不能做離家遠和危險的工作,也不能做不容許打擾的工作。
- 即使是從最基本的生計經濟來說,都不能證明女人的生育機能必然導致女人專司母職的性別分。此外,功能論的論點主要是基於一種想當然爾的權宜之計與文化意識形態。
- 心理分析式的,婦產科醫生、社會科學家、生理學家和生理心理學家所抱持的觀點 : 女人有一種擔任母職的本能,或母愛本能,因此「天生」要做母親,甚至應該做母親。
- 很難找到證據,支持以本能或生理為親職基礎的論點。此外,動物研究的適用性有多高,也令人存疑,畢竟人類的文化與意向行為都使我們偏離了動物的本能。
- 「男孩子氣」的意義有賴特定的文化與歷史脈絡。如果說胎兒的雄性激素導致了「非女性化的」愛好,而愛好本身,以及女性化與否,都已經是特定社會文化中的定義。
- 所有女孩所生長的社會,都對女孩與男孩分別灌輸不一樣的人格與愛好。就算我們想要從中得出一個或多或少支持生物決定論的結論,也完全無法得知,女性荷爾蒙究竟對母愛行為、感覺與愛好有何作用
- 所有關於人類和動物的研究都指出,新生兒本身的出現會促發母愛行為,不管是剛分娩的母鼠,或未經交配的母鼠,以及公鼠身上。不論其荷爾蒙的指數如何,都會在和幼鼠接近數天之後,產生照顧的行為。
- 無論荷爾蒙對人類的母愛行為有何影響,顯然這種荷爾蒙不是母愛的充要條件。無論是研究,或是我們的日常經驗,都告訴我們,未分娩的女性和一般男性都可以對嬰幼兒表現出充滿母愛的照顧行為。
- 母愛天成的說法並不成立,無法解釋女人專司母職的社會結構。由男性來做「代理母親」,不一定比女性來得差。女人專司母職的生理論述,並不是基於我們的生理學知識,而是出自我們在特定社會安排中對於自然的定義。
角色訓練說
- 女人之所以專司母職,和其他的性別活動一樣,是因為女性化的角色訓練與角色認同。女孩子被教導成為母親,被訓練要有愛心,並被告知以後要做媽媽。
- 從小,書報、雜誌、廣告、學校課程,以及電視節目都不斷灌輸她們,結婚生子的美夢,性別的刻板印象。
- 瑪格麗特.波蘭倪克 (Margaret Polantnick) : 問題不在於女人為什麼擔任母職,而是男人為什麼不做。情況是男人掌握了權力,而女人沒有權力,於是,男人就運用自己的權力去造成並維持女人專司母職的現象。女人的專司母職喝此只是強化和維繫了女人權力地位不張的現狀。
- 在一個工業化的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化」主要更是心理上的,因為現在需要的不再是特定角色的訓練,而必須讓個人由內具備一般化的能力,去參與一個科層化與分殊的社會世界。
- 在對母職的解釋上,傳統的女性主義觀點就顯然不足 :
1. 無法說明,傳統角色分工所賴以維繫的自我定義、自我概念以及心理需求,何以如此根深蒂固。
2. 太過仰賴個人的意向。社會再生產不能化約到個人的意向層次上。事情的作法會被制度化、規律化而有所依循。
- 以母職的情況來說 :
1. 經濟系統的再生產,由於男女之間的收入不平等,致使在任何個別的婚姻家庭中,父親去賺錢養家成為阻力最小的路徑。
2. 除了學校、媒體與家庭這些維繫意識形態的制度之外,合法化的意識形態本身也有助於社會的再生產。人們往往把親職活動和女人混為一談。
3. 人的再生產包括日常與世代的延續。是誰再生產了妻子與母親?
- 男人在社會與心理上依靠女人來再生產,女人則依靠她們自己去再生產(或沒有得到再生產)。
- 女人的母職乃是家庭生活與性別分工的一個制度化特性,並反覆循環地自我複製。
- Jan 05 Wed 2022 10:25
[母職的再生產] - Chap2 : 女人為何當母親?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