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大屠殺並不是新聞,大屠殺同時牽涉到引人注目的行動與自殺意圖,似乎特別是現在邁向虛無的過渡現象。然而,在過去15年左右,已經變得越來越頻繁了。
奧維寧事件 : 芬蘭是全世界持槍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 自然淘汰宣言 : 「自然淘汰如何變成個別淘汰?現在,自然淘汰的過程已經完全走錯方向了,已經反轉過來了。人類這個物種已經退化很久了。智障又愚蠢且心智軟弱的人,生得比聰明又強悍的人更多更快。但是,法律保護這些智障的大多數,而這些人又選出社會的領導人物。當代的人類不只背叛了自己的祖先,也愧對未來的子孫。……自然性(Naturality反而因為宗教、意識形態、法律與其他欺騙大眾的制度,而受到歧視。

人類只是包含在其他動物中的一種物種,而且世界也不是單獨為了人類而存在。殺戮與死亡並不是悲劇,在所有物種中,這是經常自然發生的事。

不是所有的人命都一樣重要,或值得去救。只有優等的人(聰明、有自覺、意志堅強)應該繼續存在,劣等的(愚蠢、遲鈍、軟弱的大眾)就應該消滅。針對這個問題的另一個解決方法就是:愚蠢的人當奴隸,聰明的人才能享有自由。我的意思是,擁有自由的意志、有能力聰明地進行存在主義與哲學性思考,並知道什麼是公平正義的人,才應該擁有自由並成為統治者……而像機器人一樣的大眾可以當奴隸,因為他們也不在乎,而且他們的心智非常遲鈍。

企業、教會或其他組織、團體、意識形態、宗教或大眾妄想制度的控制,並接受這些單位的規則、道德規範與行為要求。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在所有專橫、威權、極權統治、君主統治、共產黨、社會主義、納粹、法西斯與宗教社會中,這種現象屢見不鮮。」

- 奧維寧的重點正好就是新自由主義強調的重點,但卻是一種理解錯誤的自然淘汰思想,而且已經被用來反對社會主義協助弱者對抗強者的保護行動。和一般人的認知相反,在這些大屠殺策畫人的心中,納粹主義並不是他們偏好的意識形態。
- 「人性被高估了」這句話隱含著大自然的冷漠與時光的無情流逝。
  - 現代時期的文明根基,也就是人在歷史與社會性裡被賦予個性,人與永恆的宇宙規則有所區別,不必順從永恆的宇宙規則 - 這被認為是合理。
  - 現代文明就是建立在 : 社會領域不是遵守宇宙法則,而是同理心法則 : 能互相理解,有社會連帶感。只有先理解人類的利益與熱情所在,才能建立政治法則。
  - 現代時期的歷史發生於模糊與自由的領域中,人類的法律是一種人為建設。在模糊的人性空間裡,人的理性創造了自己的規則,而且全部的道德與權力法則都是基於人類理性,而不是自然法則


社會文明、社會達爾文主義
- 社會主義可被視為這一條思想脈絡下的邏輯發展,也是人文主義文明在現代建設的最終呈現。肯定正義與平等,但那並不是基於自然,而是基於人類的理性與同理心,也就是承擔相同感受、相同擔憂與相同目標的能力。
社會達爾文主義就像全球新自由主義政治主張的先驅。社會達爾文主義認為 : 仁慈原則無法在社會上抵擋演化的正面力量。如果自然演化的特徵是最適者生存,歷史演化也不能例外。由於強者的同情,弱者才能得到幫助,因此強者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機會與利益發展經濟。他們清楚表明,社會生活與自然叢林並無差別
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認為 : 「根據最適者生存的觀點,不適合的注定要失敗」,這完全抹煞了人文主義者對自然法則與道德理性的區別。人的關係,也就是經濟關係,根據的是自我規範的自然法則,因此政府或任何政治組織不必特別進行規範或干預。人類沒有任何特權,因為原始的市場能量就是經濟生活唯一有效的規範者,連帶也是社會生活的規範者
  - 規範經濟領域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具有優越的效能。最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就是那隻主導經濟的看不見的手,而經濟是人類行為與文化中,最重要且最具決定性的領域。在這種主張中,經濟理性踐踏了任何其他形式的人類理性,而無情的自然法則大獲全勝。人性必須對它的意志卑躬屈膝

- 賽拉奇歐 (Michael Serazio), <為名氣開槍> : 「在Web 2.0的生物圈中,我們都是廣播人,也都是目擊者 ...... 以大眾媒體累積曝光的時代,已經把名氣變成後現代社會資本的主要貨幣。『就像每一次出現的新的名氣媒介,它傳達的人物形象會被強化,追捧的人數也會變多』,把高度揮發性的名氣轉變成貨幣。...」
- 犯罪是名氣的擴音器與集散器。只有做了一件真正可怕的大事,自戀者才能找到永久的肯定。訊息(自然選擇)、媒體(youtube)與犯罪,彼此成為一種牢不可破的關係。
  - 科倫拜校園殺手與奧維寧都想傳達某些訊息,都想出名,並運用影片與網路發洩自己的憤怒,並廣為公告他們對世界的願景。(很巧的是,校園屠殺的兇手似乎都是男性)
- 這些引人注目的大屠殺事件,目的就是要打破奇觀事件的鏡子。對他來說,現實與想像的邊界模糊不清而扭曲,他想親自參與能造成奇觀的事件,然後,這件事就會變成他的生命,而最後 - 就是死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