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新的愛情選擇架構,抑或意願的瓦解
- 現代選擇顯然跟過去很不一樣,有三點不同 : 
  1. 現代人通常得從大量選項之中做選擇,選項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想像的,有的是都有。
  2. 現代人必須經歷一段內省的過程,從各方面衡量自身的需求、情感、個人偏愛的生活型態以後,才敢下決定。
  3. 現代人所做的任何選擇,是完全建立在個人的情感和意願上,並參與、回應對方的情感和意願,願則上,一個人的感情抉擇需要不斷更新。由於愛情選擇不再具有任何約束力,現代人只好不斷地營造感情,以利更新她/他們的愛情選擇。
- 婚姻市場上所創造的選擇形式,愈來愈像消費市場上運作的選擇形式 : 理性而審慎的思考、不斷改良精進的品味,以及將效益和福祉最大化的渴望。
- 選擇充裕,使得人在發展浪漫情感期間、在決定愛情歸宿過程裡,認知上出現了重大改變。選項愈多,愈容易抑制 - 不是提升 - 人承諾的能力,愈無法在特定時間內只跟單一對象交往,或只維持一段兩性關係。
- 內省是現代擇偶的基本特質(檢視自己的特質、喜好、情感跟選擇,以及對方的素質、契合,還有兩人的未來會成功或失敗)。現代社會不斷透過各種大眾心理學管道一再強調內省的重要性,但我們應該對人類選擇的能力抱持懷疑的態度 : 
  1. 認知心理學證明人類先天存在認知偏差,所以無法做出充分的評估、透澈的內省,了解自己要什麼,並準確預測未來的感受。
    - 威爾森(Timothy Wilson)和吉伯特(Daniel Gilbert) : 人類並不擅長「情感預測」,欠缺預測感受的能力。
    - 因為人的自我並非「實心」、固定、輪廓清晰、內容明確、可知的實體存在。社會自我是實用主義者,不斷被周遭的環境、被別人的行動強力形塑著。我們總是希望透過內省去發掘內在固定不變的需求或渴望,但這些本來就是變化無常的,根據情勢的改變而有所因應與調整。內省非但無法釐清什麼,反而妨礙人毫無保留地去感受。
  2. 「訊息超載」 : 當選項增加,蒐集的資訊也要擴大;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理性」思考,甚至跟男子氣概可能有關。不過這不但沒有幫助,反而讓決策過程更為複雜。
    - 這一評估模式,並非綜觀全局的通盤考量,而是拆解成基本元素後評估,因而直覺性評估會被徹底模糊,並抑制強烈情感,阻礙給予承諾的能力。
  3. 分析人或物,都會削弱客體的情感吸引力。
    - 人經過多方權衡跟比較以後,將變得較節制,緩和自身對特定選項的感受。(簡單來說,愈多口頭的分析跟評估,就愈會澆冷水,感受不到真正的感覺)
    - 同居伴侶想先創造一個反思條件,視它為感情決策的基礎。不過,這個做法違背了承諾的辭質。人不可能透過內省、透過自我認識而提高承諾的意願。婚前同居,反而通常會降低男方承諾的意願,造成婚姻品質和滿意度下降,提高離婚的風險。
  4. 經濟學家赫伯特.賽門(Herbert Simon) : 「選項增加後,人將從滿足感的追求變成最大化的追求。」
    - 從「夠好的」變成永遠在尋找「最好的」。選項愈多,選擇變得愈困難。「最大化」思維的核心是 : 後悔的預期。
- 以「冷靜的矛盾」 : 當今愛情矛盾跟傳統定義下的矛盾有所不同,愛情矛盾較偏向被削弱的感受,意志力缺失。現代感情的矛盾 : 
  1. 清楚自己對對方的感受(對方是真愛嗎?我真的想跟他共度一生?)
  2. 情感上出現衝突(既想開拓新關係,卻又繼續留在當前的關係不走)
  3. 口是心非,內心無法感受到跟言語一致的情感
矛盾,並非先天的心理狀態,而是某種社會制度,決定我們的生活怎麼被組織與安排。愛情和獨立自主,關愛和自力更生,一個透過家庭制度來表現,一個經由市場機制來傳達,人卻想要得到兩個衝突對立的對東西
  - 制度性安排恐怕才是真正的主因。面對相互競爭的東西,整個社會文化並不會提供一套清楚的高低排序。
  - 矛盾對人的情感與感受更帶來直接衝擊 : 「如果我們對『自己是誰』沒有堅定的立場,那麼在採取行動時,將感到遲疑、猶豫、半途而廢。」
  - 「伴隨矛盾而來的優柔寡斷卻可能阻礙人採取行動。」現代人由於無法將慾望固著在單一對象上、無法追求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致使內在一分為二,造成自我衝突。

信守諾言和現代選擇架構
- 信守承諾是現代性社會崛起以來最偉大的制度性成就和心理學成就,經貿領域尤其重視承諾。然而,愛情意志已經有了本質上的改變,最大的改變就是情感經驗/性經驗已經跟承諾徹底脫勾。如經濟學家沈恩所述 : 「承諾顯然會挑起個人選擇和個人福祉之間的裂痕」。
當人承諾一件事,也就意味其選擇放棄提高自身福祉的可能性,把自己投射到未來,能夠停止追尋,果斷下決定,放棄前景更好的可能性。承諾是以未來為導向的,不過承諾所認定的未來是假定一個人現在怎麼樣,未來就是怎麼樣
在某種意義上,承諾與愛情彼此纏繞得很緊密。如哲學家尚-呂克.馬希翁(Jean-Luc Marion)所言 : 「假使有人說 : 『當下這一刻我是愛妳的』,真正的意思是 : 『我一點都不愛妳』,那句話不過是把矛盾表現出來而已。愛就要愛一輩子。」
  - 結果,「以實現諾言的時間點看來,許下承諾的那一刻永遠是過去的事了」。
  - 對自我而言,信守諾言是個負擔,人做出的每個決定應該要能反映自我「潛藏深處的」情感本質,緊緊追隨「自我實現」的動態過程。在自我實現文化的理想下,每個人的人生選項應該永遠保持開放,所以為了自我實現,人人應該嚴密監控自我。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明天自己想要什麼,因為根據自我實現的邏輯,人不可能知道那個充滿各種可能性、更上一層樓的自我將來會變成什麼樣。
- 德希達(Derrida) : 諾言總是「言過其實」,這事本身銘刻了某種無可挽回的干擾或扭曲。……每個承諾滑稽、難以置信的一面,以及跟法律、契約、誓約、公開輸誠等等妥協的那股熱情,全部源自此一結構。
親密關係的一大特色是,假使親密關係無法再繼續反映雙方的情感、品味、意志力,當事人可隨時叫停。諾言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下變得「滑稽可笑」。如果兩性關係是建立在永無止境的選擇上,而人在做選擇時又是抑賴本能式情感機制,基於真摰的情感而決定建立兩性關係,情感在先,關係在後,情感始終是關係構成的一部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諾言就顯得十分可笑,起碼在浪漫情感脈絡裡
- 選擇情勢已經徹底改變男女連結的兩大核心 - 意志和承諾,在當前的選擇環境裡,現代自我擁有無數可能性,再也無法沿著一條連續直線來投射自我,連結現在與未來。
  - BTP : Boyfriendy Type Person的縮寫。不算正式男友,但對妳而言,他比隨便玩玩、一夜風流的對象來得重要。BTP就是妳覺得叫男朋友還不大對,但雙方已經約過幾次會、通一陣子電話,對彼此有強烈的感覺,只差最後一步就會成為伴侶的對象。妳們不一定上過床,妳也可以跟別人出去,但由於妳對兩人關係愈來愈認真,所以妳跟別人出去的話可能會感到一絲歉疚,或是當妳發現他跟別人約會立刻大為光火。

性充裕與情感不平等
- 男性比女性更常發生隨興性行為(casual sex),男性比較重視肉體吸引力,而女性從事性行為時,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男性比較容易被性愛激發與驅策,而「女性顯然更看重親密感、愛情和情感」
大家通常解讀成不同生物驅力所致。但我對此卻深表懷疑,且認為演化生物學家只是想從「大自然」為當前的社會組織尋找一些正當理由罷了。男女性慾傳導途徑會如此不同,是因為她/他們取得地位的策略不一樣 : 
  - 對男性而言,「性」像座競技場,供他們培養男子氣概(權威、自主性、男性之間的團結),角逐崇高地位。
  - 對女性而言,性依然是生育與婚姻的附屬品。
性箝制雖然獲得鬆綁,不過,整個家庭結構和經濟組織卻依然在父權體制籠罩下。在此背景下,性交往的途徑分成系列型跟專一型。它們帶給那些(因職業、經濟實力、性競爭)而主宰性場域的男性團體十分可觀的優勢,因為性管制鬆綁以後,系列型可以提供比專一型更多的情感戰略優勢和力量
  - 性專一策略勢必讓女人在情感上更加依戀。女人保持專一的渴望使得她們更早、也更強烈地感受並表達她們的情感。因為女人的性選擇其實跟現實有關,即生育時限迫在眉睫之際,她的社會經濟地位將更直接取決於單一男性,所以女人在情感上、在性愛上將更傾向採取專一策略
  - 系列型性慾,伴隨而來的是情感疏離,情感疏離算是向其他男性炫耀跟展示性資本的方式。系列性關係就像社會地位一樣,是男子氣概的具體指標 : 
    1. 情感疏離比較能夠適應系列型策略(畢竟如果每次都牽扯到情感依戀的話,代價太大了)
    2. 伴侶一個換過一個,或同時擁有好幾名伴侶,人在累積伴侶的過程中,由於接觸大量的伴侶,對單一伴侶的感覺也會被削弱。
  - 男女性策略各有各的特點,雙方特點加總起來,構成了情感不平等的生成條件 : 系列型性策略使得男性占盡了結構上的優勢,男性選擇樣本多、選擇範圍廣,所以他們較不輕易表露情感,也較不願意締結承諾關係。
- 情感不平等有其現實脈絡 :
  1. 兩性關係獲得鬆綁,不再受到嚴密管制
  2. 男女雙方選擇條件改變了
  3. 選擇多的行動者(無論是基於性魅力、年輕、教育程度、收入....)普遍能在性場域獲得強勢地位。
- 問題的癥結是女性想要更多愛、更多情感、更多性、更多承諾,男人卻只想躲得遠遠的。男性甚至渴望少點性,是說他們喜歡要求不多的性。
- 「情感支配」: 兩性關係其中一方,想藉由情感疏離一途,讓自己更有能力主導雙方感情互動、更有能力行使選擇權並限縮對方選擇的範圍。婚配自由市場各種條件成熟以後,反而掩蓋了一個事實 : 女性情感被男性主宰、支配
  1. 女性情感取得容易
  2. 男性不願意再跟女性承諾長久關係
- 承諾恐懼症是一種特定的情感模式和關係模式,將原本在不同選擇生態及選擇架構裡自由做選擇的兩個人綁在一起。
確實有不少女性擁護系列型性策略,認為系列性策略是解放的象徵。然而,女性之所以採納系列型性策略,乃是以此為手段,回應和仿效男性權力。系列型性策略既然能夠賦予男人身分地位,勢必激勵對方競相模仿(權力的仿效),並做出策略性回應(面對情感疏離,女性唯一的因應之道就是比對方更加情感疏離)。對女性來說,系列型性策略向來可以跟專一型共存,不過卻也因此充滿矛盾
  - 對女性而言,系列型性策略只是她達到獨占專一的途徑與手段而已,系列型本身並非她真正的目標。女性雖然兩型並用,但終究還是以專一型為重,將系列型置於次要地位。
- 兩性關係若牽扯到性,年輕女孩更容易從中感受到愛。這反而造成她們極大困惑,最常見的情況是 : 女孩既渴望有個感情依靠,卻又極力否認她們有情感依戀的需求。女孩常跟被愛的需求搏鬥,刻意對男孩子表現冷淡,假裝滿不在乎。

小結
- 自由不是什麼抽象價值,而是某種制度化的文化實踐,形塑著我們的意志力、選擇、慾望、情感等範圍。個人意志力深受主、客觀制約結構影響,現代性社會最重要的制約結構就是選擇的自由。
- 正因為性場域變成一個可以授予社會地位和情色資本的競爭場域、正因為男女雙方取得情色資本的途徑和軌道不一樣,男性承諾恐懼症才會成為嚴重的文化問題。
- 小說家艾瑞卡.鍾(Erica Jong)<<怕飛>>(1974) : 「無拉鍊快交(zipless fuck)再純粹不過了。不必表明動機。不玩權力遊戲。男子不『拿』、女子不『給』。沒人需要證明什麼,或從別人身上獲得什麼。無拉鍊快交是天底下最純粹的事了。」
  - 支撐這幻想的,不是承諾恐懼症,是純粹的快感、主權及兩造的平等。正因為選擇的問題並未浮現,沒有拋棄或被拋棄的矛盾與焦慮。這是一種雙方共享的純粹快感,情感疏離並不具備痛苦的意思,雙方情感疏離的程度也是對等。正因為無人要求涉入雙方做選擇,當事人才有機會成就如此純粹的享樂主義。
  - 然而,現代男男女女的言談中,完全看不到這種純粹的強度;畢竟人會被承諾恐懼症所困擾,因為被迫做選擇、因為面臨太多選項、因為難以創造承諾所需要的情感條件、因為情感不平等,而感到無比艱難、矛盾、焦慮。
- 現代社會之所以出現情感不平等,是因為愛情意志轉變造成的。
  - 「愛情意志」 : 關於人怎麼選擇對象,如何墜入情網,並將他/她的人生跟對方的人生綁在一起。
- 充斥在生活周遭的療癒、自助、輔導文化,歸根究底,就是文化技術,教人怎麼在日益動盪、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市場裡監控選擇、做出決定。自由這一概念反而出現疑難,陷入兩難的困境,因為實現自由以後,人卻因此喪失了選擇的能力,或欠缺選擇的慾望。人類,已經從「爭取自由」的階段,走到「難以選擇」、甚至「希望保有不做選擇的權利」的階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