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所受的壓迫是最根本、最深刻的剝削形式,且是一切壓迫的基礎。
- 歷史上所有的權力結構都是由男性支配,以暴力為後盾,所有男性皆受惠於男性至上和女性受剝削的果實。由於婦女受壓迫是其他種族、經濟、政治等壓迫的根源,必須加以根除,否則它將繼續生長出各種壓迫的枝椏。
- 採取體制外路線、進行體制外抗爭,例如不進行國會遊說、而到選美會場抗議販賣女體。
- 提供體制外服務、經營女性企業,如設立女性診所、受暴婦女庇護所、墮胎診所、出版社、書店、藝廊。她們的組織普遍規模小、各自獨立、不發展全國性的架構。(推測 : 反對父權體制/資本社會下,跨國/規模企業的市場壟斷,這種企業型態是在商業行為中的霸權,透過規模企業的資源,包括資金、法律…等,得以排擠區域化的小型企業,同時可以對上、下游廠商跟企業施以壓力,將獲利最大化。同時,不單單是商品市場,人力市場也趨於單一化,也有墮斷的現象。)
- 實踐與理論並重,先實踐,再建立理論。
- 例如 : 為了力求組織內部權力平等、沒有主從、層級關係。但結構性組織往往因權責不清,資源分配無章法,而形成情感統治、少數人專制或無法決策,難以長期有效運作。
- 著作 :
- Kate Millett : 性政治 (Sexual Politics)
- Shulamith Firestone : 性的辯證 (The Dialectic of Sex)
- Robin Morgan : 姐妹團結力量大 (Sisterhood Is Powerful), 紐約公立圖書館選入「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一百本書」
- Germaine Greer : 女太監 (The Female Eunuch)
- 響應 :
- 1982年,婦女新知雜誌社在台北成立,成為台灣第一個女性主義團體,認同激進女性主義,建立非層級性組織,以集體名義出版書籍。
- 缺點 : 理論不夠周詳嚴密、未能提出立即有效的方案、女性中心的立場被批評過於狹隘。
- 影響 : 賦予政治新的定義,指出女性的共同階級屬性、父權體制、解構性別、女性的性與生殖,為全球婦女運動開創了新願景和新戰略。
- 個人的即政治的 (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
- Carol Hanisch :
- 批判主流社會對女性性活動、容貌、墮胎、育兒、家務的要求和限制。不要輕易自責,以為歐有不幸都是個人的問題,應當參與組織,從討論和互相對照中看見女人真實的社會處境,發揮集體謀求改變的力量。
- 「政治」不是指選舉,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
- 將個人的鬥爭轉換為集體的戰鬥,挑戰男人至上。女人不應放棄個人的戰鬥,雖然有時候個人抗爭非但無效,而且可能招致更大的打擊,但反抗仍屬必要。個人能做的也只有個別、零星的反抗;即使運動壯大了,壓迫的發生也往 往在四下無人之處,仍有賴個人採取行動。
- 翻轉了自由主義政治的公私之別,將隱藏於私領域、從未受到質疑、男性單方受益的權力關係攤在陽光下,變成可供公共討論的政治議題。揭露男性所看重的「公領域」實則是建立在女人無償、片面的付出之上。同時,公領域的權力和價值也早已進入私人生活和個人心態,難以抵擋。
- 主張 : 任何人的權利或尊嚴都不應以剝奪他人為代價,而且若男人之間沒有平等,女人也不可能享有平等,所以性別只是起點,目的在追求跨越種族、階級、宗教…全面的社會變革。
- 解析父權體制
- 資本主義並非是女性受壓迫的根源,父權體制/男性宰制才是。
- 父權體制定義: 占一半人口的女性被另一半的男性宰制,年輕男性被年長男性宰制,雖有例外,但遍及政治、社會、經濟面向。父權體制貫穿了公私領域,保障男權,並依男性的社經地位和種族分配權力。
- Kate Millet, 性政治 : 個人及社會層面
- 個人 : 父權誇大男女的生理差異,以確保男性的支配角色和女性的附屬角色。人際權力制度,藉由個別男人支配個別女人而存在。男女之間,一如政治中男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支配與附屬的關係。它藉性關係來表達,通常被拿來與愛相提並論,而非權力。社會透過經濟、心理、法律等途徑使女人附屬於男人,但這種控制的最終形式是在私密的、個人的層次上,在沒有人的地方。
- 社會 : 透過學校、教會、家庭的教導和潛移默化,男性支配女性的意識型態被合理化、被加強,女性亦內化了這套想法,自認不如男性。社會利用女性畏於被視為不正常、不可取之心理,使她們接受僵硬的性別角色規範並服從父權制度。倘若女性不從,或摒棄女性氣質,男性便採用強迫和暴力方式來使女性就範。父權體制充滿了威脅恫嚇,女人若要在父權社會生存,最好舉止合於女性規範,否則可能到「殘酷野蠻的待遇」。
- 物質基礎
- 經濟 : 女性非但在職場中並未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工作機會和報酬,還需要在家庭中從事無償勞務,且因不在市場交換,被認為沒有價值,也不計入社會生產勞動,女性因此成為婚姻中的弱勢和經濟上的依賴者,在家庭中沒有發言權,也受限於法律而離婚不易。
- 身體 : 女人的身體、性和生育,卻由男性擁有和占用。在娼妓業中將女體當做提款機、已婚婦女無權控告丈夫強暴、法律嚴苛規範和控管女人的避孕、墮胎和性活動。
- Cermaine Greer, 女太監 : 被閹割的性別
- 女人真正的性稟賦和完整人格本來跟男人一樣主動勇敢,卻受制於社會「永恆的陰柔」的理念。它所包含無性的形象,女人必須可愛而被動像洋娃娃、年輕、皮膚光滑、肌肉有彈性、沒有性器官。不僅壓制性能量,還影響到生活與行動。
- 從搖籃時期,家庭就發揮壓抑心理的巨大力量。學會放棄自主權、尋求他人指引,採取被動態度。
- 主張 : 廢除父權制核心家庭,因為它是建立在私有財產制度的男性利益上。一旦核心家庭廢除,終生一夫一妻制也將消失。婦女將發展她們的性,並表現在整個人格裡,以快樂原理取代強制與強迫的行為。因為快樂的本質是自發的,代表必須拒絕規範、接受自我管理原則。
- 鼓勵女人,雖然我們不知道新的、自由的性生活規則會是如何,但一定要勇於試驗,不能坐等社會革命,現在就應起而反抗,因為婦女是最受壓迫的階級。
- Shulamith Firestone, 性的辯證 : 性別階級
- 主張 : 父權制的歷史基礎是「物質的」,生殖功能不同成為不平等的根源,造就了性別階級。
- 消除性別的階級,有賴位於下層的女人起而革命,掌握生育工具,不只是她們身體的所有權,還有生殖科技與掌生養的社會機制。
- 目的 : 消滅性別,使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別,不再具有任何文化上的意義,不再產生性別分工,而非只是去除男性特權。
- 立場 : 生物超越論,並非臣服人的生物性。「自然」並不一定是「人」追求的價值…我們不能繼續用自然為理由來維持歧視女人的性別階級系統。當今男性已經逐漸擺脫了生物性的束縛,他們為什麼沒有理由放棄統治權?
- Mary Daly, 女性生態 : 退出父權體制
- 父權制度是盛行於整個地球的宗教…所有宗教到世俗的封建制度、楊格學說、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都是父權制度這座大廈的下層結構。
- 父權制度的基本祕方是寄生性,男性對婦女精力的需求是一種戀屍癖(他們愛的是被迫害成行屍走肉的人)。
- 解構性別
- 在生理功能以外,性別分類不具有任何價值,主張人有個別差異,但不應有性別角色之分,社會上存在的性別差異是由男性群體為自己的利益所創,對女性不利,因此女性應努力去除或超越這個分類。
1. 排除性別,拒絕兩極化的性別區分
2. 不與男性牽連,拒絕異性戀制度,採取分離主義
- Jo Freeman, 悍女宣言 : 陰陽同體
- 悍女令人不安,因同時具備兩性特質,不受傳統性別角色規範,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現得不太像女人。
- 男人是人,女人最多是男人的影子,還必須服侍他、討好他。悍婦誰也不服侍、誰也不討好,她們要做完全的人。
- 常被批判過於男性化,不可能成為女性的典範,不受婦女歡迎。
- Gayle Rubin, 無性別
- 消除女性所受的壓迫,也消除強迫的性傾向和性別角色,創造無性別之分的社會。
- Marilyn French, 權力之外 : 從肯定陰性價值到回歸自然
- 女人的房間 (Women's Room), 2002
- 支配性權力是支撐父權的奴役性意識型態,而共享快樂則是可以破解父權的解放性意識型態。
- 支配權力 : 團體或個人對其他所有人的支配
- 共享快樂 : 團體或個人肯定其他所有人的能力
- 陰陽同體人結合了傳統女人和男人的優點,例如,權力本身並不壞,只有當它以支配權力出現時才是壞的,當它以擁有能力的權力出現,那麼權力便意味自由。能力性的權力是有建設性的,可以創造快樂;支配性的權力是破壞性的,給別人帶來痛苦。
- 陰性特質不論正面(如慈悲、溫柔)或負面(如小氣、虛榮),都是男性建構的父權牢籠。女人需要找回自己,回歸野性、原始、被父權文化定義前的自然狀態。
- 解放女體
- 在父權社會中,男人以暴力逼迫婦女就範,相當「正常」。女人被分化為兩種 :
1. 壞女人 : 被強暴、淪為性奴隸,或被殺害的女人,通常都被標示為「壞女人」
2. 好女人 : 被警告不得逾越社會規範的女人
- 身為女人,即使未直接受暴力侵憲,也生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 性 : 是激進女性主義的關鍵議題
- 男性對女性的暴力在性的實踐上被正常化和合法化,因為「男人天生具有侵略性和支配性,女人則被動順從」的推斷。
- 除非異性戀關係完全平等,否則女人絕無可能在政治、經濟、社會上與男人平起平坐;然而,若以男人的性來解釋女人的性,平等的異性戀關係便不可能達成。
- Catharine MacKinnon :
- 性是男性權力的所在,性和性別都是權力問題。性對女性主義的意義,是最貼身、最屬於自己的,卻最被奪走。女人的性為男人而存在,而男人的性並非為女人而存在。
- 試著思考 : 「娼妓制度為誰存在?」、「色情為誰存在?」、「誰強暴誰?」、「誰性騷擾誰?」、「誰毆打誰?」等問題就會明白。
- 女人一生中遭逢太多與性相關的議題 : 性交、懷孕、生育、性騷擾、性暴力、色情、性交易。
- 強暴和娼妓制度
- 強暴是讓女人害怕而屈從的政治手段,它不是一時興起、個人對個人的暴力行動,而是掌權階級成員對付無權者的政治迫害。
- Suasan Brownmiller, 違反我們的意願 (Against Our Will: Men, Women and Rape)
- 強暴的意義與「女人是財產」的觀念相互連結。
- 強暴也是戰爭的正常成分,男人視強暴為征服的必然獎賞。(在許多男性的電影當中,無論是戰爭或是英雄電影,女人幾乎都是獎賞。)
- 女人在戰爭中被強暴,不因她來自敵方,而是因為她是女人因而是敵人。
- 常見的強暴迷思 : 男性難以自制的性欲,而非暴力;女人在性事上有天生的受虐傾向,容易招致男人性侵。(AV更是強化了這樣的意象,女人說不要就是要,或是無論如何抗拒到最後都會享受於其中;某種程度愛情偶像劇也是如此,霸道的男人讓女人軟化。)
- 強暴的動機是權力,不僅父權文化認可,而且是成就男子氣概的重要手段。「強暴犯是第一線的雄風突擊隊,世界上最長久的戰役中的恐攻游擊手。」
- Susan Griffin
- 強暴犯的罪行對多數男人有利,因為大多數男人都在利用女人對強暴的恐懼。因而大言不慚地說 : 女人需要男人的保護以免受其他男子的傷害,女人對男人的需要因而得到強化。只不過何護者通常也可能變成強暴犯,被熟識者性侵的案件常多過陌生人。
- 麥金
- 強暴的重點不是當事人說要或不要,而是強制是否存在。
- 女人因為處於男人性物的結構位置而被買賣,所以是性剝削體制選擇了女人,女人並沒有主動的選擇權。
- 娼妓制度是一種奴隸制,奴隸沒有自由。
- 性騷擾與暴力色情
- 麥金
- 性騷擾區分為交換條件和敵意環境兩種類型,利用女人在職場上的劣勢給予性的壓迫,同時利用性的劣勢加強經濟壓迫。女人為了求生存而忍受性剝削,這是性別權力問題和性歧視。
- Millerbrown
- 對抗強暴的首要行動是消除暴力色情和娼妓制度,因色情和性產業的存在,助長了一種群眾心理 : 男人有強大的性衝動,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因此需要女人聽話配合。色情剝掉女人衣物、玩弄女人身體來壯大男性自尊,是不折不扣的反女宣傳。
- MacKinnon
- 透過圖片或文字描繪的性露骨的婦女附屬狀況,這也包括女性被非人化為性對象、東西或商品;享受痛苦或羞辱或強暴;被綑綁起來、切割、毀害、瘀傷,或肉體疼痛;擺出性屈服、奴役或展示的姿態;身體被裁判得剩下部分、陰道被東西或動物插入、在故事情節中被貶抑、受傷、受折磨;看起來骯髒或低人一等;流血、瘀青、疼痛都呈現性意涵。
- 結語
- #MeToo : 第三波全球婦運。
- 追求「沒有謊言、沒有壓迫的世界」,或許因為人性、因為物質世界的限制而難以實現。但設法讓不同社會位置的男女能互相看見、聽見,或許能夠減少一點謊言和壓迫。
- Aug 12 Thu 2021 13:09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 Chap4 : 顛覆一切壓迫的根源 - 激進女性主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