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是主動活動,而不是被動的傾向;它是「屹立於」,而不是「墜入」。愛首要的意義是給予,而非接受。被這種現代生活的僵規構成的網所抓牢的人,如何能夠不致忘記他是一個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人?他忘記了他只具有一次生命,忘記了這個生命中具有希望和失望,具有哀愁與恐懼,忘記了這個生命中具有對愛的渴望以及對空無及隔離的憂懼。"

在今天,平等意謂「相同」,而非「一體」。
  - 這個相同是把個人性抽離之後的剩餘之物的相同,是在同一種職業上工作的人的相同,是那些具有相同娛樂,看相同報紙,具有相同的情感及觀念的人的相同。
  - 現代社會鼓吹著無個體之分的平等,沒有磨擦;所有的原子都遵從相同的命令,而每一個又都被說服了,相信他自己是遵從著自己的欲望在行動。現代的社會程序則要求人的標準化,而這個標準化作用就叫做「平等」
  - 一個人大概在三歲或四歲就被導入一致化的模式中,從此以後就永不會失去與群體的連繫。

現代生活中另外兩項因素我們也務須考慮在內 :
  1. 工作的僵化
  2. 娛樂的僵化
    習籍是由出版社所選定的,電影是由影片和戲院老闆及他們花錢雇用的廣告商所選定的;其他的事情也是千篇一律的;星期天開車兜風、電視節目、紙片、社交聚會等等。
  - 從生到死,每一週、每一天 - 一切活動都是規定好的,主要部分都是預先裝配的。

被這種僵規構成的網所抓牢的人,如何能夠不致忘記他是一個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人?他忘記了他只具有一次生命,忘記了這個生命中具有希望和失望,具有哀愁與恐懼,忘記了這個生命中具有對愛的渴望以及對空無及隔離的憂懼。

創造活動
  - 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把自己和外在世界結合為一。
  - 由創造生產性的工作所達成的結合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結合;由狂歡式的融合所達成的結合是一瞬即過的,由一致化所達成的結合又是假結合。

完美的解答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結合,在於愛。

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之間的結合稱之為「愛」,我們就會遭遇到嚴重的困難。
  - 成熟答案的愛
    - 在保存自己的完整性、保存自己的個人性之條件下的結合。愛是人生命中一種積極主動的力量。
      - 愛使他脫出孤立與隔離狀態,仍舊允許他是他自己,允許他保留他的完整性。
  - 不成熟的愛 : 共生結合
    - 如胎兒是每親的一部分,母親可說是他的世界。母親養他、保護他,但母親自己的生活又因胎兒而加強。在心理上的共生結合,身體雖然各自獨立,但在心理上則以相同的情況互相依賴。
    1.  被動形式的共同結合是屈服性的共同結合
      - 被虐狂者逃避無法忍受的孤獨感和隔離感的方式,是變成另一個人的重要部分,這個人指揮他,引導他,保護他;這個人就像是他的生命,是他的氧氣。那個我對之屈服的人,能力被鼓吹的很大,不論他是一個人,或是個神;他是一切,我什麼也不是。
      - 被虐狂的愛的關係,本質上是偶像崇拜。
    2. 主動形式的共生結合是統制,是虐待狂。
      - 用合併他人的方式來使自己膨脹起來,來加強自己。

如果我們說愛是一種活動,就遭遇到一個困難 :
  - 在所有情況中,活動的當事者都是某種激情的奴隸,他的活動事實上是一種「被動」,而不是「原動者」
  - 如果一個人靜坐深思,除了體驗自己的生命以及自己和世界的合一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目的和意圖,人們往往認為他是「消極被動的」,因為他沒有「做」任何事情。事實上,這種專注的冥想卻是最高活動,是靈魂的活動,只有在內在的自由與獨立的條件下才能夠產生。

活動的概念
  1. 現代的概念,是指應用精力來達成外在的目標
  2. 運用人之內在力量,不論是否會產生任何外在的變遷。

在主動傾向的運作用,人是自由的;在被動傾向的動作中,人是被驅使的。

愛是主動活動,而不是被動的傾向;它是「屹立於」,而不是「墜入」。愛首要的意義是給予,而非接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筆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