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這個警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看在一般人眼裡,或許不會有太大的感覺,但如果看在世界只剩下自殺這個選項的人的眼裡呢?勇敢求救  -->  不是弱者,所以弱者就不需要勇敢求救囉?這不正好加強他們對自己負面解讀的迴圈?

我的理解是,自殺不是個案。但我們的心智模式往往把自殺的人當成是各式各樣的個案來處理,於是我們試圖去找出每個個案走向終結自己生命的壓力來源,或許是課業、感情、經濟、人際關係……等等,這樣追溯往往導向一個結論,就是抗壓性不夠。這樣的世界觀,其實跟自殺的人一樣,畢竟我們都是形塑這個價值觀的一分子,只是活著是你的出路,而死亡是他的出路而已。為什麼人傾向這麼想?因為當成個案,就沒有自己的責任。你一定會很訝異,為什麼一個跟我素昧平生的人自殺會有我的責任?

我的看法是,自殺是一個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我們的心智模式把自殺當成是逃避。如果自殺不是逃避,而是最後也最猛烈的一次報復呢?如果是報復,我們還會說跟自己無關嗎?因為下一個對你施以這種激烈報復手段的人,可能就是你的孩子。報復是有指向性的,他們試圖去爭取他們想要控訴的對象一些關注,然後在他們的心裡留下永久的傷痛。這是我們打從一出生的世界觀,從來到這個世界以來,我們都在尋求我們渴望得到他們關注的人的肯定,或許是我們的父母、親戚、同儕還有社群,但我們沒有意識到他們也是活在同一個世界,他們也渴望獲得肯定,競爭關係由此展開。最終,我們每個看似不相關的個體,聚焦在同一個觀念,形成一個龐大而牢固的價值觀。叫做競爭。

世界為什麼要分強弱?
我想到一個故事,當我在澳洲打工採櫻桃的,所有打工渡假的人都採不贏東南亞的非法入境移工,為什麼呢?這些非法移工為了生存,把所有長得像櫻桃形狀的東西全都採收下來,不管是白的、粉紅的、還是紅的,但大部分的打工渡假的人會去挑選熟果來採。於是,當東南亞移工掃過的櫻桃樹,只剩上頂端不好採的果實才會慢慢成熟。這世界大部分的狀況就是如此,採的果實多的人強,採的果實少的人弱。而有本書就叫"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作者顏擇雅),我們該怎麼辦?當比較低的水果被採完之後,而我們沒有提供好的工具給後來的人去採那些高處的水果,那他們該怎麼辦?

當我們默許了社會達爾文主義之後,我們給收穫多的人各種掌聲,給餓肚子的人貼上各種標籤,為什麼你不能像誰誰誰一樣,怎樣又怎樣呢?在這當下,我們有沒有思考過,這個世界給每一個人的果樹是不同種的,而環境不見得適合每種果樹生長,有些人是蘋果樹,我們卻給把他放在熱帶雨林,有些人是香蕉,卻被丟在極圈內,可是競爭力這種觀念內化在我們的思想裡,結不出果實的人沒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等同於不努力。

於是,自殺變成是一把控訴的利刃,試圖要劃破這道無形的繭。

解決自殺的系統解會是什麼?
價值。競爭,也是源自於人在尋求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價值觀是十分不穩固的,因為你贏過別人,也總有其他人會贏過你,而且這樣的價值觀很殘酷,只是我們選擇漠視,我們怎麼能承認自己其實很殘忍?我喜歡這樣想,這世界很大,也有60億人口,可是活在島國上的我們,常常拘泥在這個小地方發生的事情,誰喜歡我們?誰不喜歡我們?我們把自己框架在這2300萬的人上面,日復一日的去比較所有日常發生的細微的小事。當然,不可避免地活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市場機制是一個無可避免的副產品,競價本身就是種競爭。可是,我覺得很扼腕的是,當我們整體的競爭心態沒有改變時,我們的教育體制不管怎麼改,可能都難以發揮效用。我們到目前為止始終脫離不了排名這回事,大學前的教育,沒有教會孩子們一些事情,大學後的教育,鮮少以發展自己的校風來吸引適性相同的學生前來加入。

我個人的想法是,我們的教育需要的或許不是去模仿哪個先進國家的教育體制,那也是出於競爭,因為覺得那樣"比較好"。然後,面對陌生的新教育體制,家長們害怕自己比不上孩子,勢必要說我們以前的教育"比較好"。基本上,一般人的論述不會跳脫這種思考,因為我們不會承認自己"比孩子差"。人很奇妙,生命的設計有壽命的期限,死亡的目的就是為了接續新生,新生命擁有更適應當前環境的能力,理應高興而期待,只是一旦面對自己的情緒時,這種理智就斷線了,大人一定要比小孩強,老人一定要比年輕人強,誰說的?所以說,一直在鼓吹這些觀念的人談合作,沒有用對等、平等的尊重來看待對方,合作從何談起?

如果,我們只是在教育裡加入一點點元素,叫做是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去從幫助別人中來獲取,而不是贏過別人呢?幫助別人,幫助世界,幫助環境,幫助地球,找一個你喜歡的世界去從裡面獲取你的價值,而不是由市場機制去決定你的價值,從這樣的心態出發,從有能力幫助他人來肯定自己,而不是獲得讚美來肯定自己。我們的世界是不是就不會只是聚焦在那一、兩個不喜歡你、批判你的人身上?

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說別人抗壓性不夠,也不過是種競爭心態。每一個自殺的人背後的故事跟心情的轉折,或是對你來說,都是小事,但他們被封閉在那個世界裡時,那就是世界的全部。這就好比你對一個被家暴的三個月大的嬰兒說,你其實可以換一對父母一樣,環境所形塑的價值觀,如何把人綑綁住,其實我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只是我們沒有需要激烈到要用自殘或傷人的手段來反抗而已。

何不說 : 「雖然我不認識你,但如果你願意,我可以聽你說你的故事。」?每一個人,都至少可以練習好好聽一個人說話,好好聽一個人說話,有時候就幫了那個人一把。當在煩惱小孩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路的教育要怎麼樣才有競爭力時,何不一起去做一些能幫助人、幫助這個世界一點點的事情?當在工作不斷地在思考如何博取上司的歡心,能夠升遷能夠賺更多錢時,何不想想,做一些什麼可以幫助你的其他同事早個五分鐘、十分鐘下班都好?

世界不是只有一種選擇,價值觀不會是單行道,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宇宙外面還有其他星球而已。擺脫競爭的心態,生命才有出路,否則都是在競爭的路上眾人推擠而已,而在這條路上,自殺就會變成是一種選項,因為你想跟我競爭,我就不給你跟我競爭的機會了,每個人心裡面都會想像或期待,自己毀壞自己的身體之後,誰會在心裡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我們的壓力來自於自我期許,而自我期許的背後是誰的期許,而那些人的期許的背後,又是誰的期許?問題不該只停留在個體階段,如一開頭所說的,停留在個體階段,我們只是在規避自己該負起的社會責任而已。

台大5天3輕生! 大四生曝「炸鍋」殘酷真相:低成就會自我懷疑
寫在上面的新聞之後,每個人都會自我懷疑,跟成就高低無關,只是有的人試圖去找答案,有的人不知道答案然後選擇生或選擇死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