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人們顯然沒興趣探討羅傑提出的其中一個看法 : 他說他是因為種族、個性內向和缺乏男性陽剛氣質,才會在性和戀愛關係上受到邊緣化。
  . 這種自我診斷無疑是錯誤的,至少,我們可以從羅傑的謀殺傾向和憤怒情緒得知,他過度判斷了自己被社會邊緣化的程度。他的自我診斷,同時也非常自私。在他感嘆自己有多孤獨的同時,依然非常愉快的制定了女性性感等級,其中他迷戀的是火辣的金髮蕩姨;然後,他又根據嚴格的種族等級制度,認定自己比黑人更值得獲得性。
. 從原則上來說,他的分析也不能算是錯誤。種族主義和異性戀本位確實已經延伸到浪漫和性的領域中。事實上,正因為在親密關係的領域能受到「個人偏好」的保護,種族主義與異性戀本位在此的影響,才會比其他領域還要更深。
. 觀察我們的社會現實中最醜陋的事物 -- 種族主義、階級主義、健全主義、異性戀本位,如何形塑了我們是否渴望和愛哪些人,以及哪些人是否渴望與愛我們,這樣的想法,真的是「最索然無味的行為」嗎?
  . 有色人種、勞工階級、酷兒和身心障礙者,顯然不會認為這麼做是最索然無味的。他們很清楚,在較明顯的公開壓迫與較隱蔽的私人機制之間,確實有明確的連結。
. 部分女性主義者認為,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且一定與政治有關,也很容易被眾人誤解。女性主義者的任務是將性從壓迫中解放,而不是單純把性區分成自願 (沒有問題的) 與非自願 (有問題的)。
. 男性的性權利 (認為自己有權獲得性、可以強制執行這項權利) ,和政治所塑造出的性慾,有非常直接的關聯。那麼,面對部分男性自認擁有的性權利,和他們面對金髮蕩婦、性感東亞女孩和脆弱兒童身體的迷戀時,我們真的能夠在反抗他們的同時,又不對政治做出任何批判嗎?
. 將性從壓迫中解放,與指出「任何人都能渴望他們想渴望的人事物」不同,前者是一個基進的要求,後者則源於自由主義。後者的推動力大多來自個人主義對社群強制權力的懷疑。如果我的慾望必須受到約束的話,是由誰來約束?如果我的慾望拒絕被束縛的話,我會發生什麼事?
. 我們想要把性從壓迫中解放的基進要求,其實和約束慾望沒有太大關聯。目的是要擺脫不公義約束的慾望。
  . 雖然社會與政府告訴我們,在審視某些身體時 (也包括自己與別人的身體) ,不應該感到喜愛、欣賞和渴望,但是,若我們掙脫政治的束縛,在審視這些身體時感到吸引的話,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 這個政治的束縛,要求我們撫平那些自我們出生以來,就不斷對我們說話的聲音,這些聲音一直說著,世上的哪些身體和生活方式是值得的、哪些是不值得的。在這種狀況下,受到約束的不是慾望本身,而是指導慾望的政治力量。

你的性向,很可能是體制下的產物
. 異性戀是一種政治制度,此制度會迫使異性變女性 (在此指沒有機會去探索其性傾向的女性,雖然有些強迫方式是心理內化,但也有些強迫方式是暴力執法) 改變自己的親密關係、婚姻關係與情感狀態,而強迫帶來的結果,往往與她們真正想要的事物不符。
. 當異性戀女性回顧第一次為了獲得男性的關注,而背叛摯友的回憶。那是自然發生的嗎?是不可避免的嗎?又或者,那是父權主宰的社會結構對妳提出的要求?這套結構最害怕女性慾望消失,因為這很可能進而導致男性無法輕鬆獲得女性的身體、勞力、思想和心靈。
. 如果妳看到另一名女人的身體、臉、魅力、自信與才華時,所感受到的嫉妒,其實根本不是嫉妒,而是慾望的話,會怎麼樣?
. 我們需要先質疑「偏好」的地位。
. 「如果妳認為自己是自由且『天生』的異性戀,那麼,只要妳能理解異性戀傾向對女人來說,很可能不是一種偏好,而是一種強迫施加、管理、組織、宣傳和維持的事物,這就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 「然而,若我們不認為異性戀傾向是一種體制的話,就像是在否認......控制資本主義與種族主義內的種姓制度之力量,也包含了身體暴力與虛假認知。若要質疑女性的異性戀傾向,究竟是偏好還是選擇,並應付隨之而來的認知與情緒問題,我們需要異性戀女性主義特有的勇氣。」
. 有些人主張,偏好是天性且自主的,這樣的主張具有政治用途。我們可以思考,「天生如此」 (born this way) 的概念,對同性戀權利運動來說有多重要,以及「被困在錯誤的身體裡」 (trapped in the wrong body) 這句話,對跨性別權利運動來說又有多不可或缺。
  . 這兩種思考方式,都違反了女性主義的建構主義傾向與反本質主義傾向,也違反了許多同性戀者和跨性別者的經驗。
  . 在如今的社會中,我們往往不會責怪與生俱來的特質,反而會斥責後天的選擇。
. 威廉.威克森 (William Wilkerson) , <<模糊與性>> (Ambiguity and Sexuality) 一書中寫道 : 「我們總是認為,情緒是一種在浮現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事物,但我們往往在回憶情緒的過程中忘記,記憶會根據情緒最後的模樣,去重建過去的情緒。」
. 西爾維婭.費德里奇 (Silvia Federici) : 「我們真的承擔得起,與男人建立關係必須支付的代價嗎?」
. 叫人們改變慾望,難道等同於捫心自問我們想要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想要它、為什麼會有想要的慾望?難道慾望改變的過程,一定是有紀律、有計畫的嗎?還是說,慾望的轉變,也可能是解放的?

怎麼得知自己真正的慾望?
. 「從小到大,社會都在教導我們害怕自己內心那個不斷說『好』的聲音,害怕內心最深切的渴望。但是,只要我們這個聲音與渴望表示認可,那些不能強化未來的事物,就會失去力量、就能夠被改變。」
  . 「我們對慾望的恐懼,會使慾望變得可疑且過於強大,這是因為,只要我們壓制任何真理,就會賦予它超越限度的力量。我們害怕自己無法超越心中可能會出現的扭曲事物,這種害怕使我們變得溫順、忠誠、順從、任由外界定義。」
. 對個人行為的關注,是資產階級道德主義的特徵,這種道德的意識形態功能使我們分心,不去注意到我們身處在更大型的不公義系統中。但,光是指出這是結構性問題,並不能免除我們的思考責任。我們仍然必須思考,作為個人,自己是如何被牽連在這些問題之中,或是應該如何應對。
. 當我們說想要改變政治,同時又希望自己保持不變時,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

和不同膚色的身體性交,會帶來不同獎賞
. 可幹性,就像麥金儂說的可強暴性一樣,源自社會在男人與金髮女性或黑人女性性交之後,會提供的獎賞不同。
  . 有一些特定女性的身體是可以強暴的,還有一些特定女性的身體是可以性交的,這是因為主流文化常規賦予她們這樣的地位。
  . 這種可幹性的差異會存在,是因為男性在暴力對待這些身體後,無須接受懲罰與後果。有些男性認為,黑人女性的身體性慾過度,是在邀請與要求男性的性關注,同時也認為,在接觸過黑人女性的身體後獲得的社會地位,低於接觸白人女性「純潔又無辜的身體」後,所獲得的社會地位。
  . 事實上,所有女性的身體,在某種層面上都具有最高級的可幹性。
. 可幹性並不是一個應該要公平分配給所有人的好東西,可幹性一點也不好。
  . 凱薩琳.克羅斯 (Katherine Cross) 寫道 : 「對部分白人男性來說,在可慾望性的階級制度中,亞洲女性位於最高的階級。但是,那些女人又能因此獲得什麼益處?令人窒息的溫順刻板印象、歧視、虐待,這就是妳出現在別人的階級制度中,能拿到的酬勞。」
. 對非白人男性而言,約會的困難程度高到令人心碎,包括亞洲女性在內的多數女性,在撰寫交友軟體的資料時,都會列出這類的偏好 : 高加索人、限白人、不要印度人。
. 無論是白人還是其他種族的女性,很少遇到有女性願意承認非白人男性面臨的問題。她們只覺得我們很落後。所謂的教養,是只有高加索人能擁有的特質。
. 一般文化如何影響慾望等親密又看似自然形成的事物?權力如何形塑我們的情感關係?妳是否可能重新編寫自己的性慾?要怎麼做?更甚皷,我們應該要求人們這麼做嗎?

亞洲男性找不到對象,都是因為亞洲女「哈洋屌」
. 或許,在白人的想像中,亞洲男性並不是「完整的男人」。但這樣的想像並不會阻止亞洲男性和其他種族的男性一樣,控制、剝削、阻礙、毆打和強暴亞洲女性。
. 在亞洲社群中,相對優勢的群體 (亞洲男性) 則要求相對次等的群體 (亞洲女性) 承擔責任。
. 黑人女性很清楚要如何在談論政治上的慾望形成時,不強制要求他人渴望自己。對異性戀男性來說 (包括亞洲異性戀男性) ,厭女與擁有執行虛構「權利」的誘惑,一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 一張毫不起眼的韓國臉......確切來說,這並不是一張醜陋的臉,這並不是一張生來就難看的臉。只不過,這個國家的女性不會對這張臉產生慾望。
. <<超級名模生死鬥>> (America's Next Top Model) 第六季中,一位韓裔美國選手說現在的亞洲模特兒太少了,她想打破這道藩籬。沒多久後,她又宣布自己不喜歡亞洲男人。非裔美籍模特兒泰拉.班克斯 (Tyra Banks) 立刻指出了這兩個觀點的矛盾之處 : 「妳一開始說 : 『我是亞洲人,我很強大,我來自韓國。』然後妳又說 : 『誰要理韓裔男孩啊,我想要的是白人男孩。』」
. 在澳大利亞相親節目 <<Take Me Out>> 中,兩名亞洲女性解釋她們拒絕亞洲單身漢的原因 : 「我實行『不約亞洲人』原則,因為亞洲人看起來都有點像我哥。」另一人附和道 : 「抱歉,我也支持不約亞洲人原則,我不想在出去約會時,被誤認成兄妹或姐弟。」
. 2015年,伍綺詩在推特上寫道 : 「老實說,我通常都不覺得亞洲男性有吸引力 (他們會讓我想起我的表兄弟) 。」
. 我認識許多生活在西方國家的東南亞女性...當我們指出,亞洲男人會讓我們想起表親時,我們指的是,我們太了解這些男孩和男人是怎麼被養大的。但問題在於,亞洲女性是否有權利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為什麼我們會認為白人男孩和男人,是被用更好的方法養大的?教養,是只有高加索人具備的特質嗎?

妳被什麼性別吸引,是天生且無法改變的?
. 他們堅持,女同性戀主義的本質,是女同性戀者天生就喜歡,一生下來就擁有女性身體和女性生殖器的人。如果事實真是如此,那我們就不能在性種族主義者和排跨女性同性戀者之間做類比,因為前者做出的是政治上的選擇,具有犯錯的可能,後者則是天生、無法改變的傾向,因此無法指責。
. 我認為,他們把性取向簡化成生殖器的舉動令人費解,而且是一出生就擁有的生殖器才算數。有人是天生就被陰莖或陰道吸引的嗎?又或者,我們是先被其他人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方式吸引,其中也包括身體的存在方式,之後我們才學會把這些方式,與身體的某些特定部位連結在一起?

非自願守貞者的起源,是一名酷兒女性
. 人們對東亞女性的性迷變與歧視東西的種族主義總是緊密的交織在一起。
. 非自願守貞者一詞,是由一位名叫阿拉娜 (Alana) 的木訥酷兒女性創造的,她從來沒有約會過,只是希望用一個詞彙來描述自己的孤單,以及經歷相似的人所感受到的孤獨。
  . 阿拉娜說,她們會討論自己該如何面對害羞、尷尬、抑鬱和自我厭惡的情緒,當時,有些男人會在談論女人時,把女性當成物品,但完全沒有如今非自願守貞者論壇的那種暴力權利論點。

男性要成為領導眾人的「阿爾法」,才能吸引異性
. 當人們在性和愛情方面受到邊緣化時,我們要怎麼判斷哪種狀況是壓迫,哪種狀況只是運氣不好?
  . 長得不漂亮,也能歸納為被壓迫的階級嗎?長得矮或性格害羞呢?
. 我們可能會想把渴望別人的理由,區分成好壞兩種,藉由這種區別來畫出界線,在那些不受渴望的原因之中,這些原因屬於壓迫,那些則不屬於壓迫。但是,這算是好理由嗎?如果她的身體不是我們渴望的好理由的話,那她的心靈就是嗎?她的靈魂之美算嗎?我們能決定自己的靈魂是否美麗嗎?靈魂的美麗重要嗎?
. 非自願守貞男性的虛偽行為,他們聲稱自己因為太醜或不擅交際而無法找到愛情和性,但又明確表示,自己對傳統意義上沒有吸引力、擅交際的女性不感興趣。非自願守貞女性說,這樣的男人應該被稱為自願守貞者。
  . 非自願守貞女性指出,這類男性真正想要的,大多都不是愛情或性帶來的親密感,而是吸引火辣白人女性能帶給他們的地位。
  . 當論壇成員們在討論「為什麼非自願守貞者,對地位不高的女性不感興趣?」時,有一個回覆是 : 「你現在是因為大家不想上那種髒東西,所以不爽嗎?」
. 女性慕強擇偶,是非自願守貞者、男權主義者、搭訕藝術家和彼得森追隨者的詞典中,十分核心的一個術語。
  . 他們認為,女性人口中的大多數人,只會和男性人口中的少部分人發生性關係。用彼得森的話來說,就是 : 「女性的交配對象在自己的支配階層以上,男性的交配對象,則在自己的支配階層以下。」
. 貝塔男會因為失控的慕強擇偶而落後,他們在過度慕強擇偶的性市場中,是負債累累的中產階級。若想進入苗條、貞潔、陰柔、年輕的白人女性世界,你就必須付出代價,而這些代價,已經高漲到他們負擔不起的程度。
  . 「性、愛情和婚姻的不平等主義存在已久,這種狀況必定會使憤怒的年輕人開始反抗。川普會當選,是這些有正當理由憤怒的年輕人一起發動的第一次革命。」
. 把憤怒的非自願守貞者和川普支持者中的憤怒年輕人類比,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問題所在。對這兩種人來說,憤怒的表面原因是不平等,但事實上,他們感到憤怒的原因往往是白人男性的特權受到威脅。
. 「可慾望性的社會階級結構,塑造了誰在性方面具有性吸引力、誰又不具有性吸引力的形象。這種形象和誰有過性行為、誰沒有性行為,沒有確切關聯。」
. 在非自願守貞者、搭訕藝術家和男權主義者的世界,以及幫助川普掌權的極右派運動之間,存在著非常直接的關聯性。胡亂揮舞著白人陽剛氣質大旗的民怨政治,不但助長了男性圈的形成,也在意識形態與物質層面上成為門戶,讓大眾得以接觸到更開放的族裔民族主義民怨政治。

跟貧富差距的問題一樣,性也應該平均分配?
. 如果財富不平等是一種需要糾正的不公義現象,那為什麼性的不平等不是?
  . 把性重新分配的概念之所以有問題,至少有兩個原因 :
    1. 非自願守貞者會感到憤怒,不是因為他們缺乏性,而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缺乏性的地位
    2. 再分配的論述會立刻喚醒對於強制性的恐懼
  . 許多女性主義在回應漢森這個問題時指出,任何重新分配性的提議,實際上都是在提議人們強暴女性。
. 非自願守貞者渴望地位,其中一種地位是和地位高的女性性交後能獲得的地位,另一種地位則是接觸高階女性時必須付出的代價。
. 要說起來,性革命最突出的地方,其實就是有許多東西並沒有改變,這正是為什麼,性革命能對一整個世代的基進女性主義者的政治,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女人說「不」的時候仍然代表「好」,女人說「好」的時候,仍然是個蕩婦;黑人和棕色人種男性仍是強暴犯,黑人和棕色人種女性受到的強暴仍不算強暴,女孩仍在索求性,男孩則仍然必須學會給予性。
. 那麼,性革命到底解放了誰?
. 我們從來都沒有自由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