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絲帶文化
- 它像極了購物商場。
- 所有可愛與粉紅的設計都是用來激發正向想法。
- 也有可能出自於某些盛行的性別意識形態,認定女性的人格發展受阻,天生無法完全發展為成人。
- 在主流乳癌文化,很少人表達氣憤,沒有人提到可能導致乳癌的環境因素。除了癌細胞轉移的晚期乳癌之外,造成立即不適與疼痛的並非乳癌,而是「治療」,這是事實,但卻很少人討論。就整體氣氛而言,大家普遍樂觀。
- 在乳癌的世界,人人似乎都得正向思考,患者若覺得不快樂,甚至還得道歉。
- 就連「受害者」這個詞也禁用,這樣一來就沒有名詞可以用來形容得乳癌的女性。
- 正向思考文化已經在乳癌世界中成長茁壯,不過在這種勢不可擋的正向思考文化中,殉難照士微不足道,值得大家不斷獻上敬意、給予喝采的是「生還者」。
擁抱癌症
- 最極端的說法莫過於乳癌一點也不是問題,甚至不討人厭,相反地,乳癌是禮物,得到乳癌的人該由衷感激。
- <<癌症的禮物 ... >> (The Gift of Cancer: A Call to Awakening) : 「癌症是門票,能讓人體驗真正的人生;癌症是護照,能讓人前往真正想過的生活。」
- 一切正向思考的目的,就是要將乳癌變成一種儀式。
- 乳癌文化就像個無縫接合的世界,裡頭網站互相連結,從個人網站與民間組織,到鋪張華麗的企業贊助商和知名發言人,所有網站都必須表達出愉悅氣氛,提出異議就是背叛。
保持快樂的「科學」論據
- 正向態度能增強免疫系統,使我們能更有效對抗癌症。
- 伯尼.西格爾(Bernie Siegel),<<愛、醫藥、奇蹟>> (Love, Medicine, and Miracles) : 「只要不受干擾,強而有力的免疫系統就能戰勝癌症,而且若越接受自我、越感到滿足,就有助於維持強而有力的免疫系統。」這麼說來,罹癌確實是三生有幸,因為癌症能強迫受害者採用更正向、更關愛的觀點去看世界。
- 心理治療與支持團體或許能提振心情,但完全無助於戰勝癌症。詹姆斯.克尼 (James Coyne) :「若癌症病患想接受心理治療或參加支持團體,應該給她/他們機會,這麼做對情緒與社交很有幫助,不過病患不該單純因為企盼延長生命而去嘗試這種體驗。」
- 詹姆斯.克尼 (James Coyne) : 「我認為科學界存在同流合污的現象。心理會影響生理,這種想法非常有趣,而行為科學家就藉此來分一杯羹。這種理論可是攸關許多研究癌症的補助金呢,因此行為科學家們緊抓不放。不然他們還能貢獻什麼來抗癌嗎?研究如何叫人使用防曬乳液嗎?那才不誘人呢!」
- 免疫系統似乎不認為體內的癌細胞是外來物,因為癌細胞確實屬於體內的細胞。
- 根本沒有可靠的證據能證明免疫系統會對抗癌症。
- 美化癌症非但無助於提振情緒,反而可能得付出可怕的代價。
1. 要美化癌症,就得否認一般人能理解的感覺,像是憤怒與恐懼,必須將這些感覺全藏到歡樂的表面下。
- 患者幾乎都認為,尋找優點這種做法令人反感,目的只是想盡量減少那些無法逃避且難解的重擔與困境。
2. 要照別人的期許保持樂觀的樣子也得花功夫。
- 當病患整體感覺悲觀時...就必須讓病患了解,這類感覺是健康的,是可以接受的。
- 當正向思考「失敗」、癌症擴散、治療無效時,就會引發問題,屆時病患就只能怪自己 : 我不夠正向,甚至一開始引發癌症的就是我的負向態度。
- 正向思考這股意識形態,竟然鼓勵我們去否定現實,欣然接受不幸,甚至遭遇災難時只能怪罪自己。
- Jun 27 Mon 2022 10:01
[失控的正向思考] Barbara Ehrenreich - Chap 1: 微笑面對人生,否則死路一條 - 癌症的光明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