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我們在意識層面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去愛。
- 在現存的社會體系中,能夠愛的人必然是少數中的少數。

我是我,是因為我生來如此,
而妳/你是妳/你,是因為妳/你生來如此。
如果我因為妳/你,才成為我,
妳/你因為我,才成為妳/你,
那麼,
我不是我,妳/你也不是妳/你。

「愛是一種為了滋養自己及促成別人的靈魂成長,而擴展自我界限的意願。」


- 良好溝通的焦點在於高度的自我覺察和對別人的敏感度;好的溝通者通常清楚自己內在的過程,也留意別人的感受。自我覺察包括認識自己的知覺、留意自己內在對事物的解釋習慣、自己的投射、感覺和欲望;對別人的敏感及理解則包括感官上觀察的技術,以及把對方的話加以翻譯的能力。

- 空虛和心靈貧乏的人,需要藉著別人才能使自己變得完整。她/他們會說 : 「因為我需要妳/你,所以我愛妳/你。」然而,一個曾經面對孤獨而獨立自主的人,卻知道自己有能力過得充實,她/他們尋覓伴侶是為了追求真愛,而不是要找一個幫助自己變得充實和完整的人。她/他們會說的是 : 「因為我愛妳/你,所以我需要妳/你。」她/他們的愛是給予,而非需求。

- 在我們徹底了解個人生長的歷史之後,才不會盲目重複它;在我們了解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以及真實面對受傷經驗之後,我們才會有所改變。... 在我們釋出憤怒及悲傷之後,才能不再自貶,才能了解自己許多行為要表達的只是一些我們曾經領受的痛苦,並非自己有什麼不對。深切地了解過去,能幫助我們開始一個嶄新的自我過程。

- 沒有完整的自我和自尊,一個人很難真正去愛別人。

- 其實,愛是一種承諾,需要克服懶惰和恐懼,願意冒險暴露自己,並冒著被拒絕的危險去付出。因此愛不是一種感覺,而是意志和抉擇的行為。真正的愛始於「自愛」,以及對自己的珍視;我們必須先學會重視自己才能重視別人。

- 求愛是一種充滿迷惑與虛妄的行為。所謂墜入「愛河」其實無關於愛,只不過是一種本能反應而已...當人墜入愛河時,其實是墜入性欲。

- 向可靠、願意支持自己的人,述說我們受創、痛苦的經歷。我們要表露、分享自己的內在小孩,也就是真我,這包括我們所有的弱點以及優點。
- 我們無法獨自治癒羞愧,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才有可能痊癒。當她/他們認可了我們的困境和痛苦,也就接受了真實的我們;當我們傾聽別人講述自身的故事,分擔她/他們的羞愧,就是在幫助她/他們療癒羞愧...藉由這樣的分享和聆聽,我們就能開始實踐同理、以及無條件的愛。

-  我開始意識到,愛不是一種感覺,愛是一個承諾,一個承諾自己要面對緩慢而反覆的治癒過程
一個承諾願意陪伴著別人經歷她/他的成長之旅

愛,是讓真正的自我能夠綻放的空間
如果任何人在自己的伴侶面前有任何的假裝、隱瞞跟欺騙

那就不是真愛,那意謂著自己清楚
真實的自己,是無法被對方所接納的


- 很多人都有的問題是,認為愛是有限的,或是獨立存在的經驗,諸如「墜入情網」或迷戀。在療癒中,我們會學到,愛不只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能量,體現在承諾上,也讓我們願意為了促進自己或別人的成長而竭盡全力,包含身體、精神、情緒和心靈等各方面的成長。

- 愛的親密、了解、奉獻,正如堪布放手讓鴿子飛去一樣,都不會在放手的過程中有所減損。

- 世俗常見的愛,不論是親密關係、合夥關係,或是與家人的關係,主要的動力都是「執著」。執著則必須讓事物保持在某些狀態才能滿足,唯有情況令我們滿意,我們才會願意去愛某些人或事物,一旦樂趣受到威脅,愛也就受到威脅。



[愛的藝術] Eric Fromm

- 如果一個人能付出豐盛,那麼她/他也能愛她/他自己,如果一個人只能愛別人,那麼她/他就一點也不懂得愛。

- 愛是一門藝術,是需要能力,而跟「愛的對象」無關。
  - 人們內心雖然深深渴望愛,但人卻幾乎把一切其他事情 - 成就、聲望、金錢、權力 - 看得比愛還重要。

- 察覺到人類的分離性又沒有透過愛來達成合一 - 這是羞愧的根源。它同時是罪惡感和焦慮的根源。
  - 酗酒、吸毒跟性愛是克服分離狀態的自然和正常的方法。皆是藉由狂歡迷亂達到合一的方式 :
    1. 強烈的、激烈的
    2. 需要整個人 - 包括身心 - 都投入
    3. 它們的效果轉瞬即逝
  - 從眾,也是一種克服分離焦慮的方法 (假合一)
    - 大多數人甚至察覺不到她/他們有從眾的需要。她/他們生活在一種錯覺中,以為她/他們是順著自己的想法和嗜好行事,以為她/他們是個體,以為她/他們的見解是自己思考的結果。
    - 平等在今日意謂「一模一樣」而非「一體」...把個體性抽離之後的剩餘物,指人們從事相同的工作,進行相同的娛樂,讀同樣的報紙,有著同樣的思想感情。
    - 工作的千篇一律化和娛樂的千篇一律化
      - 速度被規定,態度被規定,情緒也被規定 : 愉快、容忍、可靠、進取跟團隊合作。
    - 被困在這麼一張羅網中的人如何能不忘記她/他是一個人,只會活一次,懷有希望、失望、擔心和恐懼,渴望愛而害怕虛無與分離?
  - 從事創作活動 (非人際的合一)
- 「共生合一」的被動形式是屈從,主動形式是支配。
- 成熟的愛是在保存一己完整的前提下達成的合一...愛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
  - 愛是一種活動
  - 專注的冥想態度是最高的活動,是一種靈魂的活動,只有在擁有內在自由和獨立的條件下才能產生
- 愛是給予,而不是領受
  - 常見的誤解 : 放棄某些東西,是被剝奪和作出犧牲。
  - 對有創造性人格的人來說,給予是能力的最高表現。人的領域...把生命裡活生生的事物給予出去 : 喜悅、興趣、了解、知識、幽默和憂愁
  - 創造性取向的人格 : 克服了依賴性,克服了自戀性的全能心態,克服了剝奪別人或囤積的慾望,對自己的天賦類能力產生了信仰,有勇氣仰仗自己的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
- 愛的基本元素 : 
  - 照顧
  - 責任 : 完全自願的行為
  - 尊重 : 如果缺乏尊重,責任很容易變質為支配和占有。
    - 認知別人獨特個體性的能力 : 別人是什麼樣子,我就照對方的樣子來認識對方。尊重表示我願意讓另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長
  - 了解
    - 在愛中,我了解妳/你,我了解自己,我了解每個人,但又一無所「知」。
    - 「認識妳/你自己」是所有心理學的主要動力...充分了解的唯一途徑是愛
- 愛主要不是一種和某個特定的人的關係。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的取向。
  - 如果一個人只愛另一個人,卻對其他人漠不關心,那麼她/他的愛就不是愛,而只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是一種擴大的自我中心主義。
  - 然而,大部分的人卻相信愛是由對象構成,不是由能力構成。
  - 因為我們不把愛看成一種活動、一種靈魂的能力,我們就相信愛所必需的只是找到正確的對方出現,然後一切就會水到渠成。這種態度就好比一個人想要畫畫,卻不去學畫,一味等待正確的對象出現,以為等到之後自可畫出一幅漂亮的畫。
  - 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
- 男女愛本性上是排他和非普遍性,也可能是最讓人誤解的愛
  - 性慾以融合為目標。它絕不只是一種生理慾望,絕不只是為了解除讓人痛苦的緊張狀態。可以被很多原因激起 :
    - 因孤單而來的焦慮
    - 去征服或被征服的渴望、虛榮心、去傷害,和甚至去摧毀的願望
    - 也可以是被愛激起
  - 由於大部分人都把性和愛相提並論,所以她/他們很容易誤認為,當她/他們在身體上互相需要,就是互相愛上對方。
  - 相愛中的男女對於任何其他人都沒有感受到愛。事實上,她/他們的愛只是二人份的自我中心主義。...她/他們與其他人類相分離,仍處於彼此分離的狀態,也與自己疏離。她/他們的合一體驗是一種錯覺。男女愛是排他的。
  - 男女愛如果是真的愛,則必有一個前提 :
    - 那就是我的愛是發自靈魂深處,並在對方的靈魂深處體驗到對方
  - 男女愛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 意志。愛某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 不只是別人,我們自己也是我們的感情與態度的「對象」。
- 肯定一己的生命、快樂、成長、自由,乃是根植於一個人的愛的能力,即根植於照顧、尊重、負責和了解。
  - 如果一個人能創造性地去愛,她/他就會也愛她/他自己。如果她/他只能愛別人,她/他根本無法愛。
- 自私的人不是愛自己太多,而是愛自己太少。事實上,她/他恨著自己。這種缺乏對自己的愛和照顧讓她/他空虛和挫折。她/他必然會不快樂,急著從生活攫取自己原本阻止自己獲得的滿足。
  - 自私的人固然沒有能力愛別人,但她/他們一樣沒有能力愛自己。
  - 對別人的過分關注的例子之一是過分掛慮孩子的母親。雖然她們自以為特別愛孩子,她們事實上對她們的關懷對象有一種深深壓抑的敵意。過分關心孩子不是因為她們太愛孩子,而是因為她們不得不以這種方法彌補她們沒有愛孩子的能力。
- 「如果妳/你愛自己,妳/你就會像對自己那樣愛每個其他人。只要妳/你愛其他人少於愛妳/你自己,妳/你就不能真正成功地愛自己。但如果妳/你能夠愛包括妳/你自己在內的所有人,妳/你就會愛她/他們如愛單一個人,而那個人同時是上帝和人。因此,愛自己又能同等愛一切別人的人,是偉大而正直的人。」
- 把愛視為相互的性滿足,以及把愛視為「團隊工作」和逃避孤單的避風港,是愛在現在社會中兩種「正常」的解體方式,是愛的病態的社會典型。
- 有一種神經質的愛借助投射機制來迴避自己的問題,改為把焦點放在被愛者的缺點和軟弱之處。
  - 把一己的問題投射到小孩身上。這種投射常見的例子是對孩子的期望。把自己的存在問題投射到孩子身上決定。當一個人覺得未能使自己的生活有意義,就試圖要讓她/他的孩子生活得有意義。但這個人必然在自己身上和孩子身上都遭到失敗。...當一樁不幸的婚姻面臨解體時,孩子也會成為被投射的對象。...對孩子而言,這樣一個「完整家庭」的緊張和不愉快的氣氛,比公開的決裂更有害,因為公開的決裂至少可以教孩子明白,人能夠靠勇敢的決斷結束一種不可容忍的生活狀況。
- 只有當兩個人各從自己生命的中心體驗到自己,愛才可能產生。...愛不是一個歇息之地,而是一同行動,一同成長,一同工作。兩個人是從她/他們生命的本質去體驗自己,是透過與自己合一,而不是逃離自己去和對方合一。
  - 愛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 : 關係深邃,雙方各有活潑和強壯的生命力。

- 愛的實踐的條件 :
  1. 紀律
    - 按規律的時間起床,花定量時間在沉思、閱讀、聆聽音樂和散步,不沉迷於逃避現實的活動,不過度飲食。
  2. 專注
    - 我們的文化鼓勵一種不專注和散漫的生活方式
    - 學習專注最重要的一步是學習獨處。獨處時不要閱讀,不要聽收音機,不要飲食。...獨處的能力乃是愛的能力的先決條件。
    - 與別人的關係中,專注的首要意義是能夠傾聽。
    - 專注意味著完全活在當下。
    - 一個人如果不能變得對自己敏感,就無法學習專注。
  3. 耐心
    - 一個人如果追求速效,就永遠無法學會任何藝術。
  4. 無上關注
    - 在愛的藝術上,玩票者似乎特別多,行家似乎特別少。
- 要達到愛,主要條件是克服對一己的自戀。...只按照它們對我們是有用或有害來體驗它們。自戀的反面是客觀性,是按照事物本然的樣子看待它們的能力。
  - 所有精神疾病都是客觀能力缺乏到了極點的表現。
  - 掌管客觀思考的機能為理性,理性背後的感情是謙卑。
  - 愛因為取決於相對程度的無自戀,它需要發展謙卑、客觀性和理性。人的整個生命都必須為此而努力。
    - 如果我不能客觀地對待陌生人,我就不能真正客觀地對待我的家人。
- 是否有愛的能力,端看我們能否脫離自戀....端看我們的成長能力,即端看我們能否與世界和與自己的關係中,發展出創造性取向。這是一個脫離、誕生和覺醒的過程。
- 教育是幫助孩子實現她/他們的潛能。教育的反面是擺布,它是出於對潛能的成長缺乏信心,認為應該由成年人把「可取」的想法灌入孩子心中,把「不可取」的想法壓抑掉,孩子才會變好。
- 有信仰的前提是有勇氣,有去冒險的能力,隨時準備好接受痛苦和失望。任何堅持生活的第一要務是安全穩定的人,不可能有信仰。任何人如果把自己關在一個防禦體系中,以保持距離和占有作為安全措施,都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囚犯。
- 雖然我們在意識層面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去愛。
- 在現存的社會體系中,能夠愛的人必然是少數中的少數。
- 人都變成了機器人 : 吃得好,穿得好,但已經沒有對人作為人的特質和功能的終極關懷。
- 我們不可能在不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情況下尊重對方。
- 人往往必須經驗一連串失敗的愛情關係,才能夠不再下意識地在自己的伴侶身上尋找父母之愛。
- 一個年長者的自私、焦慮、占有性、貶低性或使人依賴的愛則會妨礙原生傾向的發展,甚至造成相反的結果。
- 要發現我們經常被掩埋和壓抑的愛的需求,一條緹定性通道是感知一己的內在障礙。
  - 追求認識自我和分析自我,追求探入潛意識的領域...


[遇見100%的愛] John WelWood - Chap 1: 完美的愛,殘缺的關係
- 絕對的愛 (absolute love)...,當我們 - 對別人、對自己、對生命 - 完全開放,它就自然而然顯現在我們身上。與另外一個人的關係上,它顯現的是無私的關懷;與我們自己的關係上,它表現的是內在信心、自我接納,讓我們由裡而外溫暖起來;與生命的關係上,它表現的是安寧、感謝、生的喜悅。
  - 最肯定的感覺其實還不是感覺被愛,而是我們以真實面目被愛。真實面目意味我們的真實的生命。當兩個人在毫無保留的境界中相遇,她/他們共享的是絕對之愛的完美時刻。
  - 人的性格並非絕對之愛的源頭,相反的,絕對之愛超越我們的局限。無條件的愛讓我們安住在自己當中、安住在生命喜悅之流中。

- 相對的愛是不完全、不恆常、不完美。
  - 如果妳/你密切觀察人際關係中的自己,會發現自己時退時進,游移在開放和關閉之間。我們會隨著情況上上下下,難以全心肯定另一個人,往往依照我們每個人能夠付出和接受多少,以及彼此之間的默契、能力限度和條件反應模式、內在昇華到什麼程度、有多少覺知和靈活度、溝通多良好、身處的情況、甚至前一天晚上睡了多少覺來決定。
  - 相對就是意味一切視時間和狀況來決定。
  - 一般人類的愛都是相對的,從沒有恆常的絕對性。
  - 我想像別人應該不斷地愛著我們,不多不少,恰到好處,是完美之愛的來源。我們很自然以為人際關係就是愛的主要來源,一旦這份關係無法營造我們的理想關係,這種失望一再啟動心的創傷,就會產生對別人的怨氣。因此了解絕對之愛和相對之愛間的重要分野,是療癒傷口、解脫怨氣的第一步。

- 人我合一的感覺,只在生命對生命契合時才可能發現,我們是一,彼此的開放性並無不同,因為開放性沒有堅實的形式,所以不會有分隔的界線。對比之下,相對的愛是有形層次的交流,人對人。
  - 因為我們的期望和現實不同,才會產生問題。我們總是以為愛應該是穩定的,這種期望使我們無法欣賞相對之愛所給予的「人我之間的親密。二元和一元的交替雖然可以點燃好奇和熱情的火花,但同時也擺明了親密關係頂多也不過是斷斷續續的。
  - 如果妳/你指望別人永遠跟妳/你步調一致,妳/你就會陷自己於沮喪、失望和痛苦,因為這無異於緣木求魚。每個人只能跟隨自己內在的法則,因為每個人都敬自己的節奏和感性。妳/你無可避免會和所愛的人失去同步,因為妳/你一直在不同時間想要 - 從彼此身上或從生命 - 獲得不同的事物。
  - 不但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需要和觀點,我們還想要以獨特的方式被愛 - 能夠撫慰過去帶來的情緒創傷,這真是高標準!因為它假設別人應不斷調整她/他們愛的風格,來配合我們。
  - 雖然沒有人能夠和我們的步調永遠一致,我們仍緊抱期望,怪罪別人 : 「妳/你沒給我我該得的。」

- 其中的問題是,當我們試圖叫別人用我們認為她/他們應該的方式來愛我們,我們的行動中有愛嗎?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控制嗎?在兩人關係中,期望常是一種微妙的暴力,因為這是要求別人順從我們的意志。

- 如果我們誠實的注視自己,我們會看到不可能有一個人完全可靠、始終不渝對我們好,雖然我們可能想像某人,某處有理想的人際關係,這仍以幻想成分居多。更仔細注視,我們會看到每一個人都有她/他自己的恐懼、盲點、私密想法、不安全感、侵略性和操縱性的傾向、情緒引爆點 - 阻塞了愛暢流無阻的通道。
- 如果我們把對完美之愛的渴望轉嫁到另一個人身上,可就麻煩了。在人際關係中尋求完美,只會感覺背叛,氣餒和不平。

- 當孩子發現愛有條件、不可靠、有操縱性,會在心中形成恐懼的結,因為她/錈們只能得出「我沒有真正被愛」的結論。
  - 傷口不能癒合,是因為不知道真實的自己本來就很可愛而且值得愛,以為別人掌握著關鍵,我們常常在人類的相對之愛中期望絕對,期待相對之愛源源不絕地流出和諧、無條件的接納和了解。

- 相對之愛無關乎愛值不值得信任、我們值不值得愛,這跟我們的真實面目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只是凡人的局限,別人不可能超越她/他們的性格來愛我們。

- 妳/你可以花一點時間,注意一下被愛如何讓妳/你和內在豐富有力的境地契合。當有人向妳/你示愛,並不是那人拿什麼東西給妳/你,其實是妳/你打開了內在的一扇窗,讓愛進來,觸碰到妳/你...這完全是妳/你內心的經驗。妳/你和愛妳/你的人引起共鳴,好似雙方在一起分享共同的經驗。
  - 相對的,當妳/你的心被憂慮重壓、被恐懼籠罩或僵硬緊閉,即使情人充滿深情,妳/你大概也感覺不到他/她的愛。只有妳/你心暢通時,愛才觸得到妳/你,被愛 (to be loved),就是成為愛(to be love)。


- 只要我們幻想別人是愛的來源,就等於命定在傷害、遺棄、背叛的沙漠中走失,在那裡,人際關係看起來是無望的悲劇和缺陷。由於我們的痛苦操在別人的手中,迫使我們更深刻地追尋愛的來源。如果別人是絕對之愛的完美來源,我們就很容易依賴別人成癮,將別人當做我們的終極滿足;如果完全依靠別人,我們就不會想去找尋心底完美的大愛,我們的意識變成孩子,要補償童年沒得到的東西。
  - 這不是說拒絕人際關係或藐視其重要性,相反的,如果扎根於愛的源頭,會讓妳/你更有力地和別人接軌。妳/你愈不去要求人際關係必須圓滿,妳/你愈能欣賞它們的美麗。
  - 也不是說在人際關係中不可能體現絕對、無條件的愛,因為無私的照顧是最偉大神聖的人類潛力,然而親密愛侶之間流動暢通的愛最好也不過是時斷時續。

- 齊克果 : 真愛是發現「愛一個人,並不是不顧她/他的弱點、錯誤、不完美......,而是要連她/他的弱點、錯誤、不完美......一起愛,正因為妳/你所愛的人有這些弱點,妳/你更不能迴避她/他或疏遠她/他,相反的,妳/你們兩人應相互扶持,休戚與共,加強內省,來克服這些弱點。」

[遇見100%的愛] John WelWood - Chap 4: 自怨自艾到自愛自重

"體悟真理的武器,莫過於此 : 接納自己" - 帕吉難帕 (Swami Prajnanpad)
"妳/你絕不會感覺被愛,直到妳/你愛上自己" - 亞諾.狄士甲丁 (Arnaud Desjardins)

- 如果我們不能對最具毀滅性的怨氣 - 怨自己 - 死心,就無法從怨氣的束縛中釋放出來。怨氣永遠可從兩面切入 : 每一份對可惡之人的怨氣,無論是怨她/他對我不夠好或者沒愛我愛得恰到好處,都伴隨著可惡之我的感覺 - 怨自己不夠好,怨自己不值得愛,可惡之人和可惡之我,其實是一個銅板的兩面。
- 如果不恨自己,就不會恨別人,如果心安理得,就不會浪費寶貴的生命能量去憎恨或攻擊任何人。想去責怪別人,無非是因為自我感覺很糟,而這又因為感覺不到別人的了解和尊重。自我憎惡是藏在世界所有暴力和污穢之下的罩門。
  - 如果妳/你懷疑、評斷、批判自己,這代表妳/你對自己的真實面目有點不喜歡或懷有敵意;如果妳/你獨處有困難,老是離不開工作、手機、電視、電腦等等,喜歡把自己忙得不可開交,轉移對自己的注意,這也顯示妳/你可能不是那麼喜歡跟自己在一起。
  - 這影響妳/你內在感覺以及妳/你每一天中每一個小時的生命經驗,也影響妳/你所持的想法、所做的選擇、所採的行動、所選的情人、所營造的關係。

- 羞愧 - 感覺自己不好 - 無疑是所有感覺中最痛苦的,因為它否定了重要的真理 - 我們的本性天生美善。
  - 只要去照鏡子,直視妳/你的臉,妳/你如何反應?如果妳/你看到老化的跡象,妳/你怎樣看待自己?妳/你對鏡中的臉懷有慈心,無條件接納它嗎?還是嚴苛地批判自己呢?
  - 大部分人心頭纏繞著一個簡單的念頭 : 「我夠不夠好?」這個念頭接著為「她/他愛我,她/他不愛我」。
    - 我們為什麼要讓這批判不斷重演,承受這麼多痛苦的後果?因為我們從未感到我們天生就值得愛,不相信愛會自動光臨,我們反而相信我們必須做點什麼,才能得到接納,所以我們強迫自己做得更好...如果我們能證明自己值得,我們也許就會為人所愛。
- 「努力變得更好」永遠無法肯定內在價值,因為這項努力已預先設定我們不夠好,從而加強我們的自我憎恨,即使有人愛我們,這種不值得愛的感覺也很難讓愛進來。我們若不愛自己,別人也很難愛我們,這會使對我們好的人很挫折,轉而撤退或離去。然後我們以此為證據,說我們一定是哪裡不對勁。這樣一來,可惡之我的故事變成自給自足的預言。
  - 我們必須做一個乖男孩或乖女孩來討父母歡心,未免令人挫折 - 因為當時我們不曾感到以真實面目被愛。
- 自我接納能夠治癒自我憎恨和羞愧,它只能從我們對真實面目的認知和欣賞之處生起,從無條件的美善生起,從超越可愛之我、可惡之我的更廣大真實之處生起。

- 自我憎恨會增長對別人的怨氣和暴力。因為我們試著把我們的窩囊感覺轉移到別人頭上,我們就可以覺得自己沒那麼窩囊。
  - 侵犯別人,是很典型的想減輕在人際關係中所引發的羞愧和自我憎恨。
  - 夫妻的老套 - 互拋「壞感覺」,難怪婚姻伴侶那麼大費周章確保「我對」。「我對」其實是用跛腳的自我憎恨和羞愧,對抗內在評審委員的攻擊。
- 傳統宗教有一個缺失,它總是用批判的聲音發言,怪人們有罪或不值得愛。其實與其申斥人們的過錯,不如慈悲而巧妙地幫助人們看到。
  - 例如 : 貪婪是從內在的饑渴而來 : 「我擁有的還不夠多。」更深層的意涵其實是 : 「我不夠好。」然而,是什麼樣的內在貧乏讓我們想用消費和擁有來減輕?如果不是與愛隔絕而感覺空虛,還會是什麼?
  - 例如 : 嫉妒只因為怕不被人愛而生起,不知道為什麼生命眷顧別人總比我來得多些。類似的,自我中心、傲慢、驕矜,都是企圖將自己塑造得更重要、更特別,來補償自我愛的欠缺;利己主義者試圖讓世界繞著「我」轉,來補償「我根本不重要」的潛藏恐懼。
- 這世界所有邪惡的背後,潛藏著負傷、失聯的內心痛苦,我們行為不良是因為我們內心痛苦,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的本性一開始是開放而溫柔的。
  - 當我們認識了這一點 - 世界上的罪惡不過是普世創傷的症狀。「世上沒有壞人 - 只有沒好好被愛的人。」 - 亞諾.狄士甲丁 (Arnaud Desjardins)
  - 世上沒有壞人,只有不被愛的人
  - 所有我們最羞愧、感覺罪大惡極的事的背後,會發現一個悲傷、孤獨、絕望的孩子,感覺和愛失聯。

- 這一段從自怨自艾到自重自重的旅程,需要學著會晤、接納真實的妳/你,對之打開心靈,這必須從親身體驗開始,只要抗拒、逃避、評斷,或者試圖操弄,控制妳/你的經驗,就沒有真正的自愛自重。
  - 讓自己親身體驗,頗具挑戰性,因為從沒有人教我們怎樣誠實而直接地處理我們的感受,相反的,我們文化中的傳統智慧是 : 如果妳/你沮喪或焦慮,吃點藥,去健身房運動,或打開電視 - 因為對付壞事情的唯一解決之道就是逃走。
  - 主動面對面、涉入、敞開妳/你的感受。有意識地碰觸感覺 - 「是的,正是這種感覺。」- 如果可以對恐懼或痛苦敞開心靈,並且專注地去經驗那種開放性,最後妳/你可能會發現很棒的事 : 妳/你開放的本性比妳/你對之開放的事物來得巨大,對恐懼打開心靈比恐懼本身強大得多。這是有意識的受苦。
  - 我從三十年臨床心理治療師的經驗中學到 : 如果妳/你能讓經驗重現,它的結會鬆開,帶妳/你更深更穩地去經驗妳/你自己,不管妳/你的經驗看起來多痛苦、多可怕,只要妳/你願意去處理它,妳/你的根本力量就會帶出來,引領人生轉到一個更積極的方向。
  - 允許妳/你的經驗存在並打開心房的時刻,妳/你終於成為妳/你 - 妳/你就開始為自己而活,妳/你肯定自己的真實面目和當下的感覺,這是深刻的自愛自重。

- 什麼是自我愛?它遠遠勝於一般靈性自助達人給人的元氣大補帖 : 「相信妳/你自己!妳/你很棒,該死的,人們喜歡妳/你!」
  - 自我愛比這更聖潔、更神祕,它是溫暖本性內在的光輝或氛圍,在妳/你當下肯定自己的時刻,逐漸注滿妳/你,這是靈性成長的基礎。
  - 讓妳/你當妳/你自己
  - 當別人想把想法加諸於妳/你,或把妳/你塞入狹窄的觀念盒子裡,妳/你也許會非常生氣,但妳/你可能沒發現妳/你對自己做了多少類似的事,妳/你昨天、去年、兒時、青少年時、成人是什麼樣,都不是真實的妳/你,只是回憶。
  - 「自我愛」是無論我經歷著什麼,都肯定我自己,而不是緊抓著「我應該是什麼樣」、「我應該如何做」的概念。「我是誰」不是固定的實體,而是當下活生生的動態經歷 - 當我讓自己活起來的時候。
- 別排斥任何經驗到的感覺,在短短的時間內以不假判斷的覺知會見它 - 碰觸它,順其自然,這是肯定自己的簡單方法。
  - 「是的,我緊張」「是的,我在擔心。」「是的,我這是小氣」
  - 帶著覺知,順其自然。別僅僅觀察,還要感覺它,給它空間讓它有活力地運作,同時帶著不假批判的覺知。如果妳/你批判了,也要曉得,然後 : 「是的,我在批判。」對心念和情緒保持興趣和中立,以一種「是的,是的,正是這樣」的精神,將溫暖和開放伸向正存在的情況。
- 「肯定一切,不排拒一切,尤其排拒妳/你內在的品質。」

- 自怨自艾通常包括兩個要素 : 清楚的「覺察」,混著嚴苛的「批判」。
  - 例如,妳/你知道自己很自私,但不要下斷語說這證明妳/你有問題。花點時間把這兩個元素分開,將「覺察」從「責怪」中分離出來,把責備放一邊,把對自己的覺察放在面前,注視它,彷彿妳/你是一個聰明絕頂、充滿愛意、十分諒解的父母、朋友或老師。
    - 妳/你可能會體諒地說 : 「妳/你兒時的經驗是 : 如果妳/你不照顧自己,沒人會照顧妳/你,難怪妳/你不顧一切,這是在尋求安全感。」
- 雖然妳/你常尋求別人的諒解,其實妳/你對自己的諒解才最具療效。

- 「自我愛」成長的下一階段是能夠感謝妳/你獨特的貢獻,在我們以真實面目出現時。
  - 「每一個人降生到這世界,都是嶄新、從未存在過、原創而獨特的。每一個人的任務就是......去知悉、去思考......世界上從沒有像她/他一樣的人。...每一個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實現她/他獨特的潛力,而不是重複別人 - 即使是最偉大的人 - 已經做到了。」
- 「自我愛」最大的阻礙,是習慣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或者想要跟別人一樣,只要心裡有比較的念頭,覺得我們跟別人一樣,比她/他們好或壞,就是貶抑自己。
- 愛妳/你自己真實的樣子,對某些人來說,好像是自我主義,但實際上它是愛人最有力的基礎,因為做妳/你自己,妳/你就會知道讓別人也做她/他們自己有多麼重要,最能表示妳/你的愛意的事,是讓別人做跟妳/你不一樣的人,讓她/他們從妳/你的要求和期望中解放出來,當妳/你體恤地諒解別人和妳/你一樣,有自己的法則,得按她/他們自己的方式行事,那時,想要控制她/他們、使妳/你比她/他們重要的想法,就消失了。

[心靈地圖 - 追求愛和成長之路] M. Scott peck - Chap2: 愛

- 愛是為了滋長個人和別人心靈成長,一種發乎真誠意願的行動;不但需要努力,也要有勇氣作後盾。除了持續投入奉獻外,更需要運用智慧。
- 自愛 : 是對自己的關懷、尊重、負責與了解。不愛自己的人,不可能愛別人。

- 史考特.派克 (M. Scott Peck) 四個原則,建立紀律的方法 :
  1. 能夠延遲滿足
  2. 接受自己的責任
  3. 誠實無欺,忠於真實
  4. 為了靈性成長,節制某些需求

愛的定義與誤解
- 愛 : 為滋養個人和別人心靈成長而擴充自我的意願。
  - 愛是一種週而復始的過程。擴充自我也是一種成長。在幫助別人成長當中,自我也會更趨成熟。
  - 不愛自己的人無法愛別人。
    - 自愛與愛人不但共同滋長,最後兩者之間的界線甚至會完全泯滅。
    - 愛需要不斷的努力。
  - 愛超乎一般的欲望之上。想愛不等於去愛;愛是行動,是一種基於意願的行動。

墜入情網
- 與愛有關的錯誤觀念中,最有力也最被接受的就是把「墜入情網」當成愛,或至少是一種愛的表現。
  1. 墜入情網常涉及與性有關的愛欲。我們不論怎麼愛自己的子女或朋友,都不會跟她/他們墜入情網。墜入情網往往是出於意識或潛意識的性動機
  2. 墜入情網的經驗千篇一律不會持久。沖昏頭的熱情總有一天會消逝。
- 處身自我疆界之內是非常寂寞的。有些人會因童年不愉快或被傷害的經驗,認為外在世界充滿危險、敵意、混亂和匱乏。... 墜入情網的經驗就使我們得以逃避寂寞 - 只可惜是暫時性的。
  - 在某種意義上,墜入情網是一種退化... 相信愛的力量能征服一切,這些感覺與現實脫節的程度,就跟一個兩歲大的孩子,自命能夠統治全世界一樣不可理喻。
- 真愛的基礎不是一種戀愛的感覺。真愛發生的時候,很可能完全沒有戀愛的感覺,愛的行為也不需要戀愛的感覺作後盾。
- 「墜入情網」可能只是一種暫時的迷戀,而不能算是愛。
  - 相對的,我們也可能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跟一個各方面都很值得愛的人墜入情網。
- 墜入情網不能擴充一個人的疆界,只會造成自我疆界的一部分暫時崩潰。擴充自我需要靠努力,但墜入情網卻不需要花半點力氣。一旦墜入情網的美好時光結束,自我疆界又恢復原狀,當事人只會覺得幻滅,但並不因而成長。自我的極限擴張後,通常不會再縮小,真愛是永久性的自我擴充,墜入情網則否。
- 墜入情網唯一的目的就是消除寂寞,或許會經由結婚使它更持久,但絕對與心靈成長無關。

浪漫愛情的謊言
- 談戀愛的經驗能有效維持婚姻關係,它造成的永恆幻覺功不可沒。這種幻覺來自童話故事式的浪漫愛情...
- 浪漫愛情的神話卻是一則可怕的謊言。數以百萬計的人浪費畢生精力,只為了使現實生活契合不真實的神話。
- 走出情網是真正婚姻生活的開始;如此才能視配偶為獨立個體,邁向成熟的婚姻。

真愛的幻覺
- 真愛是一種擴充自我的經驗,它跟自我疆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們的愛會無限地向心愛的對象延伸,希望滋養她/他,幫助她/他成長。
  - 先決條件是,我們必須先被自我疆界之外的一個對象吸引,必須付出以身相許的熱情來投入。心理學家把以身相許與投入的階段稱為「精神貫注」,這時我們「貫注」在愛的對象上。
- 性行為跟自我疆界的崩潰和因而產生的狂喜,多少有點關聯,因為自我疆界在剎那間消失,但狂喜的瞬間過後,自我疆界恢復原狀,卻再也提不起一點感情。高潮的狂喜不一定要有夥伴共享...但只限那短暫片刻。

宇宙渾然一體
- 「合一」 : 因為真愛而產生的那種長時間與宇宙合而為一的感覺
  - 唯有放棄自我疆界,才能體認真正的現實。一個人一直覺得自己是宇宙中的獨立個體時,就不可能了解宇宙的和諧。
  - 雖然借助性高潮或服食迷幻藥也能讓人一窺涅槃的境界,但絕非涅槃本身。我要強調的是,涅槃、永恆的啟發或心靈的成長,都只有經過堅忍卓絕的真愛才得以成就。

消極倚賴
- 第二種最常見對愛的誤解,就是把倚賴當成愛。
  - 如果妳/你必須靠別人才能生存,妳/你就是寄生在那個人身上,那不是愛。妳/你們的感情之中沒有自由,妳/你們在一起是基於需要而不是愛。愛是一種自由的抉擇。相愛的人不是一定要生活在一起,她/他們只是選擇生活在一起而已。
- 當一個人得不到另一個人盡心的照顧,就覺得自己不完整,無法正常生活時,就構成倚賴。
- 消極倚賴的人成天忙著尋求別人的愛,以致沒有精力愛別人。... 她/他們心裡有個無底洞,永遠填不滿,永遠沒有滿足感,永遠覺得「少了一部分」。
  - 她/他們不在乎倚賴的是誰,只要有人就好。只要別人給她/他們一個身分,她/他們也不在乎那是什麼。她/他們的感情關係表面看似熱烈,實際卻極為膚淺。她/他們急於填滿內心的空虛感,來者不拒。
- 消極倚賴人格症 : 這種症狀在倚賴上冠上「消極」二字,主要因為患者只關心別人能為她/他們做什麼,卻從不考慮自己能做些什麼。
  - 「把被愛當作目標是不可能成功的。要別人愛妳/你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做一個值得愛的人。如果妳/你人生最大的目標只是消極地被愛,妳/你就不可能是一個值得愛的人。」
  - 不能容忍任何降低倚賴程度,並賦予對方更多自由的方式。
  - 口口聲聲的「愛」其實不過是「倚賴」,自由與獨立都幾乎不存在。有些消極倚賴的人婚後不惜完全放棄自己原本的技能。
  - 雖然消極倚賴的婚姻可能持久而有保障,但這並不代表健全,其中也未必有真愛。如果把自由作為安全感的代價,婚姻關係反而破壞了各個成員的成長機會。

缺乏愛的能力
- 消極倚賴的原因是缺乏愛。
  - 這種人的童年時期,通常未能得到足夠的關注,而產生極大的空虛感。成長期間經歷的欠缺或不完整,會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我擁有的還不夠」的感覺,這樣的人不但認為命運不公、難以預測,也會懷疑自己是否有資格被愛。
  - 她/他們迫切地追求愛,而且會不擇手段地保有和操縱一切人際關係,結果反而摧毀了愛的可能性。
- 愛與自律必須並存,不能愛子女的父母缺乏自律,消極倚賴者過度倚賴的傾向,也可視為一種人格失調的症狀。消極倚賴者只求得到滿足... 更糟的是,她/他們不肯為自己負責,甚至不惜要求子女負責,使自己快樂或滿足。她/他們認定一切都是別人的責任,所以經常覺得失望,別人沒有盡責使她/他們快樂滿足,令她/他們忿恨難平。
  - 「倚賴別人是最糟糕的事,妳/你還不如轉而倚賴海洛英。只要貨源充足,海洛因永遠不會讓妳/你失望,它一定會使妳/你快樂起來。但如果要求別人使妳/你快樂,到頭來一定會失望。」
- 儘管倚賴也會使人強烈地親近另一個人,看起來似乎像愛,其實兩者有天壤之別。倚賴源自父母缺乏愛的能力,而且延續這種失敗。只想獲得不想給予,使心智停滯在嬰兒期,無法成長。它構成限制與束縛,扼殺自由。它對人際關係只會破壞,沒有建設,到頭來,它會毀滅所有捲入其中的人。

全神貫注
- 愛的唯一真正目標,是心靈的成長或全人類的進步。
- 培養嗜好也可以當作一種愛自己的方式。但如果嗜好本身成為取代擴充自我的目標,它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 有時候嗜好廣受歡迎的原因,就在於它能取代自我發展。例如,她/他們相信,運動方面的進步,可以推翻自己在做人方面已經完全不再進步的事實。如果她/他們多愛自己一點,就不會用這麼膚淺的目標來欺騙自己。
- 經常濫用愛這個意義太過籠統的字眼,會妨礙我們了解愛的真諦。
  - 我們愛的對象一定是人,因為就一般的了解,只有人類的心靈才有成長的能力。
    - 人跟寵物的溝通極為有限,我們不知道寵物在想些什麼。往往有人把自己的思想與感覺投射到寵物身上,把牠們引為知己,可是事實不見得如此。
    - 人只有在寵物聽話的時候才會喜歡牠們,如果寵物一再反抗,甚至反噬,我們會立刻棄之不顧。
    - 豢養寵物的出發點是希望牠們永遠不要長大,陪伴著我們,所重視的就是牠們對我們的倚賴。
- 真愛的一大特色 : 希望對方發展成獨立自主的人格。
- 很多人沒有能力真正去愛別人,她/他們只會「愛」寵物。... 主張解放的婦女,強烈反對男性用類似呼喚小動物的暱稱跟她們說話,因為這表示他的感情可能真的完全建立在把女性視為寵物的基礎上,絲毫不尊重她真正的才能及獨立的人格。
- 偏頗的貫注 :
  - 很多母親只會把孩子當作嬰兒來愛。這樣的母親極為常見。
- 愛是行動,不是感覺。愛之所以被誤為感覺,就因為我們常把全神貫注當成了愛。

自我犧牲
- 「給予者」在愛的假面具下,只求滿足自己,全然不把對方心靈真正的需要當一回事。
- 愛其實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活動,不但需要用心,也要用腦。... 有時候不付出反而比在錯誤時刻給予更恰當;培養家人獨立的能力,比一直照顧她/他們,需要更多的愛心。
  - 表示需求、憤怒、不滿與期望,對家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亞於犧牲自己。
- 虐待與被虐
  - 從痛苦的處境中汲取一種優越感,當對方回頭來求她/他收留,他/她又反過來得到一種虐待的快感,她/他的低姿態肯定了他/她的優越性,他/她從她/他的搖尾乞憐當中,享受到報復的愉悅。
    - 當世界善待我們時,報復的心理不能成立。為使報復成為生活的目標,就必須一再加強被迫害的感覺,使復仇心態持續下去。被虐狂把忍受虐待視為愛的表現,其實是她/他們尋求報復快感的必要條件,它的基本動機是恨,不是愛。
  - 被虐狂的問題引出另一個與愛有關係錯誤念 - 把自我犧牲當作愛。
    - 每當我們自稱做某件事是「為了別人好」,都是以某種方式在逃避自己的責任。人做任何事都是出於自己的抉擇,這麼抉擇是因為它最能滿足我們。我們無論為別人做什麼事,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 愛確實能改變一個人,但它是一種自我的擴充,而非犧牲。真愛會使自我更為充實。在某種意義上,愛也可以說是很自私,因為它追求的是自我的擴張。自私與否絕不是判別真愛的標準。唯一的標準是 : 真愛永遠追求心靈的成長,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愛。

重感覺而不行動
- 愛是行動,不是感覺。很多人跟著愛的感覺走,做出來的事卻可能沒有愛的成分,甚至還具有破壞性。但一個真正有愛心的人,即使面對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也能充滿愛心與保持建設性的態度。
- 全神貫注與愛的區分 :
  1. 精神貫注的對象不一定有生命,所以也不一定有心靈
  2. 我們對另一個人精神貫注時,未必會關懷她/他的心靈發展。倚賴者反而害怕貫注的對象成長。
  3. 貫注的強度通常與智慧或投入奉獻無關。
  4. 貫注瞬息多變,不能持久。
- 真愛不但需要投入奉獻,也需要運用智慧。我們關懷一個人的心靈成長時,就會了解不能投入的危險性,而且唯有投入才能表達關懷最有效的方法。
- 愛的定義 : 為了滋養個人和別人的心靈成長,擴充自我的意願。
  - 真愛發乎自願,而不情緒化。用真心去愛人是出於自主的決定,不論愛的感覺存在與否,都要投入奉獻。
- 愛的感覺沒有限制,但是我能付出的愛有限,必須選擇愛的對象。真愛不是一種排山倒海而來,什麼都可以不管的感覺,它是一個經過審慎考慮,全心投入的決定。

愛的表現
- 愛需要努力。充自我或擺脫惰性,就叫做努力。恐懼當前,仍然挺身而起,就叫做勇氣。
1. 付出關懷
  - 愛最主要的努力就是關懷。愛另一個人時一定會關心對方,細心照料她/他,幫助她/他成長。
  - 表現關懷最常見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傾聽。傾聽是關懷的表現,需要全心以赴。
2. 真心互動、共同成長
  - 在大部分的傾聽中,我們扮演的卻不是接受者,而是給予者。
  - 用心傾聽、全心全意關懷一個人,都是愛的表現。用心傾聽也是一種修養,暫時把個人的成見與欲望放在一旁,盡可能體會說話者的內心世界與感受。聽者與說者的結合,事實上就是自我的擴張,我們必然能從中得到新知識。
3. 用心傾聽,表現關懷
  - 遊戲也是一種關懷。基本上,關懷就是花時間共處,關懷的品質與這段時間內集中精神的強度成正比。

愛的風險
- 擴充自我,可說是使自我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領域,變成一個不同的新自我。我們做不熟悉的事,我們改變。改變、不熟悉的活動、不熟悉的環境和不同的處事方式,在在令人害怕。
- 勇氣並非不害怕,它只是能讓人無視於恐懼而採取行動。

受拒與失落
- 接近一個人,就得承擔那個人離妳/你而去危險,讓自己回到跟從前一樣寂寞孤單的處境。
- 愛任何有生命的東西,不論是人、寵物或盆栽,它們都可能死亡。信任任何人,妳/你都可能受傷;倚賴任何人,她/他們都可能令妳/你失望。貫注的代價就是痛苦。
- 如果一個人決心不冒痛苦的危險,生活中就必須剔除許多東西 : 子女、婚姻、性的愉悅、野心、友誼 - 所有使人生多采多姿而有意義的東西。
- 完整的人人雖然充滿痛苦,但此外唯一的選擇就是根本不去生活。(生命就是白忙一場)
- 生命的本質就是改變、不斷的成長與衰退。選擇生活與成長,也就選擇了改變與死亡的可能。
- 逃避受苦的動機,是所有心理疾病之源。... 在死亡的指引下,我們才會察覺人生與愛的時間是多麼有限,應該善加把握與發揮。如果不願面對死亡的存在,就不能從中獲得啟示,生活與愛也變得含糊曖昧。
- 人生就是冒險,在生活中投入愈多的愛,冒的險也愈大。.... 很多人畢生儘管貌似成人,甚至事業成功,但大多數成年人到死為止,心理上還像孩子,不曾擺脫父母的影響而獨立。

獨立自主
- 「人生唯的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充分享受人生中的不安全感。」
- 成長的過程通常進行得極為緩慢。
- 投身於追求獨立的冒險是自愛的實踐,但除了擴充自我、追求自我成長的意願外,冒險的勇氣還需要更廣大的基礎。
- 唯有當一個人躍入一個能發揮個人獨特性的未知世界,擁有完整的自我與心理的獨立時,才能自由地邁進心靈成長的更高層次,並自由地展示最高境界的愛。
  - 一個人成家立業、生子,如果只是為了滿足別人或整個社會的期待,投入的層次就可說是等而下之。
- 最高形式的愛必定是全然自由的抉擇,而不僅是服膺成規而已。


全然投入
- 不分層次高低深淺,投入都是真愛的基石。
- 所有真誠關懷另一個人心靈成長的人,都會意識到或直覺地知道,只有在持之以恆的關係當中,成長才會持續不斷。
  - 孩子若感到將來渺茫難測,隨時擔心遭到遺棄,心理就永遠不可能臻於成熟
  - 夫妻之間面臨倚賴與獨立、操縱與屈服、自由與忠貞等問題時,若不能確信衝突不致於毀滅既有的關係,就很難循健全的途徑謀求解決之道。
- 父母不能投入親子關係所造成的長期傷害,光靠幾句口頭的慰藉是不可能癒合的。
- 童年時代未曾得到父母關愛投入的人,成年後往往會發生「先發制人遺棄對方」的併發症。
- 性不是一項投入的承諾,而是自我的表現、遊戲、探索、學習與快樂的放縱。
- 投入治療的風險不但是投入本身有風險,自我的挑戰與修正也構成風險。... 為了不斷的擴充自我,開發人際交往的新領域,把愛當作生活的重心,改變就在所難免。
  - 一個追求成長的人,卻能輕易遁入過去,恢復以往熟悉而囿限的生活方式。

批評與衝突
- 最嚴重的愛的風險就是當面批評。當面批評一個人,就等於告訴對方 : 「妳/你錯了,像我才對。妳/你應該改變。」...批評往往出於一時衝動,蘊含著憤怒與不滿,不但沒有啟發作用,反而使這個世界更形混亂。
- 真正具有愛心的人,不輕易批評別人或與人衝突,因為她/他知道此舉可能造成傲慢的印象。跟所愛的人衝突,無異自命道德或知識上高對方一等。但是真心相愛的話,一定會承認對方是一個跟自己不同的獨立個體。在這樣的認知下,她/他不會隨便對心愛的人說 : 「我對,妳/你錯,我比妳/你更清楚怎麼做對妳/你有好處。」
- 唯有不厭其煩地自我分析,才能幫助我們脫離這個困境,愛人者必須嚴格檢討自己的「智慧」是否真的有價值,以及自己的動機。
  - 「我真的看清了情況,還是僅僅含混的假設?我真的了解我所愛的人?有沒有可能她/他的選擇並沒有錯,只因為我自己的認為有限,才覺得這項選擇不夠明智?我認定所愛的人需要我的指引,是否出於自私自利?」
- 「謙遜乃是真正的自知之明,凡是認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人,表現於外一定十分謙遜」
- 在該挺身而出、用批評滋養心靈成長的時刻不行動,跟不經大腦的批評譴責,同樣是一種愛的剝奪。
  - 夫妻之間如果要借助婚姻引導對方的心靈成長,對立場面也不可或缺。夫妻成為彼此的最佳批評者,才是成功的婚姻。
  - 友誼也一樣。傳統觀念認為,友誼應該不產生衝突,互相吹揍奉承才能持久。這種關係其實非常膚淺,不配稱為友誼。
- 對立或批評也是一種領導或權力的表現方式。權力的表現無非就是企圖改變人或事的發展過程。...唯有投入自我,才能有效滋養對方的心靈成長。
- 我憑什麼影響一個事件的發展?我有什麼權力決定哪些事對我的孩子、配偶、國家或全人類有益?誰賦予我堅持自己的理解正確無誤,並且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別人身上的勇氣?我怎敢扮演上帝?
  - 大部分的父母、老師和領袖作決定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立足點的問題。

真愛與紀律
- 自律的力量從愛而來,而愛則是一種意願。...自律是一種愛的行動,而且任何真心付出愛的人都會自律,甚至所有真誠的愛的關係,都是有紀律的關係。真正愛一個人,一定會節制自己的行為,以期促成對方心靈成長,臻至最高境界。
- 熱情是極為深刻的感情。漫無節制的感情絕不會比有紀律的感情更深刻。...一個能充分掌握自己感情的人,絕不能說是一個不熱情的人。
- 一個人不該被自己的感情奴役,但也不能把感情壓抑得近乎不存在。
- 接受愛的對象能因而獲致心靈的成長。... 愛一個無法因妳/你的愛而得到心靈成長的人,就像在旱地上撒種,是一種精力的浪費。真愛極其珍貴。
- 「自由的愛是一種理想,可惜很少人能達到這種理想。」
  - 自由與自律必須相輔相成 : 少了真愛的紀律,自由就不成其為愛,反而帶來毀滅。
- 真愛之中,「我」會不斷擴充、成長,愛得愈深愈久,自我就愈大。真愛會不斷讓自我更新,愈是滋養對方的心靈成長,自己的心靈也愈能得到滋養與成長。
- 付出真愛的人永遠會把所愛的人視為完全獨立的個體,她/他會尊重的鼓勵對方獨立。

真愛與尊重
- 無視別人獨立性的最極端例子是自戀。明顯自戀的人,無法理解她/他們的子女、配偶與朋友都有自己的情緒。
- 自戀的人無視於別人的存在,只把她/他們當作自我的延伸,所以沒有同理心,亦即設身處地體會別人感覺的能力。自戀的父母因為不能將心比心,往往無法對子女的情緒作適切的反應,也無法認知或肯定孩子的感覺。
- 父母不能體會孩子獨立的人格,只把子女當作自我的延伸,跟昂貴衣飾、修剪整齊的草坪、擦得晶亮的汽車一樣,代表她/他們的社會地位。
image
image
- 一般人似乎都很難充分接受身邊親人的獨立性,這不但對她/他們的親職任務,也對所有親密關係構成困擾。
  - 一般人常以自己為中心界定丈夫或妻子的存在價值,完全沒有考慮到對方是獨立的個體,除了婚姻還有自己的命運。「妻子的目的與功能是盡她所能成長,不為我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她自己的榮耀。」
- 婦女解放運動有助於指出唯一最理想的婚姻之道 : 婚姻是一種建立在分工合作上的制度,需要互相奉獻與關懷,投入時間與精力,它存在的基本目標就是滋養各個成員,朝各自心靈成長的巔峰邁進。
  - 雙方的獨立才會使婚姻生活更豐富。因害怕孤獨而結婚的人,不會成就偉大的婚姻。真正的愛不但尊重彼此的獨立,也會無視於分離或失落的風險,刻意培養這份獨立。
image

愛與心理治療
- 西方文化常把真愛與浪漫之愛混為一談。
- 所有建立在真愛之上的關係,都可視為一種相互進行心理治療的關係。

愛的神秘
- 為什麼會缺乏愛?性為什麼要加上尊敬這麼複雜的因素?美靠什麼決定?

John Bradshaw

- 在心理治療的歷史裡,總把情緒問題視為出於個人的內在,我們當然會經歷某種內在的「迷惑」和「羞恥」,然後,「迷惑」和「羞恥」多半是在我們建立生命最早的人際關係時,從「外面」學來的。我們先在家庭裡學到愛的法則,但多大數的家庭法則又來自這個父權的社會文化。
  - 我們的父母和親戚,從她/他們各自的父權成長背景裡,學到的愛的模式是基於權力、控制、秘密、羞恥、壓抑情緒,以及個人意願必須順從別人的意願,個人思考必須順從別人的思考。這些都不是健康的人類愛。
  - 必須要先釐清一個觀念!「父權」並不只發生在男性身上,也可由女性施行。許多在父權家庭裡成長的女性,也和她們家中的男性對象一樣,學會控制和壓抑。
  - 父權的父親對於他們兒子的人格,常會有不良的影響,但「父權」總是特別會傷害女人。

"我們思考的比知道的還少,
我們知道的比愛的還少,
我們愛的也比應有的還少很多,
因此,我們比原本的我們還少。" - R.D. 蘭吉

"...大多數人選擇過一種情感如同死亡,自我設限的生活,她/他們從不敢爭取她/他們所要的,因為真實的滿足和成就,經過幻想,將會對自我滋長的過程產生威脅。" - 理查 W. 費史東

  - 「哀傷」像是一種心理的作業,它也有幾個重要的階段,像是「感傷」(哭泣) 和「情緒化的憤怒」等等。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我們必須有哭泣和表達憤怒的管道,否則,如果我們被迫要壓抑住悲傷和生氣的情緒時,其實只是將我們感受到的傷害遺留在神經系統裡,我們會自動地做出保護自己的反應,這些反應可以讓我們繼續生存下去,不幸的是,我們也因此「冰凍」在過去的時間裡,「冰凍」跟尚未得到平息的內心傷害,就是我所說的「迷惑化」狀態。

- 「羞恥」感會讓小孩產生錯誤和有愧的感覺,這個「有愧」不是來自她/他們做錯了什麼,而是來自她/他們的「存在」本質,她/他們覺得自己活在世界上,就是一個錯誤。
  - 卡夫卡小時就是個很敏感和具有卓越創意的小孩,但他的絕對權威型的父親卻並未覺察兒子的獨特性;年輕的卡夫卡常常被迫要放棄自己的想法,服從父親平凡和標準化的世界。甚至當他離家後,父親的聲音仍然駐留在他的心底,不斷地控訴他不要和別人有不一樣的想法和感覺。在他父親的世界裡,「和別人不一樣」本身就是個罪過。然而卡夫卡也不能忘記自己的獨特性,他把它當做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也為了表達自己的真實自我,任何人無法達到父權的嚴苛標準,就會被判定為「有罪過」。

- 兩個「迷惑」的自我嘗試建立關係,創造愛戀,或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在「迷惑化」的關係裡,那兩個人並不是活在當下的情境裡,她/他們以為她/他們知道他/她們是誰,卻不知道她/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

- 「靈魂是什麼?靈魂就是我們處在遭虐待的情境裡,明白自己正被貶損的認知狀態,也是內心吶喊的總和。」靈魂就是最廣義的人性,包括我們所犯的錯誤、失敗和病態。
  - 天底下沒有人能夠擁有完美的童年,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會被她/他們所處的文化傷害,所以,如果妳/你將父權和所有童年時期受到的侵犯加進這個畫面裡,畫面就會改變;「假我」出現了,我們的感覺、需要、願望都會被羞辱,生命變成只是在追求防衛和安全,我們活在抵擋痛苦的恍惚狀態裡,而不是活力充沛地與生命互動交流,我們的「迷惑化」將我們綁在過去,舔著自己的傷口。
  - 「恍惚」只會讓妳/你覺得無望和命定,但這種「恍惚」卻是不必要的,妳/你需要重新搭起人際關係的橋樑,妳/你也需要朋友沒有羞辱的、像鏡子一樣回映的臉;但妳/你也可以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協助,自己解除「迷惑」。
  - 妳/你自己並沒有什麼錯,妳/你沒有被毀滅,也不是全部一無是處,妳/你會那樣想,只因為妳/你陷進「迷惑化」狀態裡。...其實,我們都有做嶄新選擇的能力,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東西拒絕消失;有時候,我們最不可理喻、最神經質的行為,就是靈魂渴望想做的事的一種隱藏式表現。

- 愛的七個層次 :
  1. eros 「願力」 - 即生命力,萬物完成自己的成長和圓熟,一種無意識的慾望。
  2. libido 「慾望」或「驅力」 - 想要跟別人產生身體聯結的慾望,性慾也是讓我們完成成長軌跡的力量。
  3. 「情感」 - 同一個物種內對別人發出的自然的愛。以人人而言,這種「愛」常藉由充滿情慾的人類性活動來表達,然後再擴大為靈魂的競技場。我們的性慾和精神是有很深的關係的,我們需要健康的性,才能產生「靈魂的愛」。
  4. 「意志」 - 擁有自由選擇和行動執行能力的慾望,在自由選擇的行動裡,靈魂將會昇華為更高層次的性靈。
  5. 「親子愛」 - 小孩對她/他的父母都會自然而然產生感情,但這種愛是一種「赤字」,也就是說,小孩的愛必須要依賴父母的愛。父母對孩子的愛絕對不會是種「親密的愛」(intimate love), 「親密的愛」必須是施受雙方在知識和權力上佔據平等的位置。孩子可以在「尊嚴」上和父母保持平等,但絕不會知識和權力。(也就是說,在父權架構下,浪漫愛也不是一種「親密的愛」)
  6. 「靈魂愛」 - 這種愛常稱為「同志愛」 (agape),當「愛」來到友情和配偶,兩個人把對方的安全和「自我實踐」看得和自己的一樣重要。「同志愛」也是一種我們必須對自己發展的愛,每個人都要先愛自己,才會有真正地愛別人的能力。
    - 「健康的自戀」 (Healthy narcissism) 是真實對待自己的情意,能夠讓自己和自己產生有力的連結,在此,個人能夠覺得自己有價值,覺得有自尊。
  7. 「統合的愛」- 像神一樣的愛,是毫無條件地接受所有事物,所有的不平和反對聲浪都在這種愛裡得到平息,所有事物都能被珍愛。這是「靈魂的愛」的最高層次,我們變成別人但不失去自己,當我們的愛裡包容越來越多的「別人」,我們也越能擴充自我。
    - 「靈魂的愛」的最高點,自然流出晶瑩的智慧,有了智慧,我們能體驗到與所有事物的聯結和關係。
  - 沒有人能就這樣沿著愛的階梯,順利的爬上來。我們都有問題,都想設法解決,我們犯過錯誤,有時把持不住,但我們也嘗過因為毅力和信心而得到的果實。
    - 「坦露自己」是項冒險,而冒險的獎賞卻常不經意間來到。屬於靈魂的事物也常不經意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 我們在「關懷」的海面上漂浮,在「退縮」的荒野裡漫遊,躲在羞恥和罪惡感的洞穴裡,似乎沒有人會在那裡幫助我們;然而,如果我們選擇改變我們已經「生銹」的對待方法和舊有的習慣性反應,我們的生命方向也會因而改變。其實,我們並不確切知道將因此走向哪裡,但快樂和驚奇重新回到我們身上。一個嶄新和新鮮的愛也會從此展開。這些,都是靈魂之道

- 相信我,我很想告訴妳/你如何去愛,因為如果我能告訴妳/你,我就能得到抓住愛是什麼感覺,藉此逃離愛的極端和深淵。我也能放縱自己的想像力,讓妳/你產生錯誤的安全感,告訴妳/你如何去愛,就像吸毒,可以短暫的解除我對愛的焦慮,以及我對控制和預測的需要,但卻無法幫助我發現真愛。

- 極權主義式的思考就是一種迷惑化的思考方式,妳/你相信妳/你所必須做的只是重複說某些話,生命就能充滿歡樂,毫無哀傷。「全有」或「全無」是受慣羞辱的人常有的選擇方式,有個人是好人,另外那個就是壞人,這種思考方式將會導致我們相信一個「簡化的正義」,拒絕接受追尋事實時的複雜和麻煩。

- 人類的「自尊」 (self-esteem) 開始於與父母的鏡子一般的臉孔做回映的那一刻,當這張臉孔暴現出控訴和警告的神情時,毒性羞恥感和我們內心的傷害,將會射穿我們,破壞我們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於是,我們會創造一個可取悅父母,讓父母接受的「假我」。我們隱藏住原來的臉孔,沒有人能再看清我們的真正面目;我們創造出來的模樣,是父母想要看到的。
  - 這個偽裝的「自我意象」也許看來信心十足、有力量、嚴酷、快樂或愉悅,但它的基礎卻是很薄弱地建築在混淆和困惑上面,裡面沒有實在的東西,只有幻想和泡影,無論那是自卑或是自大。

  - 當我們創造一個假我的面具後,我們還要花異於尋常的精力護衛著它,結果便形成一種「上癮」的現象,因為我們的許多基本需求都要靠「假我」才能滿足,最後,我們相信那個「假我」就是真的自己。

- 「復原期」開始於當我們下定決心要停止自我毀滅和破壞的行為時,這個決心也讓我們接受自己的無力感。
- 愛和接納自己,是來自靈魂最深切的呼喚,如果我們缺乏自愛的內心關係,我們在外面的愛,也會變成實質只是在尋找自己的一種佔有式關係而已。

- 缺乏真正「自我認同」,陷進迷惑狀態的男人,會像嬰兒一樣渴望被愛,卻不能交到好朋友。他們跟女人的關係是單向的、膚淺的和不負責任的,同樣的模式也適用在他們與男人所建立的關係。他們會是很好的同伴,因為這些團體的關係都是膚淺和沒有親密關係的。

- 要分辨「靈魂的配偶愛」和「迷惑的配偶愛」的一個方法,就是看那個真正改變了多少她/他們的童年家庭法則和角色。直到妳/你能從原始的關係裡走出來,否則妳/你絕對無法真正的走進其他的關係。

- 有毒的羞恥感所造成的精神傷害是自我與自我之間的破裂。一個人因而在她/他自己的眼中受到了痛苦的貶抑,變成自己所蔑視的人。
    - 相信我 : 過去妳/你聽說過的許多所謂合法的為人父母之道,其實都是一種有害的侵犯。如果妳/你仍然真心希望能夠減輕及/或理解當年妳/你受羞辱、被忽視、或是必須去照顧妳/你父母的那些情形,那妳/你現在就得接受事實,承認這些事真的傷害到妳/你的靈魂。
      - 說來奇怪,事情常常是,妳/你受的苦越多,就越會認為是自己不好。這就是幻想聯結所生成的結果。每個孩子都會把父母過分理想化,這是她/他們確保生存之道的方法。

  - 我們常會想要把人們帶出她/他們的情感,原因是我們自己的情感還沒有獲得解決。但是阻止別人情感表現的那種表面幫助,其實根本不是幫助,事實上它是在製造混亂、令人發瘋。因為那阻止妳/你去感受妳/你的感受。
  - 真正的幫助該是讓別人去做她/他們自己,讓她/他們有自己的感覺,並且在產生這些感受時,承認這些感受的存在。「我看見也聽見妳/你,而我也為妳/你現在所是的樣子而看重妳/你。我接受並尊敬妳/你的真實。」

- 永遠要當個「好孩子」是不人道的,就像總是想討好人一樣,那也是不正常的。

- 想想看,被人利用是怎樣的感受吧!利用就是侵犯,它會造成持久的憤怒和痛苦。當我們必須得照顧父母的需要和寂寞,會讓我們沒有人陪伴時,就無法做自己,因為我們生活在困惑和否認之中。而這是非身體性的性侵。

- 評分系統是相當讓人感到羞恥與沮喪的。它常會壓迫孩子去強記、爭取好成績。它顯然是在要求完美主義的。它以一種精神傷害的方式來度量人,妳/你永遠趕不上其中的高標準!如此一來便造成了有毒的羞恥感,使人產生一種自覺缺陷之感。所有的完美主義式的系統都是在拿我們和別人的心理投射產品比較。

- 學校所鼓勵的是服從與強記,不是創造性與獨一性。(或者說,父權制度)

[Taking Responsibility: Self-Reliance and the Accountable Life] Nathaniel Branden

- 人類有哪些基本需求,是愛情所能夠滿足的呢?這些需求包括 : 
  - 我們都希望陪伴,能有夠人來分享價值觀、感覺、興趣、目標,能有人來分擔負擔,共享喜悅。
  - 我們都需要去愛人,表現自己愛人的能力,而這在愛情中能發揮到極至。我們需要找到我們欣賞的人,能激勵自己,讓生命鮮活,能讓我們的生活有所目標。
  - 我們也都需要被愛,需要別人的珍惜和照顧,需要別人來滋養心靈。
  - 我們也需要一面心靈之鏡,讓我們從另一個人身上,看到我們自己,而這個人與自己有密切的關係。心靈之鏡是愛情中很重要的成分。
  - 我們需要有性生活,能有個所愛的伴侶來滿足我們的性需求。
  - 我們需要一個情感支援系統,至少要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在乎自己,關心我們過得好不好;在情感上,我們需要有個伴,如果生活不順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伴會一直都在那裡。
  - 我們需要自我覺醒,需要發現自我。在與另一個親密伴伙的接觸當中,我們可以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
  - 我們需要感受到生命的奧妙,分享彼此對生命的喜悅。
- 自我尊重是愛情基本的要點。我們所完成的第一個愛情故事,應該是和自己談戀愛。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和別人談戀愛。如果連自己都不愛自己,不管和誰談戀愛,最後終究會無疾而終,因為潛意識裡我們會覺得自己不配別人的愛。
- 「婚姻」 : 指的是兩個成人很認真的對待兩人之間的關係。
- 我對我的擇友負責。
  - 愛一個人,就是要了解這個人,愛這個人。愛得迷糊、沒有遠見、沒有常識的感情,不叫作愛情。
- 「自我負責」的第一種行為,就是發自內心、真誠地去了解我們所愛的那個人。
  - 「自我負責」的人願意接受自己所作的判斷,並且願意為自己所作的判斷負責。
- 如果我們不再矇蔽自己,如果我們願意用心去看我們能夠看到的事,不管是缺點或是優點,之後還能熱烈地愛著對方,我才認為這是成熟的愛情。
- 妳/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人可以是妳/你自己挑選的,也是妳/你自己決定要繼續和這個人在一起的?妳/你願不願意正視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價值觀、動機和收穫?如果妳/你無法再忍受妳/你們之間的關係,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呢?
- 如果我們完全包容對方的行為,甚至是那些我們無法接受的,這種關係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果另一半所做的每一件事,我們都不會去抱怨,從來不會讓我們興起離開他的念頭,即使他使用暴力,我們也覺得可以接受,這就不是正常的婚姻關係。在這種婚姻中,自尊也會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是婚約束縛。
- 如果我們容忍對方的行為,但是卻用言語挖苦、諷刺,甚至是暴力相向時,我們必須對自己的這種行為負責。如果因為一點小事就喋喋不休,害對方活在愁雲慘霧中,我們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管我們對人對事的標準是明智的,或是愚蠢的;是理智的、或是不合理的,我們都必須負責。

- 我有責任告訴別人我要什麼。
  - 逃避責任的一種方式,是以為對方既然愛我們,就應該知道我們在想什麼。
  - 大聲說出自己的需要,並確定對方確實聽到,也完全了解妳/你的意思。這是自己的責任。
- 誰都不能保證,愛著自己的人永遠都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 我們有責任尊重自己,正如同我們也希望別人尊重我們一樣。否則,在追求愛情的同時,我們也正在失去愛情。
- 在成功的伴侶關係中,雙方的所作所為必須都包含著對對方的愛意,一舉一動都表現出對對方的情緒。她/他們不會讓生活瑣事影響到彼此之間的相處模式,變成只是機械化地、無精打采地、或毫無感情地和對方在一起。
- 不成熟的人太輕易、太隨便地就說出「我愛妳/你」這三個字,完全不去思索這三個字代表著怎麼樣的責任和義務。能夠對自己負責的人就不是這樣了。
- 成熟、負責任的愛情的特色之一,是能夠知道自己雖然深愛著對方,可是也知道偶爾一些負面的情緒 (諸如憤怒、煩惱、孤單) 是難免的,也明白一時的不愉快並不會影響到感情的濃度和價值。
  - 浪漫的愛情只適合成熟的大人。
- 如果心理狀態未發展到成人該有的成熟度的話,很容易不知不覺地就要求別人為自己的存在負責,尤其是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等著別人來讓自己快樂,期待有緣人來讓自己覺得有價值,可以讓自己不用獨立過活,可以幫助自己,讓自己不再覺得孤單。
- 人如果缺乏自主性,生活可能會圍繞著別人轉,期待能取悅別人,也希望能被別人照顧,或者希望去控制、支配、操縱,甚至是要求別人來滿足她/他們的需求。這種人不太容易信任別人對她/他們的愛和關懷,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已經擁有夠多了。
- 我在這段關係中是否快樂,是我自己的責任。
  - 沒有人能夠在別人身上找到恆久的快樂,特別是那個人在情感上顯得過分依賴時。
- 有自覺的人才能體會別人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