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想要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快樂,必須要為自己的人生及幸福負責。
- 自我負責是自尊的基本,同時也是自尊的反映。

自我負責的行動
- 我對自己願望的達成負責
  - 別人不欠我什麼,無須替我完成心願。實際地回答下列問題 : 我願意做些什麼來達成這項願望?
- 我對自己的選擇與行動負責
  - 「負責」不表示接受道德上的抱怨或罪惡感,而是對自己人生及行為的負責態度。只要出於我的選擇和行動,我都是主導者,必須對事實負責。
- 我對自己在工作上所花的心思負責
  - 沒有人可以對在日常活動中的用心程度負責
- 我對自己在人際關係上所用的心思負責
  - 朋友的選擇,及在關係中的用心程度。我與別人來往時是否全心投注?是否言行一致?是否想過自己的話會牽涉到什麼?是否注意到別人如何受我言行的影響?
- 我對自己與別人 - 如同僚、顧客、配偶、子女、朋友等的行為負責
  - 我怎麼說話、怎麼聽別人說話、遵守諾言或背信、理性或不理性,我都得負起責任。指責別人等於是逃避自己的責任。
- 我對自己時間的安排負責
  - 不管我在安排時間和精力等,有沒有將自己的價值觀考慮進去,這都是我的責任。
  - 如果我認為家人對我最重要,卻很少跟她/他們相處,反而將大部分閒暇時間用在打球玩牌,與朋友為伍,那麼我就得面對自己的矛盾了。
- 我對自己的溝通品質負責
  - 我應負責儘量將自己表達清楚;負責弄清對方是否聽懂了;負責把話說得清楚宏亮,讓我聽得清楚。
- 我對個人的快樂負責
  - 不成熟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的快樂是別人的責任
- 我對個人所選擇或接納的生活價值負責
  - 如果我依照被動接收來的價值觀盲目生活,很容易就會把這些價值觀當成「自己的本性」,或「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而忽略了選擇的過程。
- 我對提昇自己的自尊負責
  - 自尊不是別人能給的禮物,而是源於內在的。
  - 缺乏健康自尊的人,常認為自尊代表「被愛」。如果覺得別人不愛自己,便自我安慰說至少神愛世界,並設法將自尊建築在這想法上,這其實是被動的表現。
  - 人不應該像孩子一樣依賴別人,人應該長大成熟,成為在心理上對自己負責的成人。

- 我自己能夠控制的意識,才算得上是自己的意識。我們並不能掌握一切事物,如果要對能力範圍外的事負責,無異把自己的自尊置於困境。

獨立思考
- 積極的生活態度必須要能獨立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別人的想法。用心生活並自我負責,自然便會獨立思考。
- 人們所說的「思考」常只是在重複使用別人的意見而已。

道德原則
- 一個人必須抱持高深的道德意念,才能將自我接受視為個人的取向及哲學原則。想要對自己的生存負責,就必須徹底明白別人並不是我們的奴僕,其存在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求;道德上我們無權把別人看成自己的工具,就像我也不是別人的工具一樣。

把話說完與自我負責
image

- 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它不透過「討論」或「分析」,卻能讓人漸進地使用意識,而從內心解決問題。

自力救濟
- 幻想別人會前來搭救也許是種撫慰,但卻使自己變得被動無能。也許我們會覺得「如果再苦久一點,如果我已置於死地,也許會有奇蹟發生。」可是這種自欺的行為如果一天不改,可能就要賠上個人的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