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洛依德強調男孩伊底帕斯情結的解決是絕對的最後結果。他以此觀察為基準,對女人做出一些沒有堅實基礎的結論 - 他認為女人的道德感比較弱,比較不具備客觀的能力,昇華的能力也比較低。
女性伊底帕斯情境的持續性
- 佛洛伊德, <伊底帕斯情結的解決> : 女孩反正已經被閹割了,沒有動機一定要脫離她嬰兒期的性慾組織,因此她對父親會展現出比較不受壓抑的慾望。反之,男孩因為還有閹割的威脅,會比較害怕自己的願望終將招致父權的報復,因此他確實會壓抑對母親的愛。
- 顯然,佛洛伊德因為主張對於兩性的孩子來說都只有男性生殖器最重要,才能推演出這套理論。
- 比起女孩對父親的愛,男孩對於母親的伊底帕斯愛戀,由於延續了強烈的母嬰合一關係,更加令他無法承受,從而對他的自我與 (男性) 獨立感產生莫大的威脅。
- 社會學家 : 社會化的首要目標之一,就是要確定核心家庭中的亂倫禁忌。
- 母子亂倫是最大的禁忌,這種亂倫恐將使男人倒退到嬰兒期的依賴狀態。反之,父女亂倫對女兒並不構成同等的威脅。
- 社會 (和家長) 確實執行了對亂倫關係的禁忌。對新家庭的形成 (以及男性支配的社會) 構成最大威脅的是母子亂倫與母女亂倫,而非父子或父女亂倫。
- 母女亂倫可能是「最社會退化的」,因為其危害了物種的生存,母子亂倫的關係至少還可以繁衍下一代。
- 如果從一種目的論的規範「任務」來說,伊底帕斯時期的女孩由於在愛慾上的異性戀,已經算是完成了她的任務。
- 伊底帕斯時期的女孩不太可能和父親發展出很強烈的關係,因此,女孩子也不需要掙扎地放棄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因為這份關係本來就沒強烈到會危及她未來和其他男人的關係。
- 伊底帕斯時期的男孩 - 他必須和母親區分開來,並捨棄對母親的特殊依戀,同時仍維持異性戀的狀態,此外,還必須認同男性,但不可以對男人產生愛慾 - 則尚未完成任務。
- 心理分析的理論家描述某些男人,不斷地換女人,只為了尋找一個完美的女人,一個理想化的母親形象。
- 社會學家羅伯.文區 (Robert Winch) : 對於異性父母的深刻依戀會阻礙男大學生談戀愛的進展,卻可以促進女大學生的戀愛。
母親、女兒和青春期
- 在青春期,兩性的孩子都必須放棄其亂倫愛的客體 (父母、兄弟姐妹、代理父母等),去喜歡其他的原初客體,以便進入家庭以外的關係世界。
- 在這種情況中大部分男孩的位置比大多數的女孩都要好。他們比較容易轉向家庭以外的外在世界,去尋找重要的客體。
- 女孩子不需要如此急切地脫離伊底帕斯階段。因此,在女孩能夠發展出家庭以外的關係之前,她必須面對自己在家庭關係中的參與。這導致青春期的轉型對於女孩比對於男孩更加困難,必須面對更大的衝突。「這個時期最重大的任務在於進行和母親之間綿長又痛苦的分割」。
- 母親對女兒也有一種愛恨交織的感受,同時也會回應女兒對她的愛恨交織。她們都一方面希望女兒在母親身邊,另一方面又都希望女兒順利進入成年。這種愛恨交織會讓女兒感到非常焦慮,從而想要逃開。這種愛恨交織,讓母女雙方相信,她們如果分開,就會帶來災難。
- 女孩在前青春期對母親的關係,女兒的行為就好像她不知不覺中覺得自己和母親真的是一體。此時,進入青春期,可以讓她面對成為一個女人的社會與心理議題 (和男人的關係,月經和女性生殖功能等)。在一個如此重視性別差異的社會,面對這些議題,都必然彰顯她和母親之間的連帶與認同。而相對來說,對於女兒發展中的性特質,母親往往有意無意地妄加干涉。最後,女兒還是會覺得對母親有所依賴和依戀。
- 前青春期的女孩會使用許多方式,去促成她們自己的個體性和獨立性。
- 女孩通常會開始批評她的家庭,尤其是她的母親,也可能會把朋友的家庭和母親加以理想化。她試圖透過投射,來解決她愛恨交織的依賴與一體感 : 她的母親和家庭代表壞的,家庭以外的世界代表好的。也有可能,她會故意在各方面都和母親唱反調,反其道而行。
- 很多女孩會找一個「最好的朋友」來愛、來認同、來分享一切。透過隨機認同與依附的強烈經驗,她感受到一種自我擴散的狀態。她的友誼可以讓她繼續擁有一種和別人融合的感受,同時藉此拒絕和母親融合。
- 所有這些嘗試都涉及了情緒與愛恨交織的擺盪。女孩在對母親的完全拒絕 (母親代表了她嬰兒期幼稚的依賴),以及對她的完全依戀之間擺盪,在認同母親之外的任何人以及覺得自己是母親的分身與延續之間擺盪,而她的母親經常也像一面鏡子,表現出和女兒一樣的執念。
- 在青春期,女孩不僅必須轉向父親,更必須放棄她伊底帕斯式的戀父,轉而依戀其他男性。
- 就像在伊底帕期時期,異性戀的選擇並非純粹自然的發展,而是發生在她關係的脈絡中,這尤其取決於父親的行為。
-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父親比母親更會「性別類型化」(sex-type) 子女 (亦即將他們的女兒加以「女性化」)。
- 蜜莉恩.薔森與梅薇思.海塞靈頓 (E. Mavis Hetherington) 更精確指出了父女關係的意義 : 當社會心理學家宣稱,父親「女性化了」女兒,並造成了適當的性別角色發展,他們所談的並非一般的性別角色學習,而是女性角色的異性戀面向 (比如,在取向於男人的行動上,表現出「被動性」和「依賴」)。
- 關於女人異性戀特質的發展 (在心理分析的討論中,女性特質 (femininity) 等同於女性性特質 (female sexuality),等同於針對男人的性慾取向 (sexual orientation to men),被動性 (passivity)等),宣稱父親的角色就是在於塑造女兒的性特質。
- 社會環境將女孩子加以社會化,使其順應其生理驅動的女性角色 (女性特質就是指異性戀取向、被動性、放棄陰蒂轉而以陰道為性慾中心)。環境對於「女孩的」攻擊性和主動性有一種抑制的作用,「並因應這樣的放棄,給予女人的自我一種獎賞或賄賂」。
- 就像社會心理學指出,父親扮演了中介者的角色 : 「父親,作為環境的代表人,給予小女孩的賄賂是愛和柔情…父親是環境的代表,這樣的環境以後會不斷對女孩的主動性施加一種抑制的作用,驅使她回到構告上決定的被動角色」
- 佛洛伊德學派的觀點 : 女人「生理上註定」被動屈從於和男人的性交,以便生養子女。但他們的臨床說明卻清楚指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確保女孩子非走上這樣的命運 : 女孩並沒有放棄對母親的依戀,最後也沒有絕對只追求異性戀的愛與情緒投入。
- 在我們的社會中,青春期的女孩即使在變成「異性戀」之後,往往仍會依戀著自己的母親。這樣的執著並不是基於任何生理因素,而只是因為母親是她們的原初照顧者。
- 在我們的社會中,女孩無論外在或內在上,通常都仍然和母親維持一種原初愛慾的關係,並執著關注於相關的議題,包括如何面對分離、達成非融合的認同、依賴的紓緩,以及從愛恨交織的糾葛中解放出來。
- 女孩不能、也不會為了父親和男人而真的「拒絕」母親,因此,她們在童年與青春期中持續處於一種雙性戀的三角關係中。她們在性慾的取向上通常會轉向男人或父親 (因為父親的引誘) ,但仍身陷於內在的情緒三角關係中。
- Jan 10 Mon 2022 18:43
[母職的再生產] - Chap8 : 伊底帕斯的解決,以及青春期的舊事重演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