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拯救那許多失落靈魂中的一個,我情願死千萬次。看到這麼多靈魂失落,我的心為之破碎。
- 當所擁有的愈少,我的憂慮也愈少。神貧是個寶貝,世上一切好事,盡含其內。窮人最大的光榮,就在於真正貧窮。
- 世上的法官,他們畢竟都是亞當的後代,也全都是男人,對於任何女人的德行,都會感到懷疑。
- 全德的德行 :
1. 彼此相愛
- 任何令人厭煩的事,彼此相愛的人無不感到輕鬆容易,而原本極感厭煩的事,也會生出愉悅。
- 友誼明顯地為害整個團體 : 我們因此不能平等地泛愛眾人;朋友受委屈時,會打抱不平;會說妳愛她,或說其他無關緊要的話。藉此開始造成黨派。
- 人人都必須是朋友,都必須被愛,都必須被疼愛,都必須被幫助。
- 妳們可能認為這些話太極端,其中卻包含至極的成全和平安,且能使那不太強壯的人脫免許多危險。如果意志傾向於更偏愛某人,超過其他人(我們時常被吸引去愛那些資稟豐盈,但卻乏善可陳的人)。我們要很小心,不要讓那樣的感情支配我們。要愛慕德行和內在的美善,常常用心避開注意外表的稟賦。
- 兩種愛,情慾會使和諧喪失殆盡 :
a. 純靈性的愛,不會觸動感性或是柔情,使之失去純潔。
- 談論這愛,無須長篇大論,因為很少人擁有這純靈性的愛。
- 不滿足於愛像肉身那樣卑賤的事物,無論是如何美麗動人,如何優雅可愛。他們很少在意別人對他們的愛,他們認為自己內在沒什麼值得愛的。
- 當我們願意獲得某人的愛時,常是尋求我們的利益或滿足。然而,這些全德的人已將世俗能給的一切美物和享樂賤踏在腳底。
- 當這個真理呈現在他們面前,他們嘲笑自己的過去,曾經為別人是否還愛而憂苦。無論我們如何深得人愛,又留得住什麼呢?
- 他們確實在愛,他們愛得更多,更純真,他們的愛更熱烈,更有益於人,總之,這才是愛。這些靈魂往往是施予比領受更多;希望給的多,得的少。這才堪稱為「愛」。至於其他卑賤的愛情,則是徒具虛名,僭稱為愛。
- 如果不愛看得見的事物,他們愛的是什麼?
- 人們愛眼之所見,迷戀耳之所聞;但是他們所見的是恆久的事物。他們會超越肉軀形體,把眼睛注視在靈魂上,看靈魂內有什麼值得愛。
- 擁有成全之愛的人,他們已經深知並體驗世上萬物的真相,他們不在乎在世物上尋樂,追求歡樂、榮譽和財富,或是看重另一方是否富有、或能否提供消遣和娛樂。
- 如果一個人去愛,他的愛是熱情的,願意對方的靈魂更能夠被人所愛。這是代價極高的愛。這個人毫無保留地盡其所能,尋求對方的益處;他情願犧牲千萬性命,而使另一靈魂獲得些微的幸福。
- 他不想緊握不放,那些瞬間就從雙手消逝,不再能掌握的東西。只是殷切的渴望,願意其他人有所進步,這才算是愛。世間那些不幸的愛情根本不是。
- 這樣的人竭盡所能,以各種方式使我們成為世界的主人。像這樣的人,盡量去愛,他們必定為數很少。
- 知道如何同情妳近人的憂苦,無論多麼輕微;他們切望受苦,輕視一切的磨難。
b. 靈性中混雜我們的感性、軟弱或善情,這似乎是正當的,就像我們對親戚和朋友的愛。
- 既然我們感到愛那照顧我肉身的人,對常常操心照顧我們靈魂的人,我們不也應該愛嗎?
- 如果我們節制而明智地與有德之士交往,必會獲益。世間多少錯事,就是因為未向他人請教釀成的。
- 不要等到出現許多惡事,才曉悟過來,應該從一開始,盡其所能和所知的方法,立即斬斷關係。
2. 超脫一切受造
- 萬有皆虛幻,一切終將結束。
3. 真謙虛
- 除去對自己肉身的偏愛,肉身有個缺點,得到的享受愈多,發現的需求也愈多。
- 眼看著沒有過失而挨罵,又默不作聲,這是大謙虛。
- 真謙虛的人,必定真的渴望不被看重、遭受難為、沒有過失而挨罵,甚至是在很大的事情上也是如此。
- 每當我們被怪罪時,總不會沒有過失,我們常滿身過錯,若說我們沒有罪,那是在說謊。
- 即使受責難,仍然歡喜,會看到自己靈魂的獲益,時間會予以證實。因為我們將開始獲得自由,不在意人家說好或說壞,反而認為是在說別人。
- 懷著謙虛行走,得不到的德行要懷疑是因為自己的過失所致,常常牽掛著要向前進步。
- 基石 :
1. 必須是純潔的良心,要竭盡全力,連最微小的罪過也不違犯,並且尋求至高的成全。
- 女兒們,如果妳們是進步的,妳們每個人所了解的是 : 自己才是眾人中最卑劣的
- 世上的這些友誼,雖然是好的,卻算不了什麼。在妳們當中不要有這樣的言談 : 「妳們是不是喜愛我?」「妳們不喜愛我嗎?」對親友或任何都不可這樣,除非有非常好的理由,並為了使那個靈魂獲益。也可能發生像這樣的事,為了妳們的親戚、兄弟姐妹或這類的人,幫助他/她們聆聽並接受妳們想傳達的一個真想,妳必須準備他/她們,使用常會討好感官的這些愛的話語或表達。若很清楚是為了別人的益處,不禁止使用這樣的話語。然而,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理由,妳們不會從中得到什麼益處的,在不知不覺中,妳們已經受到傷害。
- 這是妳們的交往和語言 : 凡想要和妳們談話的人,一定要學會妳們的語言;如果不是這樣,妳們可得小心,不要學他們的語言 : 那是地獄。(這裡雖然是說宗教,但父權的陽性語言也是如此)
- 如果他們認為妳們粗野,那有什麼關係?如果認為妳們虛偽,那更加無所謂。妳們從這裡獲益的是,只有懂得這語言的人會來看妳們。因此,他們既不會使妳們疲憊,也不會傷害妳們。
- 如果與妳們交往的人願意學習妳們的語言,雖然教導他並非妳們的事,妳們可以告訴他,學習這語言所得的豐富收穫。
- 拋棄一切恐懼。不要在類似的事上留意一般人的見解。要小心,這不是人人皆可相信的時代 : 只可相信妳們看見的。努力保有純淨的良心、謙虛,輕看所有的世事。
- 人們會告訴我們,他們的父親是誰,及擁有數以百萬的租金和尊稱。因為在世上,人們評估那些人,所以榮耀他們,並非在於他們堪受多少讚揚,而是因為他們所擁有的財富。
- 人們關心的不是自己內在有什麼,而是他們的佃農和諸侯有什麼;一旦失去了這些,別人賦予他們的尊榮,也隨即消失。世人是這樣子盲目地消磨時光。
- 對方已經給了我們這麼多,而且還繼續地給,而我們已決心要給一點東西,我們卻沒有完全決心這麼做,這是不合理的。就像人把東西借出去,為的是再要回來,這不是給予。
- 「完全給出」,但可不要以為如果有一天或幾天,由於正當的理由或稍有不適就要收回。至於其他的人,那些不慷慨,又這麼小氣,沒有心給予的人,他/她們肯借,就已經足夠了。
- 沒有人知道「決心」是多麼重要。
- 無論收穫多麼微小,結果仍是非常富足。而人總想要些利益做為擔保。
- 正如人們這麼說的 : 「一個女人若要成為先生的好妻子,如果先生悲傷,她也必須表現出悲傷,如果高興,雖然她當時一點也不是如此,也要顯出高興。(請看,這是什麼樣的束縛!)」
- 這個世界已經變成這樣子 : 如果父親的地位低於兒子,兒子就不以認他作父親為榮。
- "不要理會一些畏縮的人,那些人還自認是謙虛的。的確,謙虛並不在於,如果國王要賜給妳們一個恩惠,妳們不要接受,而是在於接受並了解,妳們所得到的是多麼豐盈,為此而歡欣喜樂。為了謙虛,我既不願回應,不陪伴,也不接受所賜給我的,反而留其孤單獨處;為了謙虛,我依然保持貧窮。"
- 不要修行這樣的謙虛,如同對待父親、或兄弟、或主人 : 有時這樣,有時那樣,為了取悅他,妳們必須做什麼。妳們不要糊里糊塗,讓他來做主。
- 凡懂得收心的人,如人們說的,在海上,雖然看不到陸地,但他們竭盡所能不受其束縛,收斂感官,專注於內。
- 感官從外在事物撤離,並且捨棄它們,閉上雙眼,不看外物,因為對靈魂的事物具有更清醒的眼光。
- 在我們的內在其他更寶貴的東西,無與倫比,遠超過我們外面看見的。相較於我們內在所擁有的,外在的一切,多麼低賤。
- 讓思想總是專注於恆久常存的事物,對塵世的事物,什麼也不要看重,雖然這些世物仍在,卻不會永久續存 : 妳們的王國不在今世,萬事萬物,轉眼結束。
- 為了養成習慣,易於看守理智,好能明白所說的是什麼及和誰說話,必須收斂外在的感官,進入我們內在,也要給外在感官一些什麼,讓它們有所專注。
- 在天堂裡,最大及許多的福分,是已經不再看重塵世的事物,而是在我們內在有一種寧靜和光榮,歡欣於萬有皆歡欣。在我們內在有一種永恆的平安,一種很大的滿足。
- 當靈魂、理智、記憶全都一致時,那是一種至極的福樂。
- 意志上寧靜又深入的一種滿足,這和世上的那些滿足極其不同,而掌有世上所有的滿足,仍不足以使靈魂在其內感受到那份滿意。凡貪多不放的人,盡失一切。
- 在知道所收獲的是什麼之前,要獻出的是很多的。我們不要像有些人,除了許諾,什麼也不做;當我們無法兌現時,就用這個藉口說,不明白自己所做的承諾為何。事情能夠是這樣的,因為說放棄我們的意志,順服於他人的意志,聽起來非常容易,直到從經驗得到證實,我們就會了解 : 如果要做到所該做到的,這能夠是最艱難的事。
- 因為說時容易,做時難。如果人們以為說了就等於做了,人們的確是不了解。發願的人應該要知道,經由長期的考驗,不要以為人們的生活只是話語,沒有實際的行動。
- 可憐的靈魂,儘管想望,卻無法實現所想的。這就是它的大寶藏 : 服事愈多,負責也愈多。它往往感到難過,看到自己受制於這麼多的困難、阻礙和束縛,只因它處在身體的囚牢中,而它很想稍稍償還所欠的債。憂心難過則是相當傻的;因為,雖然人竭盡全力去做,我們能回報的是什麼呢?我們只能認識自我,並做所以做的,亦即給出我們的意志,完完全全地給出。
- 因為只有謙虛能有些用處,但並非從理智獲得的謙虛,而是來自一個清晰的真理,此乃片刻之間的了悟,而非想像用長時間的辛勞能獲得的;這真理就是,我們是多麼一無所有。
- 不要以為靠自己的力量或努力,就能達到此境界,這是白費氣力的。要懷著單純和謙虛,這樣會獲得一切。
- 為了守好這些可憐的面子問題,卻不明白榮譽之所在。如果我們寬恕了這類的芝麻小事,既非羞辱,也非傷害,根本什麼都不算的事。
- 為了能上達更崇高的境界,透過經驗,受苦時能使一個靈魂有很大的獲益和進步。萬事萬物的真相是,轉眼即逝的事物不值得耽誤。若遇到一個很大的侮辱和磨難,最初的反應是痛苦,但當痛苦尚未完全徹入時,理智已前來相助,懷著喜樂,幾乎滅絕那痛苦。
- 就好像別人珍視黃金珠寶,他們看重磨難,也渴望受磨難,因為他們知道,磨難必會使他們致富。
- 這些人已經遠遠避開受人敬重。他們喜歡吶人知道他們的過錯,若看到有人敬重他們時,也喜歡說出自己的過錯。
- 關於謙虛,我們自認不要榮譽,或對什麼都不在乎。在遇有丟臉的事時,馬上,從妳們的感覺與作為中,妳們會明白自己不謙虛;關於愉悅或欣慰,彷彿我們只是在領受,所有有更大的義務去服事。在此,把沒有的德行視為己有,逐漸地造成許多傷害。一方面,削弱謙德,另一方面,疏於修練謙德。
- 有時自認為非常超脫,事實上,經過了試驗,卻發現自己這麼執著,或許連前一天所嘲笑的事物都放不開;有時自認為勇氣十足,經過考驗,有時如果遇到反對的事,卻連殺死一隻螞蟻的勇氣都沒有;有時候,自己為根本不在意別人的閒言閒語,卻因一句話使自己愁苦,並盼望離開塵世,彷彿事事都令自己疲憊。
- 真正謙虛的人,往往懷疑自己的德行,看見其他人的德行,總認為那是更確實、更珍貴的。
- 謙虛不會使靈魂焦躁、不安或擾亂,無論是多麼大的謙虛;而是帶來平安、愉悅和平靜。即使一個人看見自己是卑劣的,清楚明白活該下地獄、受折磨,他也認為,遭人憎惡完全是公道的,幾乎不敢求人饒赦,如果是好的謙虛,這個痛苦會伴隨一種內在的柔順及滿足,我們不願看到自己沒有這痛苦。這不會擾亂和折磨靈魂,反而擴大靈魂。
- 要非常努力,和能開導妳們的人談論這些恩惠和愉悅,什麼事都不要隱暪。也要留意,無論是多麼崇高的默觀,常要以認識自己作為開始和結束。謙虛往往留下更大的光明,使我們認清自己的渺小。
- 「愛和敬畏」 : 愛加速我們的腳步;敬畏使我們看清前方的路,不至於在障礙重重的途中跌倒。
- 真愛 : 愛所有的美善,渴望所有的美善,幫助一切的美善,讚頌所有的美善,他/她們經常結合、恩待和保護良善的人。他/她們只愛真理,及值得愛的事物。擁有真愛的人會愛虛榮嗎?不可能的,他/她們不可能愛財富、世物、享樂或榮譽;也不可能會爭鬥和嫉妒。
- 我們為什麼會驚訝 " 「那人沒有好好報答我」、「另一個人不愛我」。人家必須報答我們什麼呢?又為什麼應該愛我們呢?從中我們會看出這世界的真相 : 我們所給予的愛,後來反而是懲罰。為什麼會擾亂不安?因為,我們的意志深深陷入孩子般的遊戲中,讓我們很不舒服。
- 敬畏 : 凡不幫助我們接近真愛及成長的場合或同伴,都要避開。我們的一切行事,要極其留意,使我們的意志屈服,也要注意使我們的言談能感化人心。
- 如果真的有愛,很快就會獲得敬畏。如果靈魂開始畏縮,對所有的美好事物而言,是很壞的事。我們的本性就是如此,這些恐懼和壓抑,使人逃離我們行走的道路,雖然他/她們清楚知道那是更有德行的道路。
- 判斷別人是一種傷害 : 如果眾人沒有照我們的模樣行走,畏縮膽怯,就認為他/她們沒有走得很好,這是大錯特錯。
- 盡力和藹親切,也要曉得如何對待所有和我們交往的人,使他/她們喜愛我們的言談,渴望我們的生活方式和作風,不致使人害怕,而被德行嚇到。我們要幫助她們,得到她們的愛,絕不可疏遠她們。我是我們要竭盡所能努力的 : 對待和我們交往的人,尤其是我們的姐妹,要和藹可親、令人愉悅、討人歡喜。
不因為不相信宗教或是立場不同,就認為她們所說的話全部都是錯的,這是一個傲慢,這是缺乏愛的人才會有的認知。每個人有其認識世界的方式,每個人有其善良的方式,我不能判斷別人,因為我淺薄匱乏的所知,並無法理解這宇宙中所有的事。在這宇宙裡,我是如此渺小。
- Dec 22 Wed 2021 11:04
[聖女大德蘭的全德之路] -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