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在社會主義這種經濟結構裡,資源為了不同目的而受到的配置與使用,是透過行使社會權力而發生。投資過程與生產都是由可讓平民百姓集體決定怎麼做的制度所控制。基本上,這就表示社會主義等於經濟民主。
  - 遵循民主的市場
- 不該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差異視為一種簡單的對立,更不該認為經濟只能在這兩者之間二選一。
- 超越資本主義的民主目的地當中必須要有的部分基本元素 :
  - 無條件基本收入 :
    - 一個區域裡的每一名合法居民不需要從事工作也不需要滿足其他任何條件,就可以獲得一份能夠讓他/她們的生活水準維持在貧窮線以上的收入。
    - 人會遠遠更容易能夠選擇參與為了打造新型態的經濟與社會關係而推展的行動。
    - 無條件基本收入可讓大多數人拒絕資本主義勞動市場,從而為人開啟各種全新的可能性。
    - 無條件基本收入將會造成大量資源轉移至藝術領域,令人得以選擇讓自己的生活聚焦於創意活動,而不是市場產生的所得
    - 無佚件基本收入還能夠為小農提供生計支持
    - 無條件基本收入也可為那些在市場之外從事家人照顧工作的人士提供支持
  - 合作式市場經濟
    - 合作社強化經濟民主的原因 : 
      1. 合作社本身就在不同程度與不同方式下受到民主原則支配,因此是較為民主的經濟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
      2. 合作社根植於地理位置,因此投注於合作社的資本遠遠沒那麼容易流動。
    - 勞工合作社雖然是為了市場而生產,依循的卻是與資本主義公司非常不一樣的價值 : 團結、平等、民主治理、工作尊嚴、社群發展。
    - 規則改變 : 
      1. 無條件基本收入
      2. 推行公共方案促使資本主義公司轉變為勞工合作社,尤其是小型的家族企業。
      3. 支持合作社的專門公共信用機構
      4. 受到公共支持的合作社發展措施
      5. 公共出資的合作社組織與管理訓練計畫
  - 社會與團結經濟
    - 組織通常是合作社,也可以是非營利組織、互助會、志願協會、社區組織、社會企業,或甚至是教會。
    - 無條件基本收入不只能夠資助市場導向的合作社,也讓人更容易選擇從事非市場性的社會/團結經濟活動,原因是他/她們藉由那些活動支持生計的需求將會大幅降低。此外,社會/團結經濟也可能是提供特定種類服務的最佳方式。像是兒童托育、老人照護與殘疾照護服務都是很好的例子。
    - 資本主義公司的民主化
      - 資本主義財產權,為經濟民主概念構成了特別尖銳的挑戰 : 雇主把公司建構成威權工作場所的權利,不讓一般勞工在決策過程中扮演固定性的角色。
      - 在資本主義經濟裡,大多數人都認為權力集中在雇主手中是正常的狀況,不論雇主是單一的個人還是一家企業的管理高層。一旦受僱為一家私營公司工作,雇主當然有權命令你/妳做事。
    - 把銀行轉變為公用事業
      - 資本主義經濟裡,銀行借出貸款具有創造貨幣的效果。做法是向利率較低的中央銀行借款,再以較高的利率貸放出去。祕訣就在這裡 : 中央銀行能夠無中生有創造出貨幣。
      - 在資本主義當中,銀行的使命是為老闆追求最大的利潤;在社會主義經濟裡,銀行則被視為公用事業,其使命將包含各種社會優先目標。
    - 非市場經濟組織
      - 從屬於民主的經濟不該完全由為了市場而生產的公司構成,甚至也不該以這類公司為主。各種型態的非市場導向經濟活動在有效民主化的經濟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將會重要得多。
    - 國家供應的物品與服務
      - 兩種方式達成 :
        1. 由國家直接安排這類物品與服務的生產
          - 照顧服務,如醫療照護、兒童托育、長者照顧、殘疾照護;為了社區活動與過程而設置的公共場所,如社區中心、公園與休閒設施、戲院、藝廊,以及博物館;各層級的教育,包括進修教育、終生學習中心與技能重新訓練課程;運輪的傳統實體基礎建設;還有各式各樣的公用事業。
          - 在新自由主義時代,這類國家供應有許多部分已經局部或完全私有化,經常是由國家把服務的提供外包給資本主義企業 (BOT)。
          - 如圖書館是依據「給予每個人各自需要的東西」這項原則分配書籍及其他重要資源。
          - 在民主社會主義經濟裡,大多數的大眾運輸幾乎必然會免費提供搭乘。理由很簡單 : 擁有高品質而且受到大量使用的大眾運輸,對於整體社會能夠帶來極大的效益,對於環境品質更是如此。
        2. 由國家資助並監督各式各樣非國家型態的組織。
    - 同儕合作生產
      - wiki (維基百科), Linux
      - 同儕合作生產不單純只是非資本主義,而是奠基於根本上反資本主義的方式
    - 知識共享
      - 現代資本主義生產的其中一項基礎是智慧財產權,尤其是專利權。一般為專利辯護的理由,都是指稱專利為創新提供了必要的誘因。
        - 正面 : 許多有意創新者如果無法確定自己能夠限制別人取用他/她們的創新,就不會願意負擔那些風險。
        - 負面 : 減緩散播、模仿以及改進既有創新成果的速率。
      - 專利可讓企業限制別人取用它們的創新,藉此大幅提高自己的利潤。這點在製藥產業造成的影響尤其醜惡,企業因為專利保護而得以將關鍵藥物的價格提高到遠比生產成本高出許多。
- 回頭探討策略的問題
  - 弱化資本主義的策略必須搭拆解資本主義 : 也就是改變構成資本主義權力關係的遊戲規則,以便為解放性替代做法開闢更多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