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多數人其實沒有意識到一件事,語言在無形之中分類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有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人事物,全部都被過濾掉了,語言用的是一種概括性的歸納來整理。比如說顏色,人說紅色,依照可見光的波長來分的話,語言應該囊括無限種紅色的形容,但沒有,所以每一個人看著紅色,說出紅色,說不定根據每個人的眼睛跟經驗看到的顏色其實不一樣。而無法形容的事實,就會被排除在外。彷彿語言形容的出來的人事物才是有意義的,其餘的都不重要。

為什麼會說到這個呢?人會因為語言跟經驗的限制性,而漏掉重要的資訊,導致於嚴重的災難,這種限制性讓人失去了想像力,無法形容的就想像不到了。聊回標題,股票市場每天都會標一個價,而每個人都試圖去解釋這個標價,大漲?大跌?小漲?小跌?基準是哪裡?當新聞標題說大跌時,是跟昨天比,那如果跟十年前的股價比呢?大漲還是大跌?然後大是什麼?小又是什麼?1%是大,那2%呢?3%?5%?10%?

日常生活可以用模糊的概念來解釋人事物是因為,節省腦力的耗費,讓人可以不用針對每件人事物都做仔細的分析,壞處是,這導致於人產生刻板印象,常常會誤會,但其實沒差,不影響日常生活。就是說大家覺得重要的人/不重要的人、好人/壞人…等等,都源自於一大堆的刻板印象,不會有人想花時間深究。事實上有可能是自己覺得重要的人,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這些人做了許多事在妨礙自己的成長之類的;反之,那些覺得不重要的人,有可能很重要,這些人說不定很有能力在自己關鍵的時候會幫自己一把。人其實常常都是用喜歡/不喜歡來分類重要跟不重要,綜合來說,通常不正確但不影響生活。

同樣的概念套到投資/投機,就非常危險。過多的解釋會讓許多人誤以為每個資訊都很重要,事實上是雜訊,當真正的資訊出現時,已經被那些模糊的語言概念弄到麻痺,於是就忽視了。人類文明的進展其實是被極少數的重大事情所觸發,發生機率不及1%,也就是說超過99%的日常,都是隨機而無意義的;人類的經濟活動是被人類設計出來的,當然也具有同樣的性質。而也有超過99%的人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做出過多的解釋,像是每天的市場漲跌就是一例。常說要找出趨勢,事實上趨勢只會被很少的事件決定,其餘的就是雜訊,雜訊有大有小,可是資訊早就發生了,能量大的雜訊也不會變成資訊。

今天的大漲,明天也可以大跌,這樣的兩天就是原地踏步,可是人就可以編出無限多的故事。

我很喜歡黑天鵝裡的一個故事,就是感恩節的火雞,感恩節的火雞一年內有364天覺得人類對牠真的好好,可是呢,真正的資訊是感恩節的那天發生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