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甚至未曾察覺自己一致化的需要。他們生活在一種幻覺中,以為他們是順從著自己的觀念和嗜好,以為自己是個人主義者,以為自己的意見純粹是自己思想的成果 - 只不過他們的觀念正好和大多數人的觀念相同;而他人的觀念跟自己的觀念相同,證明了「自己的」觀念是正確的。然而,因為人們仍需要感到有一些個性,這種需要就以各式各樣較小的不同之處來滿足 : 打扮、政治傾向、參與的社團…等等 - 這就表示了自己跟別人的不同。"
在動物中我們可以發現到愛,或者,說得正確點,發現到相當於愛的東西。但牠們之間這種互相的依戀只是本能配備的一部分。
人從出生之後,就被拋到另一個不確定的處境,而這個處境是不穩定的,是開放性的。唯有過去的事情是確定的,而對於未來,唯一確定的是死亡。
- 人秉持著理性,自知其為生命的生命。察覺到過去,並察覺到未來的種種可能性。察覺到自己是一個與他人分離的個體,自己生命的短暫;未經自己的同意而生,又要違反自己的意願而死;將死於他所愛的人之先,或他所愛的人將死於他之先;察覺到自己的孤獨與隔離,在大自然及社會種種力量面前的無助。
人察覺到他的隔離,又未以愛來重新結合 - 這乃是羞怯的根源。它同時又是罪惡與焦慮不安的根源。
- 人最深沉的需要是脫出他的隔離狀態,離開他的孤獨。
- 人永遠面臨同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他必須解決的 : 如何脫出隔離,如何達成結合,如何超越自己的個人生命而找到合一。
- 人類所提出的答案是極其有限的,而且他的答案跟他的文化背景相呼應。
- 各式各樣的狂歡迷亂,是為了逃脫隔離。
- 某種程度而言,性是克服隔離感的自然而正常的方式,是解除孤立問題的答案之一。
以性極力企圖逃避由隔離所產生的焦慮不安,結果卻是恆為增強的隔離感。只有性行為而沒有愛情,除了短暫的時刻之外,永遠無法溝通兩個人之間的鴻溝。
一切狂歡的結合方法都具備三個特點 :
1. 強烈的,甚至強暴的
2. 佔據了整個的人,心靈及肉體
3. 它們是瞬間即過的,而且有週期性。
人之所以結合的目的
- 使自己隸屬於群眾。如果我和每個別人都相像,如果我沒有那些做我與他人不同的情感與思想,如果我的習慣、衣著、觀念都合乎團體的典型,我就得救了。
- 獨裁政體用威脅及恐怖的方式達成一致化;民主國家則採用暗示與宣傳。
- 民主社會的人群卻顯示出令人眩目的一致化。
- 結合一致的欲望必須要有答案,如果沒有其他答案,或其他較好的答案,則與群眾結合一致的方式就變成了具有統御性的方式。只有當一個人了解到人是何等深刻的需要不被隔離,他才能了解人的害怕跟別人不同,其力量是何等強大,他才能了解人為什麼會害怕與群眾脫離。
大部分人甚至未曾察覺自己一致化的需要。他們生活在一種幻覺中,以為他們是順從著自己的觀念和嗜好,以為自己是個人主義者,以為自己的意見純粹是自己思想的成果 - 只不過他們的觀念正好和大多數人的觀念相同;而他人的觀念跟自己的觀念相同,證明了「自己的」觀念是正確的。然而,因為人們仍需要感到有一些個性,這種需要就以各式各樣較小的不同之處來滿足 : 打扮、政治傾向、參與的社團…等等 - 這就表示了自己跟別人的不同。
- 在實際生活中當人人已經幾乎沒有任何不同時,人們對於「不同」之令人痛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