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孩子被寵壞是「結果」還是「目的」呢?

每個人當下的決定,都是選擇對自己有益的事去做,誰都不願意做出對自己無益的事,誰都想要幸福。因此,人的決定沒有所謂的「客觀」,沒有辦法無視於現實狀況,就決定什麼是「絕對的價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會因為狀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義。

人都是依從自己的關心去了解這個世界,所以每個人私自的感受,並沒有對錯之分,我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然後寬容地接受總是會有人跟我們的意見相左。

另一方面,也不應該過度地在意別人的評價和意見。自卑情緒,是逃避人生課題的藉口。人總是會說,因為A(原因),所以不能B(完成目標),這純粹只是一種不想完成目標的藉口而已。

因此,我們無法從社會條件去論斷一個人,個體不會因為一樣的環境,一樣家庭排行……等等,就會受到一樣的限制,而做出一樣的選擇。既然生而為人,就沒有「除了現在的生存方式,沒有其他生存方式」這種事,永遠都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所有的人經驗,無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都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不必因為經驗受到打擊,我們並非由經驗決定結果,而是賦予經驗意義,最後來決定自己。明明知道卻做不到,事實上並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而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