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跳脫出來重新省思芸芸眾生的親密關係時,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終其一生都是無意識地在尋求「自己不值得愛」的證據,如果真是這樣子的話,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挑選伴侶的準則,無意識中其實是在挑選「最有可能傷害自己的人」,並非「最有能力去愛/接受愛的人」。唯有如此,在這樣形成一個新的核心家庭系統的互動當中,才能延續那個「不值得愛」、「自己不好」的自我評價。

潛意識中,傷人是為了傷己,控制是為了交換被控制,羞辱是想換來不自重。無形之中,從芸芸眾生的伴侶關係之間的互動,往往是走向自我毀滅、毀滅對方。可嘆的是,這種破壞行為卻往往誤以為是一起追求幸福。被焦慮所驅使的人生,以為自己控制了所有,卻沒能發現自己只是被焦慮所控制。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無意識中所選擇的行為,是為了在系統中接受負面評價而做的,她/他們習於那樣的系統迴饋而感到安全。一個自重並且有意識的人,是可以不需要這樣選擇的。

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並非冷漠,只是意識到芸芸眾生的伴侶關係建立在「自我傷害」之上,因而無法複製,無法羨慕。於是乎,「互相傷害」反而是親密的標準,「互相尊重」反倒成了冷漠。拿刀子刺自己的心反而變成一種正常,讓心自由地活著反而變成一種異類。芸芸眾生沒有意識到那些「應該」也決定了自己的主動決定,「我吼妳,妳也『應該』要吼我,指責我」、「我出軌,妳也『應該』要瞧不起我」、「我想獨處,妳也『應該』要對我冷漠」、「我把別人的氣出在妳身上,妳也『應該』要代替別人來對我出氣,跟我吵一架」...無意識的選擇,都在刺探對方能否用自己所熟悉的模式回應,不以熟悉模式回應的人,往往不是命中注定的那個人

人不是因為變了才分開,人是因為沒變才分開,芸芸眾生的伴侶關係一如"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是兩個家族的情緒系統在對峙,而最終是葬送了兩個個體的自主跟愛,淹沒在這些情緒的恩怨裡。或許,莎翁是個非常睿智的得道者,早在心理分析出現的三百多年前,就體悟了伴侶關係。

****


  - 個人的自我分化基礎程度會與父母相近。

- 提升自我分化,是做自己的同時,不堅持別人改變來配合自己,並且能夠持續與別人保持連結。更重要的是,不任由情緒啟動自己的行動。... 真正的做自己,是經過思考後,做一個自己想成為的人。如果願意努力,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練習提升自我,成為自己的主人。這個提升的過,需要在互動關係中一次次的實踐,願意正視關係中的問題,而非迴避對方或斷絕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