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 : 「妳/你可以找遍全世界,但是卻找不到任何一個值得妳/你愛他/她超過妳/你自己的人。」愛自己是合理的,這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因為愛自己是去愛護和關心別人的基礎。
- 光是集中注意力在吸氣和吐氣上,將大大改變人生。對自己更寬容,也對別人更開放。
- 靜心冥想,對於自己如何想像和看待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產生了深遠而微妙的轉變。教會人們該如何面對「世事無常」這項顛撲不破的真理。
- 簡單地說,冥想是一種重要的專注力訓練,不僅能讓我們更深入地覺察自己內在的想法,也讓我們能覺察到周遭此時此地所發生的事情。
- 看著妳/你的念頭,是專注的開始
- Willam James : 「唯有我注意到的事情會形塑我的心靈」
- 注意,讓我們以慎思明辨的態度應付外界,用熱烈的反應對待親密關係,並且誠實地檢驗我們的感覺和動機。我們有多注重平凡的經驗,以及我們跟自己的人生有多密切的連結,全都取決於專注力的多寡。
- 生活的內容和品質,取決於覺察的程度,而這是我們往往察覺不到的事實。
- 哪個東西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哪個東西就會坐大。如果我們的注意力濫施在負面的和微不足道的事情上,這些負面和微不足道的事物就會蓋過正面和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反過來,如果我們拒絕面對或者正視困難和痛苦的事情,假裝它們並不存在,那我們的世界就麻煩大了。
- 冥想教導我們的,就是將注意力投注在所有的人類經驗和我們身心的每一個部分。
- 注意力分散具有輕微的破壞性。我們不是物視了關照人際關係,就是沒有注意到真正很重要的事情,更沒有對它採取行動。也正因為我們的注意力渙散,讓我們錯失了好多事情;或是因為我們對老早就掌握的一切太有把握,因而根本不屑汲取重要的新資訊。
- 冥想如何訓練專注力 :
1. 專注 : 專注於每一次吸入和呼出的氣息
- 冥想訓練我們停留在當而不致於回想過去或擔心未來。專注教導我們怎樣溫柔地對待自己和別人,讓我們原諒自己的過失,繼續前進。
2. 正念 : 練習觀察思想、感覺、洞察力、氣味和聲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完全不帶評斷色彩,不會抓住愉悅的經驗不放,也不會推開痛苦的經驗,更不會忽視平淡無奇的經驗。
- 冥想不是一種宗教
- 冥想不需要特別的技巧和背景
- 冥想不會花掉妳/你每天太多的時間
- 冥想不會消除妳/你人生中的悲傷或困境 : 冥想想了我們一種對抗困境的新方式
- 冥想不是試著停止思考或是堅持只做正面思考 : 捨棄「好」與「壞」的形容詞,用「善」與「不善」來取代。
- 「善」的行為會帶來洞見和平衡
- 「不善」的行為會導致痛苦和折磨
- 不必譴責自己的意見、目標或熱情;無須拋開樂趣
- 「不需要放棄慾念,只不過是該換種態度對待慾念,也就是關注它、探究它,和知道它背後的意義。」
- 冥想並不只是看著自己的肚臍眼
- 轉過頭來了解自己,是開始了解別人的第一步。
3. 慈愛 : 帶著悲憫心的覺察,它開放我們的注意力,並且讓注意力變得更為寬容。
- 這是通往愛別人的大門。如果我們知道如何關愛和欣賞自己,我們就會更有能力看清別人和欣賞別人,而不會介意她/他們多麼複雜和多有心機。
- 與其被激怒,我們也許反而會想要祝福她/他們。
- 靜心可以帶給妳/你什麼益處和改變
- 妳/你可以認出阻礙妳/你快樂的原因 : 未經檢驗的設想是阻礙妳/你快樂的原因
- 我們的預設立場讓我們無法正確判斷眼前的狀況,讓我們看不清過去和現在,不僅限制了我們的可能性,也推開了我們的歡樂。
- 妳/你不會再畫地自限
- 妳/你會更能承擔困境
- 妳/你會重新發現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 明白自己最深層、最持久的夢想、目標和價值
- 妳/你可以隨時得到能量
- 妳/你會更接近自己的內在 : 培養慈愛、信任和智慧...等
- 妳/你會重新掌握妳/你浪費在試圖操控無法掌控之事上的能量
- 我們再也不必老是想著要改造每個人。我們從此也不會再苛責自己的情緒化。
- 妳/你會知道該如何看待改變
- 我們不是那麼地渴望改變,因為我們想要永遠掌握愉悅的和正面的事物。我們希望困難自動消失,舒適永遠伴隨身邊。
- 避免改變會讓人筋疲力盡,還會造成很大的壓力。每件事情都無法持久 : 快樂,悲傷,一頓美食,我們所逃避的事情,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以及我們自己。
- 靜心時的狀態告訴我們,我們並沒有被困住,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所以即使我們很害怕,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條可行的路,不斷地去嘗試。
- 與其認為一切都會按部就班、都會沒事,是沒來由的樂天想法。只要活著,凡事都有可能。
- 請勇敢擁抱生命中的改變
- 如果妳/你正在閱讀這些字句,這也可能表示有人正在幫妳/你踢開大門,而妳/你也準備好要擁抱改變了。
- Feb 05 Sat 2022 22:29
[靜心冥想的練習], Sharon Salzberg : Part 1 - 靜心冥想的理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