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禪修並無不同,好好對待愛,就能讓愛化為心靈的力量。我所做的就是把有限的愛轉化成真正的愛、無限的愛,讓我和別人都獲得慈悲、轉化和療癒。

. 我在別人身上尋找真、善、美的特質。當我在某人身上找到這些特質時,可能以為找到了真、善、美的本質,因而愛上對方。
.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所缺乏,認為自己並不是完整的,只是一半,所以四處尋找缺乏的另一半。
. 我希望自己擁有真、善、美,努力表現出看似擁有這些特質的模樣,即使只是表面上也要扮演出來。
  . 在內心覺得自己其實不美又不善,努力用保養品、化妝品、衣服、飲常、或整形手術來改善外貌。
. 我們都在矇騙彼此,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沒有真、善、美可言,同時卻又急於向對方展現自己有多真、多善、多美。這種自欺的習性沿襲了世世代代,我們矇騙彼此,是彼此的受害者。努力虛構出自己的模樣,好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醜陋,而別人也是在做同樣的事情。
  . 我會想要變成別人,想要擁有別的特質,而這正是痛苦的根源。
. 佛陀體悟到真、善、美人人皆有,可是很少人知道這點。我以為自己沒有真、善、美的特質,因而終其一生都在別人身上尋找。
  . 不會再外求,不會再無所適從,不會再覺得自己有所缺乏。此外,也能停止矇騙別人,不用再妝點自己,因為真、善、美就在自己的心裡。

回歸自身,尋找愛的力量
. 修持愛要培養平等心,而平等心源自於無我的內觀。
  . 懂得每一樣東西都是由別的東西組成的,就會停止尋求完美的另一半或個人認同。
  . 世上出現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奇蹟,練習用平等捨心的態度看待事物,就能幫助我把自己視為生命的奇蹟。
. 佛陀不希望人們仰賴他 : 「你所尋求的,存於內心裡。」
. 看待所愛的人時,可以用這層理解去看待對方。「我們不要再以這種狹隘的方式來生活了,我們兩個都回歸自己的本質,不要再矇騙彼此。我們所尋求的都在自己的內心裡」
. 愛一個人時會感到堅強有力量,因為找到了解自己的伴侶而感到快樂,這樣的能量既純淨又美麗,不過必須以正念對待;若不重得好好對待我的愛,愛很容易就轉變成痛苦。有了理解之心,就知道要帶給對方快樂寧靜,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不該做,而這就是真愛。專注傾聽對方,運用慈言愛語,藉以培養理解心。沒有真愛,無法獲得快樂。
. 真愛由四無量心所組成 :
  1. 慈 : 有能力慈愛、帶來快樂
  2. 悲 : 有能力減輕痛苦
  3. 喜 : 有能力每天帶來喜悅
  4. 捨 : 有能力以無分別之心待人
. 有真愛之處,就無分別。別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別人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快樂和痛苦是集體的感受,並非個體的感受。如果不了解對方,不分擔對方所受的苦,那麼我的愛根本就不是真愛,只是在消耗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真愛的特徵就是關心和尊重,看見對方受苦,而不會再繼續讓對方受苦。
. 滋養菩提心,無限的心和慈悲之心。
. 起初,人們會著迷於美麗的幻相,為了想要擁有美麗的幻相而受苦。不過,醒悟後就會發現那不過是虛幻,然後就會拋棄這個幻相,尋找另一個對象來著迷。他們可能會終其一生都在追尋,世世如此,找不到真正所愛的對象。
. 我們可以不只愛一個人,而是愛眾生、服務眾生,而佛陀一生所愛,正是在拯救眾生、愛眾生。
. 真正的導師存於我們的內心,而我們真正要愛的對方也是自己。我們必須懂得愛自己,回歸真正的本質,看見自己內心的健全及真、善、美,然後看見別人的。如此一來,就再也不會受到外在表相的矇騙。
. 無論我們是僧、是尼,是為人夫、還是為人妻,是身為女友、還是男友,都必須停止瞞騙自己和別人,也不要讓別人瞞騙我們。認清所尋求的就在自己的心裡,方能大徹大悟,離苦得樂。

image
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ixnetinpen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